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香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8&rec=14&run=13

文|李心经

腊山南麓是山赵村,村西侧半山坡有磨香寺。传说以前夜间村人路过寺院这个地方,听有推磨之声,闻有异香的味道。后来,此处建成寺院,起名叫做磨香寺。
磨香寺东西占地25米,南北35米,建有南山门和西山门。进南山门七米,迎面是四大天王庙三楹,天王庙创建在明正德年间,重修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原有“重修四大天王庙碑记”,“文革”期间,“大队”建办公室,当做窗户石用已毁,天王庙设两来门、过天王庙以北是大佛殿三楹,砖石结构歇山脊,乃是山门、天王庙、大佛殿同建中轴。
大佛殿门东原有创修碑、创建在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按《民国东阿县去》载:“磨香寺宏治七年(1494)重建”。厥后,大佛殿又有重修,大佛殿有四根石柱,其东南角石柱西面有石刻记载:“大明国山东兖州府东平州北登社一甲见在腊山前居住发心善人赵祝,男赵化民,妻李陈氏施舍石柱四根二梁一对,万历十二年(1584)正月十六日立”。
大佛殿东挨是关帝庙三楹二层楼,全石结构,俗称石头到顶,关帝庙一楼正位塑关爷像,左右关平、周仓胁侍。关帝庙二层楼上有经书有禅仗数把,禅仗长约计1米。关帝庙南是伙房,伙房门东靠北是泉眼,寺上吃水洗涤之用。伙房以南也即寺院东南角是钟楼,建於万历四十六年(1689),钟楼施财人,其中有宋祖舜,他是戴庙乡宋圈人,生於万历元(1573)年,万历四十四年(1616)中进士,除户部云南主司,擢户部郎中。后迁淮阳郡太守,奉旨兵备固原改西宁道,升青海省参政,分守西宁凉州道,旋授天津道,继升郧(音云、地名)阳抚治,归家驻张秋镇竹杆巷,捐资建修清河寺。与僧家有缘,又在家乡捐资於磨香寺建修钟楼。传世作品有“守城备要”、“鹿游子”等。卒于崇祯十二年(1639)十二月初十日。
大佛殿西挨是六间北平方房,是磨香寺僧人所设学堂育人的摇篮。康熙年间,阳谷县刘琰曾在此设馆教书。刘琰,顺治八年(1651)生,20岁(1671)考中秀才,康熙二十六年(1687)考中举人,山东乡试场第一名。康熙三十年(1691)中进士。刘琰教书在磨香寺是考中秀才之后,考中进士,便授官江西道学政按察使司副使加一级,后调江西江宁府知府,翰林院检讨充三朝国史纂修官。康熙母亲六十岁生日,刘琰代皇帝撰写“皇太后万寿无疆赋”,康熙读后说道:“唐有李白,清有刘琰”,退归后,驻张秋镇,文友聚集满屋相互唱吟,现存《刘琰诗文集》。
磨香寺末代师父是张如月,俗家是朝城城关人,张如月的师父是镇静,阳谷人。镇静的师父是龙启,龙启的师父是明祥,塔林俱在庄南。张如月去世前,寺院财产交给李心旺,李心旺随父讨饭住在寺院,父亲去世,李心旺和师父张如月同吃同住,李心旺是不是认张如月为师没有明确,张如月将磨香寺明朝以来的历代主持僧人佛卷(家谱)交给李心旺,“文革”时,破旧立新,李心旺将磨香寺佛卷烧毁。李心旺说佛卷是黄金色的,纸张挺厚敦,很难烧。
磨香寺北与腊山道观隔峰晨昏钟鼓相互交音,祈祝国家百废俱举,各业日新月异,人民幸福安康。磨香寺明清两朝有两位进士,有高瞻远嘱的眼光,热衷於磨香寺的内涵魔力,设馆教书和捐资建钟楼以传其远。今有释佛修师父蓮座寺院为主持,可想建福寺的辉煌将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