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5&rec=60&run=13

【概况】 中共东平县委宣传部设办公室、理论科、宣传科、文教科、企业宣传科5个科室。辖局级行政单位县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县新闻中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0年9月,设立“东平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2011年1月,设立“东平县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均为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隶属县委宣传部。
2004年—2012年,全县宣传系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抓好新闻宣传工作,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为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营造起浓厚的舆论环境。
9年间,先后荣获三届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县、省级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全省理论学习先进县级党委中心组、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东平县农村创建“十星级文明诚信户”的做法,被中宣部确定为党员远程教育内容,录制了专题片;东平县创建“文明诚信乡镇、村、户”的做法被中国精神文明网予以推广;“文明诚信东平”建设入选《诚信山东》一书。一大批新闻稿件被国家和省市媒体采用,促进了全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理论学习教育】 2004年,成立理论学习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分工书记任副组长,组织、宣传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党委(组)也都建立理论学习组织,形成以中心组为龙头,覆盖全县的理论学习网络。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学习有人管,事务有人抓,确保中心组理论学习经常化。健全理论学习考核机制,每年年初,制定下发《全县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统一学习制度、统一学习重点、统一学习要求、统一检查考核,确保理论学习效果。同时,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先后邀请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省财政厅等领导或专家,结合幸福东平建设、发挥财政支撑作用、文化改革与发展等课题作专题报告。9年中,举办专题报告会100余场,5万余人次参加学习教育。坚持理论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学习运用市场经济理论、行政法规、专业技能等,增强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本领。2011年—2012年,县委中心组荣获全省先进县级党委中心组荣誉称号。

【新闻宣传工作】 2004年,与中央电视台第4频道、第7频道联合制作专题片《走遍中国·东平专辑》和《民间水浒》,分别于4月26日和5月3日播出。2005年,围绕全县经济工作新动态、新进度、新成就展开纵深系列报道,经济类稿件占全年总稿量的90%。在市以上媒体用稿总量1980余件,头版头条见报率增加。《中国城市与市长》杂志刊发东平8个版面的外宣彩页,省市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多期专题片。2006年,邀请新华社、央视等媒体记者,做好“罗贯中与水浒传、三国演义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节庆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9月20日,《东平湖重现八百里水泊壮景》在人民日报第6版刊发,引起反响。2007年,报道全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协助拍摄《走遍中国·东平》4集、《国宝档案》3集系列专题片,先后在央视4套节目播出。撰写的《蛤蟆湾变成高产田》在人民日报刊发。2008年,《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稿件有《东平科技推进绿色发展》《普通党员权利获得制度保障》《东平乡村联动调纠纷》《东平:两渔民被困湖中展开“生死大营救”》等;制作“造化钟神秀、魅力满东平”宣传专版在《香港商报》刊载。起草《关于加强舆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意见》《东平县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工作应急预案》等以县委规范文件印发。2009年,撰写的《山东东平积极构筑文化产业带》《东平湖:山水秀气满亭台》在《光明日报》刊登。《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应解决四大问题》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刊发。挖掘推介东平饮食文化、渔家风情的报道《东平湖的全鱼宴》《美好的生活在湖边》,在央视7套《乡土》栏目播出。2010年,《人民日报》刊发稿件有《山东东平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山东东平:协会助推大学生“村官”创业》。《山东东平县变害为利做足“水”文章》在《新华社高管信息》刊发。《东平文化产业风生水起》等在《大众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电视媒体方面,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发《首届山东东平湖国际龙舟邀请赛举行》,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播发《东平:多元资本做活文化旅游产业》《东平:做活水文章推进科学发展》等重点稿件。2011年,在《人民日报》刊发《东平湖 蛟龙聚》,在《大众日报》刊发《东平:找准跨越发展突破口》(头版头条)《东平项目建设呈现“二期现象”》《东平县765个家庭退掉二胎生育指标》《毛泽东称为“了不起”的水利工程》《“水浒”浩歌起东平》等稿件。在电视媒体方面,央视体育频道播发了《山东举办第二届龙舟赛》,央视农业频道《乡约》栏目录制了东平特辑,央视新闻频道播发了《山东东平:农民变身“演员”文化旅游兴农》。2012年,在《人民日报》刊发《文化“变现”不能饥不择食》《山东东平犄角旮旯也生金》《山东东平:大学生村官任“村务发言人”》等。央视新闻频道播发了《东平湖十年之变》等。【“三下乡”活动】 2004年—2012年,全县共组织专业文艺团体下乡演出740多场次,送图书、音像制品和宣传材料11000份,送电影84000场次;举办科技大集8000多场次,实施科技兴农项目100多个;组织医疗队、计生服务队168支,诊治农村病人20余万人次,计生服务3000多场次;举办各种科技、文化、卫生培训班420场次,结成各类帮扶对子1000多个,下乡服务人员共计1600多人次;恢复和新建乡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共计716个,送各种文化科技卫生设备器材1360件,总价值80多万元。

