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沿 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95&run=13

东平湖地区历史悠久。根据对大安山附近的青固堆等地方文化遗址的调查发掘,共发现7个文化层,每层都出土丰富的文化标本。中科院考古研究所鉴定结论是: 1、2、3层属商代文化层,4、5、6层属先商文化层,第7层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层。传说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封地就在距大安山不远的戴庙,古称“微乡”。可见,东平湖地区的开发利用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发展演变过程,可分三个时期。
大野泽时期。大野泽亦称巨野泽,形成于远古时代,主要是以古济水、汶水为补给水源。古济水是黄河的一条分流水道,因此,各个历史时期,大野泽的水势大小及其发展变化,直接受黄河决溢及河道变迁的影响。
史书记载: “禹陂九泽”中治理大野泽,是治理水害的重要组成部分。汶、济二水汇于东原,东原一带是大野泽的下流。据考证,汶、济交汇在现东平湖新湖区小安山以南张庄附近何官屯(古安民亭所在地)。大禹治水之前,东原是大野泽的一部分,大禹治水后,水源补给减少,又开挖一些小排水沟,分别注入汶、济,使部分土地涸出耕地,水患缓和。
战国时期《周礼·夏官·职方氏·兖州》记载,其泽薮日大野,《左传·哀公十四年》: “西狩于大野获麟”。都是泛指这一带洼地。汉初成书的《尔雅》中说: “图有十薮,鲁有大野。”至西汉时期多改称钜野泽(亦称巨泽)。据《元和郡县志》记载: “大野泽在钜野县东五里,南北三百里,东西百余里。”
1958年以后,为兴建位山枢纽和东平湖水库工程,进行了大面积地质勘探工作。据黄委会地质勘探资料记载,在地表黄河、汶河冲积土铺盖层以下4?10米,有一层厚度1?5米的湖积层,除局部为古河道所切割外,层面比较连续整齐,分布很广,并已超出东平湖区范围,一般东浅西深,都向湖心倾斜。岩性以黑色,灰褐色的粘性土为主,局部带有少量地灰色、灰黄色的亚砂土和粉砂层,有机质含量很高,有臭味,并含有豆状钙及锰质钙质结核,局部带有绿色条纹及黄色斑点。部分地区打井发现储存有大量沼气,当地群众称这一土层为宋江土。在施工中,这一土层挖出的莲子还有部分可以培育发芽开花,出土的瓦器(豆)、断剑和野牛牙等物品,经北京有关文物部门鉴定,均为战国时期的文物,证明东平湖一带是当时大野泽的一部分。
梁山泊时期。自东汉王景治河至北宋初年,黄河在这条流路行河近千年。河床淤积,决溢频繁,河患日趋严重。从宋初建隆元年(960年)到北宋末年黄河向南大改道的140年间,有记载的主要决溢年份就有35年,且有一年数决和多年不能堵复的记载。河决入钜野泽,溢于淮泗或由北清河(即大清河,也就是古济水)入海。史料记载,决水“注入”或“东汇于”梁山泊(或称张泽泺)。说明: 在这一时期这一带湖泊洼地不断得到黄河决溢大量的水源补给,也带来了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古钜野泽不断向北推移,逐渐形成了以梁山为主要标志的积水湖泊。据《资治通鉴》记载: 后周显德元年(956年)复汴水,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青、郓之漕。可见五代末已不称钜野泽。《宋史·杨戬传》云: “梁山泊、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元代于钦著《齐乘》云: “泽即梁山泊也。”梁山泊在寿张县东南70里、东平州西南50里,东接汶上县界,汶水西南流于济水汇于山之东北,汇合而成泺。志云: “大野泽下流也,水常汇于此??”。这就是《水浒传》上描写的“周围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山排巨浪,水接遥天”的梁山泊。清初寿张旧志中有关于梁山泊的记载: “黄河环山夹流,巨浸远汇山足,即桃花之潭,因此泊名,险不在山而在水也”。这是对当时梁山泊形势的真实写照。1977年出版的新编《辞海》在梁山泊条目中注释为: “本系大野泽的一部分,五代时泽向北移,环梁山皆成巨浸,始称梁山泊。从五代到北宋。多次被溃决的黄河水灌入,面积逐渐扩大。熙宁以后,周围八百里??。北宋以来,常为农民起义军的根据地??。”
安山湖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8年)“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这时期正当黄河从北流转向南流夺淮入海时期。直到金末元初,黄河常处在多股并流,“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北流从微到绝,这是黄河最不稳定的一个时期,也是梁山泊由盛到衰的时期。水至则“漂没千里,复成泽国”。水退即“涸为平陆,安置屯田”。据《巨野县志》载: “元末河决入钜野及徙后,泽遂涸为平陆。”史料说明,梁山泊的大量淤积应在北宋熙宁年间至元代贾鲁治河。此后,梁山泊只是在黄河洪水泛滥的情况下,涸出的土地又遭受淹没灾害而已,不再是常年积水的八百里水泊了。《明史·地理志》载??:“东平州西南有安山,亦曰安民山,下有积水湖,一名安山湖。”明末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今州境内积水诸湖,即其(梁山泊)余流矣。”清末东平人蒋作锦《东原考古录》载:“安山湖,原在安民山北,旧小洞庭湖也,明贯小洞庭湖开会通河,置湖岸南以济运,周围八十三里有奇??。时荆隆口支流未塞,引由济渎入柳长河为湖源,蓄水最盛,北到临清三百余里,资为灌输,称水柜第一,??弘治六年(1493年)刘大夏筑黄陵冈,以塞荆隆口,济渎源绝,湖元所受”。后经多年淤垫,渐成平陆。明清时代,由于水源减少,黄河泥沙淤积,八百里的梁山泊已分割成局部洼地积水的小湖泊。从梁山东北的小安山到大安山一带洼地,由于部分汶水和坡水补济,尚有小量积水,称之为安山湖。明万历六年(1578)丈量安山湖方圆50余公里,面积32.98平方公里。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安山湖位于运河西,南至朱家口、杨家口、西至似蛇沟、十里堡、八里湾、通湖等4闸,周长32.5公里,围堤长52公里,总面积626.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