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庙 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744&run=13

一、地理概貌
戴庙乡地处东平县西部,东经116o02'?116o11'。北纬35o55'?36o01'。北邻银山镇,东濒东平老湖,东南靠商老庄乡,西南毗连梁山县,西隔黄河与河南省台前县相望。1998年乡机关驻地由戴庙村迁址孟垓村,距县城55公里。乡境南北距10.5公里,东西距12公里,总面积76.2平方公里。全乡有人口3.6万人,农业人口34156人,非农业人口1261人,回族113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10人。
全乡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境内北部为丘岭山区,东、南部为湖区,西部为沙化区。海拔38.8?177.1米。全乡地势复杂,境内有一级湖、二级湖、涝洼地、沙化区,土壤以粘质土为主,次为沙土和盐碱土等。
植物在地理分布上,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由于地势复杂,主要植被有茅草、节节草、狗尾草、蒲公英等。
栽培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瓜菜、花生等植物,占全乡总面积95%。
该乡东部紧靠东平湖,有东水西调渠系,向西一直送水到沙化区,中部有戴码河,孙楼总干渠东西横贯全境,京杭运河古道从乡驻地东、西穿过。
二、建置沿革
1986年5月撤区并乡,将该乡杨庄、郭楼、刘庄等村划归银山镇,原司里乡的司里、中金山、西金山、新华、沈楼、后吕庄、王常庄、西辛庄、戚垓、范庄、薛庄、王庄13个自然村及原昆山乡的桑园、东金山、土山3个自然村划归戴庙乡。至2003年,全乡设4个管理区:东北管理区、西北管理区、运南管理区、戴庙管理区。40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
三、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全乡土地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2733公顷,涝洼地占全乡8%,台面可种植粮食作物,水池可养鱼类,沙化地占全乡15%,可种植花类、西瓜等,平原占全乡77%。可种植小麦、大豆等。人均耕地0.08公顷。
水资源 全乡多年来平均降水419毫米,全乡辖东平湖面积5万平方公里。由于地势复杂,每年汛期,该乡一级湖发生水灾; 二级湖易发生内涝,黄河床防汛任务繁重。全乡湖区以生产乌鳢、鸭蛋、虾、鳖等湖产品为主。
矿砂资源 全乡储量3亿吨,煤层深6~7米,可开采量1.68亿吨的煤矿,煤质优良。同时,该乡所辖东平湖水域湖底3~4米左右储存大量黄砂资源。
四、农业
全乡耕地面积2733.3公顷,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08公顷。1982年,为确保津浦铁路、胜利油田、省城济南和黄河下游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东平湖承担了黄河分洪的任务,致使林辛闸以下13个行政村480公顷良田被沙化和半沙化,群众丧失了土地。该乡群众大力进行沙化地改造、开发,增加了沙化地群众收入。1998年始,按照“沿湖抓水产,重点抓乌鳢; 全乡抓畜牧,重点抓小尾寒羊; 因地制宜搞调整,重点抓好大蒜、西瓜、油菜”的工作思路,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发展大蒜400公顷,266.6公顷油菜籽、1200公顷优质小麦、棉花266.6公顷。2003年全乡粮食总产量2076吨,粮食人均占有980千克。
1986年,全乡完成水产养殖面积306.6公顷。 1992年,全乡完成水产养殖面积413公顷,其中,大湖围网266.6公顷,坑塘养殖146.6公顷。2003年全乡完成水产养殖面积533.3公顷,其中大湖网围533.3公顷,池塘养殖400公顷,网箱1600箱,水产品乌鳢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称号。
1986年,完成造林面积173.3公顷,果品产量110吨。1992年,完成造林面积253.3公顷,果品产量150吨。2003年,完成造林面积347公顷,果品产量180吨,林业总产值达1650万元,人均林果收入260元。
鲁寒牌小尾寒羊养殖,1986年,发展小尾寒羊4万只,专业村1个,专业户50户。1992年,发展小尾寒羊6万只,专业村3个,专业户150户,调拨站两处。2003年,发展小尾寒羊10万只,小尾寒羊饲养场8处,专业村6个,专业户400户。建设完成占地6.6公顷,鲁西南较大的小尾寒羊交易市场。建立了融繁育、养殖、良种推广于一体的奶牛繁育基地。基地引进胚胎移植等技术,提高畜牧质量,实现了以龙头带农户,推进了“奶业富民”工程深入开展。
五、工业
2003年,全乡民营企业12家,个体工商户634个,从业人员2060人。其中腾达螺旋管厂、土山岛、冷冻食品加工厂、细木板厂、玖望机械加工厂、华强印刷厂等产品运销省内外。
2003年,全乡招商引资项目6个,其中,泰西煤矿开发、黄河浮桥、龙泉加油站等,共吸引资金6200万元。
六、交通 邮电
京九铁路梁山站建于1997年10月,戴庙距此仅30公里,黄河上最大的浮桥位于该乡西部,建于2003年9月,便利了与河南省的交通,成为两省沟通的重要桥梁。全乡80%以上的村都通上了柏油路,220国道纵贯全境。2003年全乡有拖拉机1200辆,载货汽车42辆,客车30辆,摩托车6100辆,其他机动车310辆,日货运量达290吨,日客运量达1800人次。
七、科教文卫
1995年7月,建设了两幢乡中学教学楼。1996年,投入资金60万元,改建房屋30间,建设乡中心小学教学楼。2003年,全乡共有初级中学1处,在校生共1200人。小学16所,在校生3120人。全乡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20人。
1998年扭转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局面,2003年,计划生育工作列全市第5名,获全县计划生育一等奖,全乡人口出生率为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该乡辖地有东平县第三人民医院,在职员工80人,是东平湖西5乡镇20多万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医疗中心,该院有50个床位,72名专业技术人员。全乡共有24个村级卫生室,78位乡村医生。
2003年全乡共建文化大院12处,有线电视已安装1000户。
八、社会生活
2003年全乡干部职工、教师平均月工资520元,农民人均收入1890元,银行储蓄额达5200万元。为巩固全乡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乡党委、政府大力推进“平安戴庙”建设,积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做好信访、安全生产、社会救助等工作,健全服务网络,完善规章制度,从而维护了全乡的社会稳定,使群众安居乐业,被市评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2003年全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76人,入住敬老院50人,被评为省级模范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