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产养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105&run=13

一、网围网箱养殖
1986年,老湖镇侯屯村在东平湖进行网围养鱼试验,养殖面积130公顷,每公顷达到2250千克。1987年,东平湖网围养鱼被列为省“星火计划”项目,网围养鱼面积220.3公顷。1988年,湖内网围养鱼面积554.6公顷。1989年,遭受特大旱灾,东平湖逐步干涸,533.3公顷网围绝产。
1991年初夏,泰莱地区连降暴雨,汶水进入东平湖,东平湖的养殖业蓬勃发展起来。县水产部门开始推广湖北省白莲河水岸网箱养殖的经验,当年在湖内发展网箱54个,网箱总面积2333.3公顷,县淡水养殖试验场在湖内发展的网箱养鱼项目,每公顷达到27万千克。
1996年,省委、省政府实施东平湖综合开发建设工程,推动了东平湖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1997年,湖内网箱养殖7000架,网围养殖达到666.6公顷,开始推广网围养蟹项目,发展网围养蟹面积333.3公顷。2002年,东平湖内人工养殖面积1666.6公顷,其中网围养殖面积1333.3公顷,网箱8680架(约合20公顷)。
二、池塘养殖
主要分布在二级湖和湖滨乡镇。1985年,“万亩坑塘精养高产试验”列入省科委高产技术试验项目,以新湖、大安山、宿城三乡镇为重点。1986年治理改造涝洼地400公顷,新增池塘133.3公顷,大安山渔场0.67公顷精养高产池塘单产达到550千克。1991年,建成池塘精养高产示范基地6666.6公顷,分布在大安山、新湖、老湖、戴庙、银山、宿城,采用吃食性鱼类(鲤、鲂、草)和滤食性鱼类(鲢、鳙)合理搭配的多品种混养模式,推广全价配合颗粒饲料投喂,防治鱼病。大安山设立的精养高产示范基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
1996年,开发沿湖乡镇,加快涝洼地改造,集中连片,挖池抬田,池、田、路、渠、水、电、房配套建设。至2003年,治理改造涝洼地2666.6公顷,新开挖池塘1333.3公顷,池塘养殖总面积3800公顷。
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有鲤鱼、草鱼、乌鳢、河蟹、鲢鱼、鲶鱼、甲鱼等。1996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水产业,建设“湖上东平”》的决定,走基地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至2002年,全县池塘名特优水产品,养殖面积1000公顷,其中河蟹养殖面积466.6公顷,乌鳢养殖面积253.3公顷,甲鱼、鲶鱼、鳜鱼、大青虾、南美白对虾等养殖面积280公顷。
三、稻田养蟹
2000年,大安山乡引进南方稻田养蟹技术,对大安山西66.6公顷稻田进行改造,亩投放扣蟹800?1500只,主要靠稻田内的天然饵料生长,实现稻、蟹双丰收,平均亩产稻谷400千克,成蟹40千克。2003年,稻田养蟹面积200公顷。
四、大湖放养
1986年投放蟹苗80多千克, 1987年至1988年,共投放蟹苗494千克,回捕成蟹249吨,产值522万元。1989年东平湖干涸,湖内渔业资源遭到灭绝性破坏。1996年向湖内人工投放大银鱼卵1000万粒,彭泽鲫250万尾。
东平湖人工放养的鸭子,春夏秋三季在湖内游放,冬季结冰后上岸圈养,每只鸭年产蛋100多个。
五、州城水面养殖
州城城内有水面积占三分之一。以种植苇、蒲、藕为主。1978年,在小南庄建鱼种场1处,面积2.6公顷,属乡镇企业,并成立了渔业队,管理城内坑塘养鱼、捕捞,每年投放3寸以上大规格鱼种30?50万尾,以鲢、鳙、草、鲤为主,年捕鱼10多万斤。1985年,渔业队解散,水面下放到村,承包给个人管理。1988年,县水产局在州城新建鱼种场1处,总面积13.3公顷。2000年,州城池塘养鱼迈入精养的新阶段,养殖品种以鲤鱼为主,机械化增氧,机械化投饵,亩产鲜鱼500千克以上,部分池塘超过1000千克。1995年州城个体养殖户王善流投资兴建大型甲鱼温室繁养基地,每公顷产商品甲鱼24750千克。2003年,年温室繁育稚甲鱼2万只。1997年,州城养殖户进行河蟹养殖的尝试。1998年,河蟹养殖面积扩大,效益可观。2000年河蟹养殖走下坡路,养蟹户转产养殖其它品种。
