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羊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5&rec=262&run=13

【概况】 大羊镇位于东平县境东北部,北邻平阴县、肥城市,南邻东平街道,东接接山镇,西连梯门镇。镇域纵距11公里,横距15.2公里,总面积93.39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东南村,距县城12公里。
春秋时期,大羊称阳州邱(古代聚落),秦时称阳州宿(古代聚落);西汉时期设立东平国,大羊属富城县(今肥城);后经北魏(东平郡)、宋朝(东平府)、元朝(东平路)、明朝(东平州),大羊一直是阳州区域的政治中心。民国时期属三区。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至1958年1月,先后分为五区、尚庄区。1958年2月,撤区并乡,尚庄区设尚庄、大羊、三旺3个乡。同年10月,3个乡联合成立大羊人民公社。1984年4月,撤销公社建制,设大羊区,1985年12月,改为大羊乡。2010年6月,更名为大羊镇。2012年,辖37个行政村,3.45万人。
2004年—2012年,大羊镇党委、政府立足当地实际,以建设富裕、和谐、生态、文明的经济强镇为目标,走“工业立镇、农业富民、建城兴商、振兴财政”的发展路子。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11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34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940.3万元,其中工商税收580万元,分别比2004年同期增长117.9%、694.5%;工业总产值12.33亿元,比2004年增长312.4%;农业总产值3.39亿元,比2004年增长202.3%;农民人均收入6945元,比2004年增加4745元,增长215.7%。

【特色农业】 2004年始,大羊镇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强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在前郑、后郑、前杨、后杨等8个村实行菜、粮间种1.4万亩,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按照“集中连片、规模饲养、小区带动、链条发展”的思路,在曹村、后魏雪、龙山屯、马楼、西南等村规划建设饲养小区,发展养殖大棚,形成“龙头企业+小区+养殖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养殖业快速发展。2010年,利用世行贷款170万美元,规划建设4个核桃示范园,新打机井6眼,硬化生产道路5公里,铺设供水管道1000米,建设看护房8个。2011年,投资1550万元,规划建设万亩蔬菜示范园,全镇形成核桃、蔬菜、畜禽、特种苗木等四大块状经济的产业格局,先后注册成立农业、林果、畜禽、蔬菜养殖专业合作组织30个;以泰安文元农业生态园、济南三友苗木花卉基地为首的农业特色精品园区,突出科技、观光、生态三大主题,引领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2012年,全镇新发展经济林6456亩,发展丰产林200亩,完善林网1.5万亩,新建林网5000亩,荒山绿化造林1550亩,苗木花卉育苗3940亩,嫁接核桃80万株,新发展林业大户15户,新建花卉大棚3个。蔬菜面积达到9000亩,比2004年增加6000亩,增长2倍。发展“两菜一粮”种植,亩产经济效益达6000元,比单纯种植小麦、玉米增收4000元。实施万亩良田世行项目建设工程,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水电路三配套”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投资200余万元,硬化原105国道及镇驻地市场街道12公里;投资90万元,完成人畜饮水改造工程,修排水渠24公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招商引资】 2004年,引进项目5个,到位资金4173万元。2005年后,发挥毗邻县经济开发区和105国道、205省道的区位优势,在清水坦、响场、西王村规划建设项目聚集区3个,作为招商引资的平台和载体,吸引盛德物流公司投资500万元、海洋电器灯饰厂投资600万元、鲁豫防水建材厂投资200万元、东济加油项目投资400万元,项目落地后发展势头良好。利用林果产业优势,吸引省科技日报社投资500万元,在东三旺村建起科技示范基地;发挥山区饲料充足优势,引进华康牧业公司投资800万元,月产鸡苗10万只,辐射带动养鸡专业户80户。2009年起,以新东岳集团为依托,引进博远机械配件项目,年实现主营业收入1.5亿元,利税1000万元,安置300人就业。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一批“农字号”企业,有地瓜淀粉及系列加工为主的泰龙食品公司、肉鸭屠宰加工为主的泰银食品公司、木质板材加工为主的山河木业公司等。至2012年,全镇共引进项目71个,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

【交通邮电】 9年间,借助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筹集配套资金600万元,完成农村公路里程48.5公里,全镇37个村全部实现村村通公路。高标准规划与建设城市公路、街道、村级公路,形成四通八达公路网。2012年,大羊邮政支局强化措施,向管理要效益,以服务求创新,实现业务收入150万元,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镇村建设】 制定《大羊镇总体规划》,投资300万元,实施府前街环境整治,实行生活垃圾清运和道路保洁有偿委托管理,全面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开展“一户多宅清理”工作,腾空农村闲置土地,做足土地文章,实现“一户一宅、一村一品、集体增收、群众致富”目标。2010年6月起,启动响场社区建设,占地面积78亩。投资1200万元,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居民楼6栋,建筑面积7.48万平方米,至2012年,有280户居民入住。完成道路硬化5条,全长460米。投资200万元新建高标准幼儿园,投资75万元建设文化广场、健身广场,群众娱乐有场地,生活惬意舒心。2012年,大羊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

