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业机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245&run=13

1978年起,各种类型的农业机械逐步推广应用。1984年,推广使用铺膜机,用于铺盖塑料农膜,始有机械植保作业。1988年,推广以大中型和小型拖拉机为动力的旋耕机,始有机械粉碎、秸秆还田作业。1990年,始有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机械。1995年比1994年,农用三轮车增加1500余台,拖拉机增加471台,农用汽车增加38辆。1996年,电动机、柴油机、农用三轮车分别比上年增加2070台、1007台、2897辆。1997年到2000年,机耕、机播、机收、机脱、机械植保、秸秆还田等农机作业量增加。
1997年始,东平县每年都召开小麦机械化收获现场会,引进先进、适用的大中型和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示范、推广作业。1998年始,东平县连年组织小麦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1996年全县有联合收割机3台,2002年增到837台,其中大型自走式联合收获机10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7台。2000年,东平县召开现场演示会,推广玉米联合收获和秸秆还田技术。是年,购买玉米联合收获机2台。
2003年,全县机耕面积57.75千公顷,机播面积40.57千公顷,机收面积29.098千公顷,机械脱粒量11.472万吨,机械植保17.081千公顷,机械铺膜0.53千公顷,秸秆还田20.966千公顷,基本实现小麦生产各环节的机械化和玉米生产部分环节的机械化。
一、动力机械
固定作业机械 主要使用的固定动力有高速柴油机、汽油机、电动机等。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由于汽油价格比柴油高,保有量锐减。1992年,全县38台,130千瓦,占当年固定作业机械动力总数的0.089%。以后,逐年增多,到2003年,达到422台、4536千瓦,占所在年度固定作业机械动力总数的1.81%。1978年,农用电动机,社会拥有量2549台,折29124千瓦。1979年,农用电动机拥有量增长,使用范围拓宽。主要用于农田排灌和农副产品加工。2003年,电动机拥有量为13647台、149222千瓦,用于排灌的电动机为7966台、86015千瓦。 1978年全县拥有柴油机3596台、36052千瓦。1989年,有各式柴油机5444台、53881千瓦。1990年至1994年,拥有量有所减少。1994年有柴油机3561台、36463千瓦,主要用于排灌作业。是年,排灌用柴油机2852台、29402千瓦,占拥有量的80.09%和80.64%。1994年到2000年又有回升。2000年,拥有各种型号柴油机8764台、85624千瓦,为历年拥有最多的一年。到2003年末,拥有量为6859台、97228千瓦,其中排灌用柴油机仍占73.67%、52.37%。
行走作业机械 1978年,全县拖拉机保有量631台、11824千瓦。1985年,1401台、25672千瓦。1986年3057台、42306千瓦,比上年净增1656台、16634千瓦。1998年,保有量5586台、64256千瓦。1999年9068台、110461千瓦,比上年净增3482台,46205千瓦。2003年,拖拉机保有量9121台、140598千瓦。并出现大功率拖拉机、变型拖拉机。1978年全县有一部农用三轮车,1986年发展到194部、721千瓦。1986年起,农用三轮车快速增长,1992年达到1056部、6617千瓦,占农机总动力的3.05%。1995年增加到3330部、27128千瓦,在农机总动力中所占比例上升到10.60%。1996年比1995年增加2897部、23356千瓦,1999年比1998年增加10939部、96796千瓦,在农机总动力中所占比例也上升到了15.95%和30.88%。2003年,农用三轮车保有量达到25776部、255300千瓦,占农机总动力的35.66%。1978年全县拥有农用汽车15部,折1001千瓦。1986年拥有207部、16995千瓦,在农机总动力中的比例为9.48%。1988年到1992年呈下降趋势,1993年后开始回升。2001年,保有量达到521部、36949千瓦,在农机总动力中所占比例为5.81%。2003年,农用汽车拥有327部、19614千瓦。
二、配套农机具
