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间文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670&run=13

1986年,民间文学挖掘整理工作起步。1987年4月,成立东平县民间文学“三集成”编辑委员会,开展民间文学“三集成”征编工作。文化系统工作人员进村入户,收集民间故事1562篇,民间歌谣687首,民间谚语5000多条,然后认真整理,精心筛选。1988年4月,编辑出版了20余万字的《东平民间故事集》,收集故事314篇。同年10月,编辑出版了16万字的《东平民间歌谣谚语集》,收入歌谣235首,谚语1100条。两个集子被山东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文联评为优秀作品。1992年7月,李明泉因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的编纂工作中成绩突出,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评为先进工作者。1989年1月,被山东省文化厅、省民委、省文联评为先进工作者。
1988年10月,《东平湖报》创刊,该报为4开本文学报,是东平县文学创作联谊会会员的习作园地,读者对象为中学学生及广大业余文学创作爱好者。有些作品被上级文学刊物转载,培养了20多名文学新秀。1999年,孟胜国、刘麦林编著的《盛世文萃》在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一、民谣
打夯歌
天上桃树王母娘娘栽,
地上黄河龙王爷爷开,
赵州石桥鲁班爷修,
玉石栏杆孔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
柴王爷推车轧了道沟,
杨六郎把着三关口,
韩湘子出家没回头。
劝妇女
一劝妇女要放脚,又能跑来又能跳。
鬼子打来打不着,哎哟哟哎哟哟,
鬼子打来打不着。
二劝妇女要剪发,不用梳来不用扎。
脸上没有乱头发,哎哟哟哎哟哟,
脸上没有乱头发。
三劝妇女要下操,齐步立正学会了。
手脚身子都活跃,哎哟哟哎哟哟,
手脚身子都活跃。
四劝妇女要扛枪,扛起大枪往上闯。
连那鬼子打个光,哎哟哟哎哟哟,
连那鬼子打个光。
老鼠告狸猫
老鼠和狸猫是仇敌。这仇恨是千年老辈子就结下的。一只老鼠叫一只狸猫吃了,老鼠含冤叫屈,死后写成状纸,前来阎王爷这里告狸猫。老鼠跪在阎王爷的刑案前,把状纸高高举起递到阎王爷的手中,阎王爷展开状纸细看:
世间上都知道我叫老鼠,
家住在墙角下连环洞中。
祖宗爷名洪佩通神广大,
昔日里在朝廷闹过东京。
传留到我这里百有余载,
我再去穿地穴大不光明。
偷一口吃一口半饱不饱,
在洞里过一日如过三冬。
每日里在洞中不敢动弹,
到夜晚出洞来胆战心惊。
那一天无动静出来走走,
忽然间冷不丁撞它怀中。
我用上平身力想逃活命,
身又小力又薄万万不能。
抓咬着又放下再一摆布,
只撕得浑身上一片血红。
先吃头后吃肉细嚼烂咽。
不剔毛不吐骨吃了个净。
我和它素无仇往无冤恨,
为什么拿着我当作贼星。
阎王爷可怜我替我作主,
差鬼卒拿它来对面说明。
阎王爷看了状即时批准,
叫了声众鬼卒快领文令。
牛头鬼马面鬼领文到手,
脚蹬起阴火轮一溜快风。
一进庄先找着周公土地,
土地爷又领到他的门庭。
门神爷到院内一声传禀,
有宅神又领到一道府中。
君皂爷迎接着问个端的,
他只把来路事对他说明。
小狸猫在炉台正在洗脸,
脖子里刷拉拉打上铁绳。
不容分不容辩拉着就走,
从阳间换阴间冷冷清清。
迈动步行走在鬼门关上,
只观见众鬼卒都受苦情。
行好的都是那金桥所走,
做恶的打背在杀河之中。
吵公的骂婆的割舌挖眼,
偷盗的淫妇的罪也不轻。
一边走一边看路上情景,
不一时来到了阎王殿中。
有狸猫他跪倒一溜平地,
尊了声阎王爷细听分明。
老鼠它盗皇粮三分折扣,
折扣出了皇粮作害黎民。
进书房咬书本圣贤遭难,
啃经卷嚼经书佛祖寒心。
蹬上盆又上桌如走平道,
到夜晚它出来气死好人。
老头子着着急就学猫叫,
老妈妈使秫秸打断两根。
炉台上剩下饭都是空碗,
抽屉里放点心少了二斤。
严婆婆不知情赖她儿媳,
她儿媳受了气拷打儿孙。
作害地一家人无法可使,
才把我搬到了他的家门。
满口里嚼馍馍他把我喂,
抱过来抱过去看作亲人。
受人恩只叫我提防着贼盗,
受了恩咋能够不去尽心。
老鼠说阎王爷你自有生就该有养,
哪里有闭子嘴长生之人。
狸猫说你自吃就该自挣,
人家挣你偷吃天理何存!
