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水利经济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276&run=13

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3处水泥制管厂(城关、彭集、沙河站3个公社)是东平水利经济的雏形。当时由政府投资,人工浇捣水泥花管和实管,供机井建设需用,后9处公社都建起了水泥制管厂。20世纪70年代,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机电排灌站的兴建,水利机械迅速增加,由政府投资,增建水利机械修配、运输、石子粉碎、面粉加工等企业15处。1978年后,相继兴建一批综合经营项目,如电石、石灰、玻璃纤维、蜂窝煤、建筑涂料、铝合金、砌块、玻璃镀膜、石屑挤压管、水泥制件、建筑安装、湖砂开采等,这些项目有的是利用国家贷款,有的是自筹资金。为搞好水利经济,水利局于1991年12月11日制定《关于搞好综合经营工作的意见》。水利经济进入平稳发展的时期。每年下达任务给局属各单位,并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依据。由于决策、市场等方面原因,一些项目上马不久,被迫停产。1996年3月16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水利厅《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水利经济意见的报告》的通知。水利部门制订水利经济五年及十年发展规划。明确领导分工,加强检查调度,促进了水利经济的快速发展。2001年,水利局与各经营单位签订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2003年,为解决离退休职工的工资及在职人员的后顾之忧,在与各经营单位制订责任书时,把足额、及时缴纳养老保险金作为重点内容,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