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湖 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746&run=13

一、地理概貌
新湖乡位于东平县西南部,北纬35o46'27"?35o56'24",东经116o13'24"?116o20'50"。东与沙河站镇毗邻,南与汶上县接壤,西与梁山县搭界,北与东平湖及州城镇相连,属东平湖二级滞洪区。全乡土地总面积10470.6公顷。
该乡地势东高西低,海拔高度在37.5?40米之间。
境内土壤类型属潮土,为黄土状粘土,夹有1~4层砂或细砂,亚粘土中含有少量钙质结核与铁锰结核。境内植被多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植被类型以农业植被为主,植被覆盖率83.6%。
二、建置沿革
1985年12月,撤销新湖区,建立新湖乡。乡驻地唐营村北。辖54个行政村。2003年,全乡总人口51000人,其中农业人口49500人,非农业人口1500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64人。
三、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丰富,总面积为110平方公里,可耕地5466.6公顷,水域地2000公顷。北部地势低洼,地表水非常丰富。境内有从小河崖北至辘吊、大闸的灌渠,西部有臧庄至大闸、刘口的灌渠。两条排灌渠南、北贯穿全乡,旱引东平湖水灌溉,雨季排涝至东平湖。
四、农业
全乡耕地面积5466.6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114公顷。1982年以来,不断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双层经营机制,田、水、林、路综合治理,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先后改造涝洼地2000公顷,使渍水洼地变成了宜养宜种的稳产高产田、池。1990年以来,本乡先后被省、市、县命名为水产养殖大乡、渔业生产冠军(三连冠)、涝洼地治理、高标准农田林网样板乡。并被省、市、县确定为商品粮基地乡。
1994年始,新湖乡主攻治涝洼,突出兴渔业。到1998年底,全乡大湖网箱发展到3000余架,池塘养殖面积扩大到800公顷,淡水鱼坑塘精养由1993年的不足66.6公顷扩大到333.3公顷,名优特水产品养殖增加到400公顷,形成200公顷河蟹百亩虾,66.7公顷乌鳢,6.6公顷鳖的“特种水产品”养殖格局,水产品总产达到1万吨,渔业总收入突破1.2亿元。1994年至1998年,连续五年蝉连泰安市渔业生产冠军。围绕水产强项的培植,重点实施了400公顷特水养殖工程,先后在窦府营、冯范洼、前后泊、堤子、杨楼等5个项目区、16个村开发建成千亩河蟹、千亩乌鳢、百亩青虾、百亩甲鱼等10个特种水产品模式化养殖基地。解洼渔场名优特苗种繁育工程,利用解洼渔场水质好的天然条件,建成总面积23.3公顷的河蟹、乌鳢、黄鳝、青虾和常规鱼苗种繁育基地。万吨膨化饲料厂扩建工程,投资56万元,新上了三条膨化饲料加工生产线,重点生产鱼、蓄、禽系列饲料产品,日加工能力由1995年建厂初的5吨,提高到30吨。
2003年农业总产值达2.4亿元,比1978年增18倍,粮食总产41455吨,单产706千克,单产比1978年的358千克增长348千克,粮食人均占有866千克,比1978年增长448千克。是年,全乡桑园发展到333.3公顷,年产鲜茧475吨,总收入950万元。发展灵芝大棚460个,年产量276吨,总收入622万元。发展高科技果园46.6公顷,种植优质苹果1466.6公顷,高产水产养殖水面达到1466.7公顷,养殖白美对虾、中华绒毛蟹、乌鱼等特种水产品,并形成了253.3公顷莲藕基地。
五、工业
1986年至1995年间,先后办起了灯泡厂、八卦影射石工艺厂、地毯厂、蓬布厂、砖瓦厂、综合服装厂、面粉厂、饲料厂、农机厂、木鱼石开发公司等。新湖农机厂发展成为农用机械出口企业,出口NM-71型碾米机,年出口量4000台,出口创汇323.4美元。1993年,成立东平县木鱼石开发公司,开发利用县境内望山紫纹玉石(亦称木纹玉、木鱼石)资源,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1993年,乡镇企业由1986年的56家,发展到211家,其中乡办11家,村办4家,户办190家。从业人员由1986年的930人增加到2544人。工业总产值由1986年的307万元增加到2015万元,年递增率31%。收入由1986年的18万元增加到75万元。税收由1986年的9万元增加到45万元。1995年,全乡工业总产值1500万元,比1986年的307万元增加1193万元。到1998年,全乡有28个乡办企业转产渔、农、畜产品加工,转制为个体私营企业。有个体工商户1473户,个体私营企业33家,注册资金1897万元,从业人员8990人。分别是1993年的2.06倍,4.71倍、2.48倍和3.15倍。2003年,工业总产值5000万元。
六、科教文卫
1986年,全面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任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达到六配套标准的20处。1996年,首批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98年,全乡6岁以下儿童入园率89%。乡成人教育培训中心经市政府验收,认定达到市级合格学校标准。村办农民文化技术夜校54处,青壮年非盲率达98%。2003年,新湖乡有中学2处。新湖一中在校学生1574名,新湖二中在校学生1560名。全乡共有小学9处,在校学生2542名。有幼儿园11处,在园幼儿519名。
1986年,新湖乡卫生院址在沙河站镇李庄村。1990年3月,在乡驻地新建卫生院1处,占地近1公顷。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设有行政管理、医疗、防保等18个科室。乡卫生院一级乙等标准。村卫生室40%达到甲级标准。2003年,卫生院有职工42人,其中主治医师5人。
1993年,全乡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45人,各种协会、研究会、学会5个,会员58人。1998年,科技人员运用新兴的科技知识指导种植和养殖,取得明显效益。至2003年,科学种植、养殖、生产加工等已为广大从业人员所接受。
1986年,有文艺创作人员3人,1993年为20人。共创作各类文艺作品62件,其中有6件获市级奖。1994年至2003年,民间文艺活动比较活跃。2003年,全乡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视机普及率90%以上。
1986年,乡计划生育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1993年,生育率由1986年的33‰下降到2.89‰,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8‰下降到-3.27‰。1994年至1998年,本乡计划生育率、节育率、统计合格率连年为100%。至2003年,人口出生率为5‰以下。
七、涝洼地综合开发
1996年以来,在全乡范围内实施改造涝洼,改善生产条件,建设“上粮下渔”综合开发工程。至1998年,运用国家黄淮海平原开发资金540万元,东平湖开发资金160万元,全乡群众筹资2180万元,3年累计投入工日4200万个,年均投入机械42台(部),综合治理连片涝洼地1866.6公顷,建成高标准鱼池蟹塘1034个,新增养殖水面600公顷,高产高效台面1066.6公顷。先后建成窦府营、冯范洼、前后泊、堤子、杨楼、索庄、姜口等6个省、市级涝改样板工程1466.6公顷。通过综合开发,全乡粮、菜、油、渔、牧、禽及特种鱼类等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3年间,全乡累计增产粮食18万吨,瓜菜8万吨,水产品2.1万吨,畜禽230万头(只),农业总产值三年翻了两番多,比1993年增2.65亿元,增长4.8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3年的740元增加到1998年的2360元。涝改项目区内农民纯收入突破3000元。涝洼地综合开发项目被群众称为库区人民的“致富工程”。1997年和1998年,新湖乡连续两年被泰安市政府授予“全市农业综合开发先进乡”称号,1997年荣获山东省政府颁发的《东平湖开发建设》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