老鼠说有了你不该有我,
狸猫说有了贼就该有拿贼之人。
你自己有了罪反来诬告,
你自己犯了罪诬告好人。
阎王爷听它说重重带怒,
骂了声贼老鼠你胆大欺心。
叫鬼卒把狸猫送回阳去,
传千年和万载吃它(老鼠)的儿孙。
二、民间传说
父子状元
从前,梁灏在东平州城北清河边土山上的孔子庙里读书。一天中午,来了一个小青年。来到以后,双膝跪倒,说:“学生,我求你点事。”梁灏说:“你求我么?”小青年说:“我是柳树精,我今天中午遭劫,你得救救我。”梁灏说??:“我一个学生、凡人,咋救你?”小青年说:“你把你笔上那骨头塞拔下来,我变成小虫钻进去,一到午时三刻,你别放笔,光写字,就能救我。”
梁灏一看小青年怪可怜,就说:“试试吧。”就连骨头塞子拔下来,小青年变成个小虫钻进去不见了。说话的工夫,西北上就劈雷闪将地上来了,围着个庙可嚓可嚓的响。梁灏呢,光写文章。午时三刻已过,雨过天晴,梁灏就拔下骨头塞,接着从笔管里爬出来个小虫。又变成了小青年,跪下说??:“我谢谢你,用么谢谢你呢?也不给金,也不给银,我给你找个状元之妻,状元之母回来。这辈子让你做状元,下辈子还有做状元的。”说完就不见了。
他走了,围着天边绕了三圈,这天转到南阳湖,看见渔船上有个大闺女睡觉哩,看着他有状元之妻和状元之母的命,就用闺女她爹的一个袍一卷,给梁灏背去了。后来,生了个男孩子取名梁固。后来梁灏中了状元,其子梁固也中了状元。此后就在东平城里修了个父子状元牌坊。
一担土
一担土(东平城东五里)是两座小山的名,因为两座小山挨得很近,象一担土。
传说杨二郎给孙悟空打赌,一夜能修起宿城来,孙悟空不信,说:“你要能够修起来,我把大圣让给你,我当小圣。”杨二郎说:“好吧,一言为定。”两个人说好以鸡叫为准。到了多半夜,宿城就剩下豁口了,再用一担土就修成了。孙悟空一看急眼了,就学起鸡叫来。杨二郎听见鸡叫,一愣神,挑着的大扁担断了,一担土就落在了地上,就成了现在的一担土。扁担上的两个寨子崩了出去,就成了前后两个寨子村。
白虎山的传说
原先,白佛山叫白虎山。因这山上住过白老虎,它死后又埋在这山根下,人们就叫这山为白虎山。
很早以前,这山上来了一只老虎。起早拾粪的人都见过,是只白虎。它见了人就摇摇尾巴点点头,很懂人性。这一带的人和生灵它都不葬送。它吃食时,就跑老远的地方把野物叼回洞里吃。人们见它有人性,到过年过节时就抬着整猪整羊来给它上供。有一年冬天,老虎趴在山坡上流泪,叫一个看山的老头看见了。这老头就走近它身边问它有什么难事。它就张了张大嘴点了点头。老头上前一看,见老虎嘴里面有一根骨头正卡在喉咙里,他就伸手把骨头拽出来。老虎忙向老头点了三下头,算是谢了他。老头回家,老虎就跟着到了老头的大门前,然后又回到山上去啦。到了夜里二更时候,那老虎就叼着野羊向老头报恩来了。它来到屋门口,扔下死羊就跑到山上去了。到了明天,老头开开门一看,门外有一只死羊,很纳闷,也很害怕,就忙把羊弄进屋里。到了第二天晚上,老虎又给他叼来一只野羊。老头一看是白老虎就放心了。打那老虎就天天给这老头叼野物。老头的日子就一天天地好起来。后来,老头死在山坡上,老虎找着老头就用爪子扒了个土坑埋他。它还没埋完时,就累死了。当人们来到山上后,这老虎已死在老头坟旁。后来人们就把这山改称白虎山了。
大安山