20世纪80年代,用配泰山-25拖拉机的悬挂三铧犁改制成地瓜扶垄犁。发展小麦机播带镇压复式作业,引进简易筑畦器、割晒机、播种机、脱粒机、磨面机、榨油机、轧花机以及机械排灌、地膜覆盖、机械植保等新型机具。20世纪90年代,推广脱粒机、割晒机、精播半精播播种机、铡草机、深耕深松机具、小麦联合收获机以及推土机、挖掘机等农田基本建设机具。21世纪初,引进研制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花生收获机、地瓜收获机、薯类淀粉加工机具等。
三、收脱机具
1978年,拥有割晒机156台,扬场机194台,脱粒机1098台。1985年后,挂车和脱粒机发展较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拖挂车、脱粒机继续增加,1999年,割晒机1633台,脱粒机达4620台,挂车8825辆。1997年开始重点推广小麦联合收获机,1998年拥有小麦联合收获机131台、3200千瓦(其中自走式6台,233千瓦)。到2002年,达到837台,其中自走式小麦联合收获机107台。是年,拥有割晒机2627台,脱粒机4127台(其中小麦用3501台),全县麦收任务1周时间即可完成,实现了小麦收获机械化。1998年后引进花生收获机。2000年,引进地瓜收获机,并开始推广玉米联合收获机械技术,当年保有量2台。2002年,拥有玉米联合收获机7台,2003年增加到13台。
四、耕种机具
1978年,全县保有犁514台,耙38台。1986年,机引犁比上年增加1123台,机引耙比上年增加205台。1988年开始出现旋耕机,年末拥有量267台。2003年保有量,犁达8324台,耙6379台,旋耕机达2500台。当年机耕作业面积57.75千公顷,农田耕作实现机械化。播种机具主要是小麦播种机。1978年保有量为124台。1988年大拖牵引的播种机175台,占当年保有量的68.63%。1988年以后,小拖牵引的播种机保持了持续增长的趋势。2003年为保有量最多的一年,播种机达到4247台,其中小拖牵引机3913台,占92.14%;精少量播种机2280台,占53.68%。
五、植保机具
主要使用3WS-7型和3WB-16型手动喷雾器。3WS-7型压缩喷雾器,人工手动,每天可喷药0.13公顷以上。3WB-16型喷雾器人工手动,在喷雾作业行进中可随时加压,是防治病虫害的必备工具。使用3W-8.3型及改进型吊杆喷雾机和泰山-18型背负式机动弥雾喷粉机,以及3WQ-5型手动超低量喷雾器等,但数量不多。2003年,机械植保面积达17.081千公顷。
六、加工机具
1978年,拥有磨面机391部,碾米机45部。1979年后,乡办、村办、联户办的加工厂发展迅速,小型面粉加工成套设备、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小型榨油成套设备、淀粉加工成套设备、联合碾米机等适于个体户使用的小型单机增加了很多品种,农村粮、棉、油及饲料加工已实现机械化。1991年,磨面机保有量1645部。碾米机主要在大安山乡附近使用,1999年,达到686部。2003年加工粮食达117.91万吨,其中加工小麦42.88万吨,加工玉米4.88万吨。地瓜淀粉加工机具,主要分布在旧县乡一带,老湖镇、接山乡等也有发展。2003年,县农机局承担了薯类淀粉加工机械研制改进项目,样机已成型。玉米淀粉加工机具出现在水河乡王台村制药厂、东平县粮食局所属淀粉加工厂、瑞星集团淀粉加工厂。油料加工机具主要以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等作物作为加工对象。使用机型为ZL-75型螺旋榨油机、6YS-90型立式手动液压90吨榨油机、6YT-5型榨油成套设备等。各乡镇多是小型榨油厂,较大规模使用油料加工机具的有彭集油料加工厂和县光大油脂厂。2003年,加工油料3.079万吨。饲料加工机具主要有粉碎机、铡草机等。2003年棉花加工机具,在农村小型棉花加工厂使用。当年,加工棉花21.051万吨。
七、运输机具
1978年起,社、队经营的拖拉机开始从事城乡物资运输。进入20世纪80年代,运输业发展较快。1986年,全县从事运输业拖拉机有3057台,农用汽车207辆,农用三轮车194辆,大中型挂车868辆,小型挂车2067辆,逐渐代替半机械化运具。1992年,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农机作业收入42.85万元,其中运输收入36.75万元,占作业收入的85.76%。农机户6592个,农机作业收入1609万元。到2003年,农机经营单位22044个,总收入11563.91万元,农机运输作业量18848万吨公里,运输收入6995万元,占农机作业收入的66.74%。
八、农田基本建设机具
1975年,有开沟机1台。1982年,增至8台。1983年,有推土铲16台。1985年有平地机3台。1990年始有推土机、挖掘机,但增长缓慢。2000年,全县拥有装载机22台、1535千瓦,2003年达到143台、6728千瓦。2003年拥有推土机21台、1341千瓦,挖掘机15台、1582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