【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 2008年,成立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委书记任组长;建立文化项目建设指挥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为总指挥。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制定出台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县财政每年安排6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确定一批项目,以资助、贴息、奖励等方式予以扶持。2011年底,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增至1000万元,在项目立项、规划、建设中给予土地使用、规费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布局规划。确立“两城三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框架。“两城”即打造州城副城区为历史文化产业集聚城,县城主城区为现代文化产业集聚城;“三区”即规划建设白佛山文化产业园区、水浒文化产业园区和运河文化产业园区。2004年—2012年,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先后建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罗贯中纪念馆、县工委纪念馆、戴村坝博物馆、体育馆等文化服务设施。全县14个乡镇(街道)建立综合文化站、多功能活动室,716个村(居)民委员会建起文化大院、电子阅览室、文化小广场等。县博物馆展区4万平方米,每周三、五、日免费对外开放;文化馆被评为国家一级馆,每周免费对外开放一次。图书馆全天免费向公众开放,并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县工委纪念馆免费对外开放。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有线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及全民健身活动,促进文化惠民乐民。每年组织“科普文化进百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卫生法律“四进社区”、金秋文化艺术节、志愿者服务、“全民读书月”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通过建设完善文化项目、丰富文化商品、加强文化产品宣传促销、举办节庆会展活动、承办文化体育赛事、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等形式,重点培育打造了水浒文化、运河文化、佛教文化、龙舟文化、名人文化、府学文化六大文化品牌。2011年底,水浒文化产业园(东平水浒影视基地)被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12年5月,全市文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东平召开。2012年8月,水浒文化产业园运营主体“东平水浒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12年10月,“东平水浒影视基地”入选省两年举办一届的“文化齐鲁 创意山东 品牌100”推选活动名单。县政府参与制作的新版《水浒传》成功入选山东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利用文秀大剧院打造的《水浒天风》演艺项目,荣获第五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舞蹈类一等奖。2009年、2010年,东平县被市委宣传部评为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单位。

【互联网建设】 2010年6月,在东平信息港网站创建“互动之窗”,搭建党政机关与网民沟通交流平台,反映生产生活中的问题,由县委、县政府各职能部门答复。2011年1月,设立“东平县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为副局级财政全额事业编制,定编4人,负责全县互联网宣传的管理和指导。2012年3月,创办新媒体《东平手机报》,编辑部设在网络办,由网络工作人员兼职编辑。以“集纳资讯精华,服务东平发展”为办报宗旨,彩信方式发送,每周5期。4月,东平信息港网站“互动之窗”升级改版为“东平民生·互动之窗”。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实施“泰山幸福e家园”网络文化惠民工程。在中华泰山网为全县716个行政村和社区注册实名制网页,培训管理人员,发布本村居政务信息,回复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

【《今日东平》】 《今日东平》为县委机关报。2004年3月,报社通过招考,充实记者、编辑人员3名。2012年,设办公室、采编一室、采编二室、采编三室、采编四室,共有采编人员8名。办公地址由平湖路邮政大楼迁至文秀大剧院。是年底,《今日东平》已出版发行1675期,在服务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发挥了党的喉舌作用。
栏目设置 2004年,《今日东平》分为要闻、经济、政文、副刊四版。2006年,四版内容做出调整。一版为时政要闻,二版以经济报道为主,三版为社会关注,涵盖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建设、社会新风、计划生育、社会焦点等。四版为综合信息(专刊),突出文学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为广大文艺爱好者和研究学者提供交流平台。2005年6月,《今日东平》增设《今日东平·金月刊》,采用晚报方式对全县经济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策划报道,一、四版为重大事件报道,二版为国际国内新闻,三版为本埠新闻。《金月刊》在2006年底停刊。9年中,《今日东平》坚持“紧扣中心,服务群众,发挥优势,凝聚合力”办报宗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推动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组稿与优秀稿件评选 《今日东平》组稿,采取记者采写与通讯员供稿两种方式。2004年—2012年,推出来自重点项目建设一线的系列报道、民生实事办理追踪、交流、观点等栏目,举办“美丽东平我的家征文比赛”,以栏目设置和活动设置引导优秀稿源,以增强报纸的主导性、引领性、思想性。2004年开始,报社每季度开展一次优秀稿件评比展示活动,每个人选出一篇优秀稿件,参加全社业务评比。2008年起,每年推出东平县十大新闻、十佳优秀稿件评比。《让困难退缩》《新时期东平精神 东平跨越发展的动力之源》《东顺速度,诠释又好又快》《东风吹来满园春》等多篇稿件多次被县委主要领导提出表扬。2009年6月2日,记者王庆海采写的《让困难退缩》在《今日东平》第一版刊发后,县委主要领导阅后签批意见,要求在全县范围传达学习,激发干部职工知难而进、干事创业的信心与干劲。至2012年,累计评选优秀稿件216篇,十佳优秀稿件50篇,十大好新闻50篇。
(李俊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