大安山没山,话还得从很早以前说起。传说杨二郎担了两座大山,从南往北追赶太阳。走了一阵子,二郎觉着累了,就歇了歇脚。这当儿,掉下了一块小石渣。二郎继续往北赶了一阵,又歇了一歇。这回掉下了一块大石头。这两块石头都有灵气。小石头能长成小安山,大石头能长成大安山。后来,一位南方仙道,来到这里,他一眼发现了那似露土不露土的大安山“山芽”。他想:几百年后,它会长成大山,到那时这里真山真水,能压倒天下所有风水,这里就能出一担二斗芝麻粒多的官。南方的风水也就完了。仙道就弄了口铁锅,扣在山芽上,往上尿了泡尿,又念了仙咒,大安山再也不长了。小安山倒慢慢长成了大山。
古时,京杭大运河的河道,正从大安山上通过。明朝修运河时,又在山顶处建造了蓄水闸。后来人们在闸口里洗澡,扎猛下到河闸底,还能摸到那滑溜溜的山顶哩!
东平湖的传说
很早以前,东平州有个小县叫清河县。在这个县的北面有座山,叫凤凰山。山高几百丈,山顶有个池,叫九女池。
有一年,清河县闹大旱,地裂得开了口,庄稼快干死了。这事叫天上的玉皇大帝知道了,就下令让孙大圣去查看旱情。孙大圣接旨后出了南天门,一个跟头栽下来。可巧他一头栽到凤凰山顶上的九女池里啦,只听他大喊一声:“好深的水啊!”便返回天庭,向玉帝禀告:“下界无旱情,连山顶上都有水啦。”玉帝听了大吃一惊,凤凰山高几百丈,水都漫了顶,那还了得,就传令不要再下雨了。
一天,九天仙女在天宫闲着没事,怪闷得慌,就偷偷地离开了天宫来到池边,她们在池边唱歌跳舞。九妹说:“姐姐们,我到山下摘些野花来,咱手拿鲜花跳舞不好吗?”众姐妹同意。九妹来到山下,一看树木花草都干巴了,不见一朵花。她又往远处一看,一个打柴的小伙子正在一棵大树底下犯愁哩。九妹走过去就问:“这里为什么不见一朵鲜花啊?”小伙子就说:“清河县久旱无雨,庄稼苗子都干死了,哪里还有什么花?”九妹听罢回到山上,把这事告诉了众姐姐,大家都为人间的旱灾犯愁。还是九妹聪明,只见她把手帕托在手中,吹了口仙气,向空中一扔,手帕飘飘悠悠地向南飞去,落在清河平原,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一洼好水了。从此人们叫她九女湖,因这湖归东平州管辖,又改名叫东平湖。
斑鸠店和程咬金
在早的时候,东平湖西北有一交通要道,道旁有一个客店,店主人喜欢喂养斑鸠,喂的斑鸠天下有名,以后这个地方就起名叫斑鸠店。
斑鸠店靠着一道山岭,叫九顶琵琶山。有9个蘑菇形状的石头,后来剩了8个,那一个没有了,出了一个程咬金。程咬金和他一个老娘过日子,家里很穷,可他很孝顺,上山打柴,赶集卖筢子,挣了钱先给老娘买点好吃的带回家。金木水火土五行中,程咬金是属土的,见土就生,末了死在无土山。程咬金的大斧,传说是太白金星给他锻造的。程咬金是武曲星,在天上跟着太白金星学使斧,有72路套数,他刚学会3路,正练着,卢俊达看见了,一喊“好”,给冲了,要是72路都学会,下凡就天下无敌了。程咬金创业有功,做了卢国公。现在斑鸠店村东还有程咬金庙,庙前有石碑和石钟楼。斑鸠店南边,六公山南坡有程家的坟地。
宋江碑
东平湖南边,过去有块龟驮碑。传说,这是宋朝末年,当地老百姓偷偷给宋江立的,人称“宋江碑”。
据传,过去这里是一个处于十字路口的水运码头,紧靠运河,北接东平湖。虽然不是村镇,码头又小,但是过往的官、商、民船都常常在这里停泊住宿,景象倒也热闹。
话说到了宋末宣和元年五月,东平州蝗虫成灾,这码头前后,也厚厚的落了一层蝗虫,眼看刚要上口的麦子,叶杆都吃了个精光。庄稼人收的一点粮食,又被官府强征为皇粮,穷苦人少吃无喝,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当时,宋江正在郓城县衙当押司,一天,郓城知县强迫人们把搜刮的民粮装上百余只大船,命宋江带一队官兵押船,运往大名府。船刚进入东平湖水界,突然,刮起大风,加上天色已晚,宋江就命令粮船停航,靠在了这个小码头上。
