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形 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96&run=13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兰考铜瓦厢决口后,“漫水分三股行走,均汇致张秋穿运。”在东阿鱼山处夺大清河入海(即古济水入海水道),结束了长期南流汇淮入海的局面。这是黄河又一次大变迁,是近代东平湖形成的决定因素。
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由于大清河原河道“深阔不及黄河三分之一,寻常大水,业已漫溢堪虞(《再续行水金鉴》)”。漫水汇入洼地的河流的尾闾水位,使广阔干涸的土地又漫溢成巨泽,以致在原梁山泊东北部大清河、龙拱河、大运河等汇流处两岸一带洼地造成新的积水区,形成了今东平湖老湖区。据1915年山东南运河疏浚事宜筹办处第一届报告中记述“黄河初汶山东省循大清河而下,横截汶水归海之路??,现黄河口日益淤高,再遇涨增顶托倒漾,汶即不能北注,旋流泛滥,遂使东平良田数千亩,尽付波臣??。”在治理上采取了“束汶御黄,束水保运(运河)之策。按洞庭湖的模式分区治理围垦。当时根据群众要求,在湖区内相继修建堤埝、围垦。如临黄堤王庄民埝,金山坝等工程,以减少洪水淹没损失,多涸出民田。至此,漕船直接穿湖去坡河入黄。
随着黄河淤积抬高,洼地积水面积日益扩大,新积水洼绝大部分属东平县所辖,到民国年间才有东平湖之称。民国22年(1933年)12月21日民国政府召开整治运河讨论会,在《黄淮段运河整理计划初步报告》中的调查资料说明“东平湖的高度(江淮水准)洪水位38.9米,湖底高程37.2米,容水量11880万立方米,集水面积洪水位229平方公里,低水位167平方公里。”这与现在老湖区范围情况基本一致。但东平一带群众将其称为洼而不称湖,如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版《东平县志》所附山河图上,将安山镇以北的大积水地称为积水洼(或土山洼),以南称安山洼,以东称冯、范二洼。1938年,国民党军为阻日本侵略军进攻,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黄水南灌入淮,湖涸为田。1939年春,中国共产党为了便于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斗争,在东平县西部沿湖3个区(即七、八、九区),成立了东平湖西办事处,这时才普遍使用东平湖这一名称。现在的东平湖并不等于历史上的安山湖。1947年,堵塞花园口,黄河复归故道入海,东平湖又蓄水。1950年7月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关于防汛工作的决定》中,确定东平湖区为黄河自然滞洪区,作为确保黄河下游防洪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黄河涨水时即漫流入湖,洪水过后,漫水处渐渐淤积,湖底抬高,湖区面积逐渐扩大。1951年,恢复旧临黄堤,修复运东堤,形成了滞洪区分两级运用的格局。滞洪区总面积为943平方公里,其中第一滞洪区223平方公里,第二滞洪区为720平方公里(包括东平、梁山两县),蓄水位44米,库容33亿立方米。1958年东平湖滞洪区改建为东平湖水库,蓄水面积由原来的931平方公里缩减为632平方公里,水位达到46米时,蓄水量为40亿立方米。1986年东平湖总面积627平方公里,其中老湖区209平方公里,新湖区418平方公里。至2003年,常年水面为124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