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植物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222&run=13

一、病虫测报
1986年起,每年从3月1日始,设黑光灯诱测成虫,到11月份结束,并记录每天诱虫量,按种类分别记入档案,以便摸清害虫的发生规律,为发布病虫预报提供依据。每年在田间设点调查,每3天一次,掌握病虫发生规律及情况,并结合大田作物长势、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写出病虫预报,印成病虫情报,发送到有关单位。预报内容包括: 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发生面积、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等。预报分短期预报、中期预报、长期预报和警报。1986年至2003年,预报发生病虫害30余种,累计预报发生面积66万公顷/次,指导防治60万公顷/次,预报准确率达95%左右。每年印发病虫情报1万余份,发送省、市、县有关领导、部门、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种植大户。

东平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情况一览表

作物
虫害
病害

水稻
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粘虫、稻蝗,稻包虫、稻蓟马
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条纹叶枯病

小麦
麦蚜、麦蜘蛛、麦叶蜂、粘虫、地下虫、土蝗、小麦吸浆虫
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赤霉病、白粉病、黑粉病、丛矮病、黄矮病、黑穗病、根腐病、叶枯病

高粱
高粱蚜虫、粘虫、土蝗、高粱穗虫、高梁条螟
高粱黑穗病、高粱红叶病

谷子
粟灰螟、粘虫土蝗、谷穗螟
谷子白发病、谷子黑粉病

玉米
玉米螟、高粱条螟、桃蛀螟、玉米蚜虫、粘虫、地下虫、土蝗、玉米穗虫、玉米红蜘蛛、蓟马、灯蛾
黑穗病、大小叶斑病、青枯病、粗缩病、锈病、弯孢霉叶斑病

大豆
大豆蚜、食蚀、地下虫、造桥虫、红蜘蛛、豆天蛾
大豆孢囊线虫、大豆病毒病、叶斑病

地瓜
地瓜天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
黑斑病、软腐病、线虫病

棉花
棉蚜、棉铃虫、红铃虫、红蜘蛛、啤虫、造桥虫、地老虎、卷叶螟
棉菌病、棉铃病、枯萎病、黄萎病、红叶病

蔬菜
菜蚜、菜青虫、小菜蛾、茄果棉铃虫、红蜘蛛、韭蛆、二斑叶螨、甜菜夜蛾
茄子棉疫病、韭菜灰霉病、大白菜软腐病、黑腐病、瓜类炭疽病、枯萎病、霜霉病、病毒病、疫病、叶斑病

花生
蚜虫、地下虫、花生棉铃虫、二斑叶螨、甜菜夜蛾
病毒病、线虫病、倒秧病

其它杂粮
食蚀、蚜虫、地老虎、土蝗
叶斑病、白粉病、病毒病

二、病虫害防治
农业防治 到2003年,合理轮作倒茬10000公顷,深耕改土40000公顷,合理施肥29333.33公顷,兴修水利农田改造26666.67公顷,开垦荒地5333.33公顷,选育抗病虫作物种植面积达40000公顷,建立无病留种田约1333.33公顷。1990年、1991年,小麦叶锈、条锈发病重,当年秋种改种抗病品种,避免了两病再度大发生、大流行。更换抗棉花枯、黄萎病新品种,使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减轻。为控制棉铃虫对棉花生产的危害,引进种植抗虫棉,使棉铃虫危害减轻,并减少用药量,降低生产成本,起到除虫灭病的效果。
生物防治 1986年至1990年,推广以虫治虫,以瓢虫捕食棉蚜、麦蚜,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利用小花蝽等防治鳞翅目中的多种幼虫等。1989年在棉田推广Bt杆菌消灭棉铃虫,收到以菌治虫的效果。1990年至2003年,在蔬菜生产上推广多菌灵、百菌清等,收到以菌治病的良好效果。
物理和机械防治 1986年以来,采用黑光灯诱测成虫、杨枝杷诱蛾,孢子捕捉器捕捉锈病孢子,利用黄板诱蚜、糖醋液盆诱测成虫、性诱剂诱测成虫、温水浸种等。机械防治,有工农牌背服式手压喷雾器和泰山牌-18机动喷雾器两种,以及耕翻等措施。
化学防治 1986年至1990年,一般年份施用杀虫剂70吨左右。主要品种有1605、辛硫磷、氧化乐果、甲基乙硫磷、久效磷等。1991年至2003年,复配菊酯类农药使用量较大,其次是氧化乐果、甲基1605、呋喃丹、辛硫磷、三氯杀螨醇等。每年的用药量一般在120吨左右。1980年至1997年,杀菌剂用量较小,一般年份在7吨左右。1998年至2003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杀菌剂用量增加,一般年份在30吨左右。使用的主要品种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代森锰锌、粉锈宁等。1980年至1995年,一般年份除草剂施用量在2吨左右,主要施用在麦田和蔬菜田。1996年至2003年,除草剂施用量增加,每年170吨左右,在小麦、玉米、花生、大蒜、蔬菜田普遍施用,主要品种是2.4—滴丁酯、杜帮巨星、丁草胺、阿特拉津、玉草净等品种。生物农药使用较少,一般年份在1吨左右,主要品种是井岗霉素和BT乳剂。
植物检疫 20世纪80年代开始植物检疫,2003年,查出的检疫对象有棉花枯、黄萎病,小麦全蚀病,甘薯茎线虫病,大豆菟丝子,野燕麦和美洲斑潜蝇等。这6种检疫对象,都是引调种子时疫带入东平境内的。棉花枯、黄萎病在20世纪70年代传入东平境内,发生面积较大,严重地块造成绝产。1986年至1999年间,因种植棉花面积减少,每年发生600?2000公顷。2000年至2003年,棉花种植面积回升,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也逐年上升,每年达2000公顷左右,涉及10个乡镇。小麦全蚀病在东平县属零星发生,面积较小。甘薯茎线虫病发生较早,发生范围达8个乡镇,一般年份发生面积在2600公顷左右,种植面积大的年份,发生面积达5333.33公顷,每年都有20%的面积严重减产或绝产。大豆菟丝子每年发生面积在600公顷左右。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洲斑潜蝇传入境内,到2003年,14个乡镇均有发生,每年发生面积达3300公顷左右,年造成经济损失达25%左右。野燕麦从2001年开始检查,尚属零星发生。
农药管理 1990年前,农药由县供销社生资公司及乡镇供销社经营管理。之后,农业部门及民营、个体经营户开始经营农药,到1994年,全县农药经营户200余家。进货渠道多,农药质量问题较多。1998年,县农业局成立“农业执法办公室”,把全县农药经营户逐步纳入管理,并分批进行培训,分批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农药市场秩序有了好转。但执法手段尚不完善。2001年6月,遵照山东省人民政府颁布的《山东省农药管理办法》,从农药登记、生产、经营、使用、处罚等有了法律、法规依据。2002年5月,配备专业执法人员和执法车辆,改善工作条件,执法力度有所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