第一节 种植结构调整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140&run=13

1986年以来,境内种植结构经历了三次调整。第一次在八十年代中期,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粮食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开始摆脱
以粮为纲的束缚,在确保粮食供给的情况下,逐步改革耕作方式,适当调减少量
粮食作物面积,发展蔬菜生产,提倡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科
技投入力度的加大,粮食和蔬菜产量逐年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又发生一些变化,
在确保产量增长的基础上,注重效益,同时兼顾农产品的质量,即向高产、优质、
高效农业调整。九十年代末期,在全面总结上两次调整的基础上,面向国内、国
际两个市场,再次进行战略性调整。与前两次调整相比,一是农产品供需形势不
同。前两次调整是在农产品供求关系总体偏紧的背景下进行的,整个农产品市场
还是卖方市场,其调整主要是地区性、结构性的,这次调整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新
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供大于求的背景下进行的。
二是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过去主要是解决温饱,而现在
人们对农产品消费提出了优质和多样化要求。三是调整主体不同。过去结构调整
的主体主要是政府,采取层层下达指标和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而这次结构调整的
主体是农民,农民依据市场状况,掌握着结构调整的主动权,政府给予引导和服
务。四是调整的内容不同。过去主要是通过面积增减和规定粮经比例,局限在种
植业内部进行平面调整,而这次是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
发展多种经营,是一种立体式、复合型的调整。通过调整,粮食作物面积逐渐缩
小,瓜菜播种面积逐年扩大。2000年底,全市瓜菜播种面积达到18.5万亩,总产
达到56.86万吨;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5万亩;优质花生种植面积达到了10万亩以
上。涌现出了许多种植结构调整的典型。如龙廷大棚菜、西周千亩弓棚西瓜、天
宝大棚樱桃、沈家庄大棚黄花菜、楼德万亩模式化栽培、宫里万亩地膜马铃薯、
羊流黑小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