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地名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513&run=13

一、地名调查
1980年2月成立东平县地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隶属县民政局。同年3月在全县9处公社开展地名普查工作,至1981年结束,共普查境内各类地名1449条,基本查清了各类地名的由来、含义、沿革及现状。1989年至1990年,在全县开展地名补查和资料更新工作,先后在省内外查阅了1万余卷历史档案、史书资料;走访、汇集、考证了大量口碑资料,补查地名1169条,给35个地名进行了更名,上报成果90多条。
二、地名管理
1981年4月开始,本着“服从规划、尊重历史、含义健康”的原则,对县内各类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凡重名、无名、同音异字、名称不雅及文革期间乱设的地名,在征得有关方面和当地群众意见后,按标准化要求均进行了命名、复命、更名处理,共计处理190余条。1983年4月,县城搬迁基本结束后,对县城内形成的8条主要街道进行了命名、更名;1988年5月为城内新形成的9条街道进行了命名。根据省市要求,县人民政府确定在城乡普设地名标志,至1999年底,县城及所辖乡镇共设置村、路、街、巷名称标牌和门牌20余万个,给867个自然村安装了大理石永久性地名标志。
1983年4月始,对新收集的地名资料整理立档,至1989年结束。共立档案1480卷,历史地图52幅,并编制了案卷目录。
三、地名图书编纂
1981年转入《东平县地名志》的编纂工作。按照“山东省、市、县地名志编纂纲要”的要求,用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进行撰写,至1984年6月完成初稿。1986年鉴于行政区划有较大变动,开始对初稿进行增补、修改,于1987年8月完成第二稿,后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至1991年10月完稿,报省、市地名办复审,县委、县政府和县地名委员会审定,于1992年11月定稿,1993年5月交付印刷。
《东平县地名志》全志共收地名条目1627条,地图45幅,彩色、黑白照片224幅,表格23张,附录7种,共计78万字。
《东平县地图册》始编于1991年5月,1994年4月定稿,同年5月印刷。共收图50幅,其中:历史地图23幅;政区图18幅;城区图、名胜古迹纪念地示意图、东平湖水域图、戴村坝各1幅;泰安市政区图及泰山旅游、曲阜三孔导游图各1幅。
《东平县地图》于1987年7月开始编绘,1988年上半年完成草图,在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后,1989年4月出版发行,共印4000张。后因行政区划调整,乡镇合并和地区勘界又进行了补充修正,至2001年两次再版,共印刷10000份。
《东平县地名志》1995年在山东省地名学会研究会第五次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得专著类三等奖;《东平县地图册》获图书类二等奖;《东平县地图》获地图类三等奖;地名标志设置工作于1990年荣获泰安市设置“地名标志先进单位”??;1998年荣获“全省村镇名称标志设置工作先进单位”。1986年东平县地名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省级三级标准,1990年被省档案局评为机关档案工作“省级先进单位”。
四、勘界
1997年2月17日,成立东平县勘界工作领导小组,勘界工作开始。东平县共6条县级边界线、1条省级边界线。东平县负责牵头东平—平阴线;东平—东阿线;东平—汶上线、鲁豫线;东平—台前段和东平—平阴—肥城、东平—肥城—汶上两个三县交汇点的勘定任务。边界线的勘定工作,至2000年5月结束,共勘定边界线289.6289公里,埋设界桩26棵,东平—汶上、东平—平阴线勘界成果,于1999年6月获山东省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勘界优秀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