夜过三更,宋江和护粮的官兵都已睡熟,忽然被巡夜的士兵叫醒:“宋押司,大事不好,梁山泊开来十几只小船,直奔粮船来了。”宋江急忙出舱去看,果然见有梁山泊里的十几只小船,象飞箭一样,向粮船划来。
且说梁山泊这些小船,是由梁山头领朱贵带来的。宋江与朱贵有八拜之交,与梁山好汉义气深重,这次押运粮船,宋江早已约好梁山好汉暗中劫船夺粮。接济安山一带的贫民百姓,待梁山好汉的小船来到跟前,宋江对惊慌失措的护粮官兵说:“兄弟们,不可无礼。大宋皇帝是个昏君,咱平民百姓缺吃少穿。这些皇粮梁山好汉不劫,路上也有人劫。丢了皇粮,轻者充军发配,重者要杀头问斩,我早已不愿在官府帮凶,弟兄们,不如跟我把这些皇粮送了人情,投奔梁山。愿意去梁山的,随船前往,愿回乡里的听便,违令者处死。”官兵听了,有的随宋江,有的回家,有的回县告发。宋江、朱贵将皇粮分发给安山一带的百姓。在码头上贴了告示,便带领船、人回了梁山。
天明,人们看宋江的告示:凡运粮官船到此,须将部分粮给本地饥民,违者休过??。过往的官家粮船,怕梁山好汉,只好留下些粮食。
安山一带的贫民,受了宋江的恩惠,就凑钱给宋江立了一块碑。立在了那个小码头上。为了不被官府破坏,碑上没有碑文。
白英点坝
说的是明永乐年间,汶水季节性暴涨,东平州被淹甚广,十年九不收,而此时的京杭大运河则因水源补给不足,时常断流,漕运受阻。工部尚书宋礼奉命治理,却束手无策,日不能食,夜不能寐,便布衣微服到百姓中遍访良策。一天,宋礼来到彩山之阳,巧遇白英老人,便攀谈起来。白英虽出身微贱,但刚直不阿,无视豪门权贵,不怕官老爷,是一位敢讲真话的人。他见宋礼态度虔诚,毕恭毕敬,内心一时被打动,发起了感慨,深切痛斥官宦昏庸无能,对治水之道侃侃而谈,他问宋礼道:“你可知‘借水行舟’的道理?” 宋礼答曰“晓得”。“那你为何不‘引汶济运’呢?”听罢此言,宋礼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双手抱拳,连连致谢。宋尚书以礼相邀,白英当即答应协助治水。在白英引导下,二人来到东平州城东六十里的戴村附近,白英目测河段,亲手指点最佳坝址,一场修建拦河大坝的浩大工程由此拉开了序幕。
那个时候,在水流湍急、水面宽阔的河道上修筑一条拦水大坝是十分艰难的。宋尚书调用了大批民工,征集来无数能工巧匠,在白英的组织指挥下,闯过一道道难关,终于筑起了一条长五里一十三步的全桩型土坝,取名“戴村坝”。大坝建成后,既分流了汶水,又接济了运河,真可谓一举双得。戴村坝截住大汶河来水,沿着新疏浚的四十五里小汶河,直接流入了会通河的最高处南旺,再分水南北,即所谓:“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为了全面解决大运河旱季水势小的问题,白英又创制了运河控制闸坝,开辟了安山湖、南旺湖水柜,当运河水大时存入水柜,水小时再放入运河。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大运河成了全国交通大动脉,千帆竞发,舟楫如织。东平州境内车船四通,风物繁华,商贾云集,不亚江南。此后,“白英点坝”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