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植 被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31&run=13

一、自然植被
本县耕种悠久,大面积自然土壤和原生自然植被不复存在。残存的自然植被多为草本植物。按土壤生态环境条件,分4个植被类型:
旱生植被 以酸枣、花椒、鬼针草、鹅莲草为主。分布在丘陵地区的石质山丘、荒岭坡和梯田阶地等严重缺水区,属野生灌木类。
广适性植被 以马唐、刺蓟为主。与其共生的有蒺藜、蒲公英、车前草、节节草、小旋花、马齿苋、菟丝子等杂草。多生长在大清河北的褐土地区或潜水较深的山前平地。
潮土植被 分布在大清河南平原区。一般潜水较浅,心土层无粘化现象,土壤通气性好。
潮土植被又分三类:第一类,以节节草、画眉草为主的野生植被,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微度高起的缓冈地带。潜水埋深3米左右,土壤为褐土化潮土,内外排水较好。节节草反映潜水较深。画眉草在排水良好农田中出现较多。马唐、刺蓟、苦买菜、狗尾草多与节节草共生。第二类,以芦草为主的野生植被,分布在季节性积水的浅水洼地中,所生植被常因旱涝不均,引起植物组成或复被度的变化。共生的有三棱草、白茅等。第三类,以白茅、节节草、芦草为主的野生植被,分布在河漫滩。因潜水浅,为沙质或沙壤质潮土。其中白茅多群生,为河滩的先锋草,节节草次之,芦草在水泛后普遍群生。
水生及湿生植被 分布在涝洼地区。表土质地粘重,心土层还原过程大于氧化过程,土湿性凉,占优势的有三棱草、芦草、莎草、香蒲等。
二、栽培植被
全县大部地区为栽培植被。其中粮食、瓜类、菜类、棉花、油料、麻类、药材以及水生经济植物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6.5%,树林(乔木、灌木、果树等)面积占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