六、稻屯洼水面养殖
稻屯洼常年水面有1200公顷,水生动植物资源丰富,苇、蒲面积占二分之一,并且盛产甲鱼、大田螺。1980年县外贸局在辛庄村设甲鱼田螺收购点,由青岛外贸出口日本,每年收购甲鱼、田螺数吨。之后,水质污染,苇、蒲、鱼减产,大田螺接近绝迹。1980年,开始建坝围养,围养面积小的3.3公顷至6.6公顷,大的20余公顷,人工投放鱼苗,靠天然饵料生长,亩产50?100千克。1986年至1987年,宿城乡政府,在豆山村建渔场1处,面积33.3公顷, 1990年以后下放到村,承包给个人养鱼。1996年,挖池抬田,发展水产养殖业,改造面积90%。2003年池塘养殖面积400公顷,每公顷产鲜鱼4500?7500千克。
七、新湖乡水面养殖
新湖乡地势低洼,涝洼地面积大。1977年至1978年,乡政府在解洼建渔场1处,总面积66.6公顷,池塘面积33.3公顷,每公顷产3000?4500千克。1986年,豆腐营、冯洼、范洼、王洼的涝洼地改造列入了国家黄淮海开发项目,带动了全乡水产养殖业的发展。2003年,全乡水产养殖面积1133.3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230千克,获得全市水产冠军乡镇称号。
1997年,在新湖乡北部,东平湖堤以南,养殖河蟹。乡政府与山东农业大学协作,从海南岛育苗暂养,育成豆蟹,空运新湖乡。当年见效,一般每公顷450?600千克。1998年养蟹面积达到133.3公顷。
八、商老庄乡水面养殖
商老庄乡水面宽广,2003年池塘养鱼面积800公顷,亩产鲜鱼750千克。
1998年,从四川引进大口鲶鱼试养成功,亩产1000千克。1999年,养殖面积33.3公顷,产量提高,市场价格稳定。2003年,养殖面积稳定在33.3公顷。
2000年,商老庄乡引进稻田养蟹技术,在大安山以西发展稻田养蟹,亩放扣蟹800至1500只,主要靠天然饵料生长。减少了病虫害,增加了收入,亩产成蟹40千克,2003年稻田养蟹面积200公顷。
九、金牛农场水面养殖
金牛农场始建于1997年11月,总面积640公顷,其中水产养殖面积162公顷。金牛农场的池塘建造主要采用了“上粮下渔”模式,水、电、路、渠通畅,池塘的配套设施完备。主要养殖鲤鱼、鲫鱼、乌鳢和甲鱼等。2000年,农场池塘对外承包,进行河蟹养殖,池塘每公顷放扣蟹15000?18000只,大水面每公顷放扣蟹4500?7500只,池塘每公顷产成蟹525?750千克,平均规格95克,大水面亩产成蟹35?40千克,平均规格200克以上。2001年,农场河蟹养殖面积133.3公顷。

东平县1986年-2003年养鱼面积产量表

年 度
面积(公顷)
总产(吨)
平均亩产(千克)

1986
1165
1685
96

1987
1499
2200
98

1988
933
3000
214

1989
267
657
164

1990
267
633
158

1991
1152
2018
117

1992
1360
3438
169

1993
600
2128
234

1994
1819
6385
234

年 度
面积(公顷)
总产(吨)
平均亩产(千克)

1995
2336
13057
373

1996
2441
18846
515

1997
3434
25220
490

1998
4114
29558
479

1999
5202
30474
391

2000
5352
36642
456

2001
5349
35291
440

2002
4467
31750
474

2003
4248
39572
621

东平县养蟹面积产量表

年 度
面积(公顷)
总产(吨)
平均亩产(千克)

1992
1.3
1
50

1993
1.3
1
50

1994
2.0
2
67

1995
2.0
2
67

1996
13.3
65
33

1997
533.3
455
57

1998
1066.6
1163
73

1999
1133.3
1253
74

2000
1133.0
1223
72

2001
917.3
1032
75

2002
1066.6
1232
77

2003
833.3
1153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