【教育文化卫生】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2004年,投资1000万元,征地70亩,新建尚庄小学和土安小学;2011年,投资235万元,加固中学教学楼,修建实验楼、男女生宿舍和教学辅助用房,建筑面积5617平方米;同时,先后完成中心小学教学楼、办公楼,杨庄小学教学楼等建设项目;对校园进行硬化、亮化、绿化、美化;为中小学教室全部安装多媒体、空调和远程教育接收设备。2012年,中考文化课成绩位列全县乡镇中学之首,千分上线2人,统招生24人,指标生突破69人;艺体特长生10人。镇村设立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图书室、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镇卫生院有职工4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人,中级职称3人。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检验、放射等12个科室,仪器设备有200MAX—光机、B超机、彩超机、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血流变检测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等。2012年,病床20张,门诊14580人次,住院1098人。业务收入230万元。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12年参合率达到100%,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91%。
【计划生育】 9年间,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层层签订计生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围绕控制违法生育,以第一次查体为切入点,澄清查体不到站、长效节育措施不落实、流动人口漏管、有违法生育意向外逃等人员,实行包保到人,挂牌销号的方法,限期落实或找回。加强孕情监管和服务,杜绝“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2011年,镇政府投资30万元,完成计生服务站搬迁。2012年,投资20万元,用于更新设备,改善环境和队伍建设。全镇37个村均修订完善“双向约定”,提升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是年,计划生育落实长效措施率96%,出生率13.39‰,合法生育率99.6%,人口自然增长率5.30‰。

【劳动和社会保障】 2005年,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所,2011年9月更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工作人员5名。镇政府投资32万余元,建设12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设置档案室、调解室和办公室,配备电脑5台及打印机、传真机、二代身份证读卡器、触摸屏和6平方米的电子显示屏等。全镇37个村均建立服务站,每个服务站有1名工作人员,统一制作门牌和规章制度。2004年—2008年,安置剩余劳动力4600人,大部分是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北京、上海、天津、济南、青岛等经济发达城市。2009年起,随着镇村工业项目发展,就地安置人员大量增加,至2012年,劳动力就地安置3500余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2006年8月,投资660余万元,新建省级标准的镇五保供养中心,五保供养率达到90%以上。2011年,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全镇参保人数11300人,征缴保费137.4万元。2012年,征缴保费253.7万元,参保并录入微机信息11529人,有6506名60岁以上老人按月领取养老金。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被评为“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先进单位”。

【核桃基地建设】 大羊镇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中国核桃之乡”;“鲁东牌”优质核桃获得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2004年—2012年,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把发展优质核桃作为特色产业,着力抓好六大片区,即以后魏雪、辛庄、前魏雪、土安为主的九鼎凤凰山片区,面积3800亩;以西北村、西王村、西南村为主的片区,面积800亩;以马楼、李大羊、张村为主的片区,面积1200亩;以响场、郭山为主的片区,面积1600亩;以苑庄、许村、泉沟为主的片区,面积1000亩;以毕庄、王庄、李庄为主的片区,面积800亩;其他产业片区共计2800亩。至2012年底,全镇优质核桃面积达到6万亩(其中丰产面积3.6万亩),比2004年增加5.2万亩;年产量600万公斤,同比增加400万公斤;实现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150%。

【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民增收】 9年间,全镇先后成立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14个,发展社员6000余人。南留屯村核桃种植合作社,主要从事核桃育苗、嫁接、推广、购销经营,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依法维护社员合法权益。每年举办培训班10次以上,参加人员1000余人次。成立30人的科技服务队,统一育苗、统一嫁接、统一修剪、统一喷药,为果农提供全方位服务。西南村咏梅畜禽养殖合作社,以发展肉食鸡为主,实行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配料、统一销售。辐射带动周边3个县43个村236户群众发展订单养殖,建起大棚300多个,年饲养购销肉食鸡600万只,实现产值1200万元。

【文化旅游景点】 杜三策墓 位于大羊镇三旺村北750米处山坡地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杜三策墓原有封土,神道上有石马、石羊、石人和神道碑等,惜在“文革”中被毁,今仅存石羊1个。光绪版《东平州志》载:“明都御史杜三策墓,县治东北五十里三旺集北。”与此相符。杜三策,字毅斋,东平人。《明史》有载。天后壬戌进士,官给事中。魏忠贤擅权乱政,他特疏劾之,“忠贤矫旨逮三策,至德州,忠贤伏诛,放还。”在崇祯初,被起用为户科给事中,并奉命册封琉球(即今钓鱼岛),力拒重金之赐,不辱使命,“得使臣体”。他一生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后历任大理卿、天津巡抚等职。
刘仲羽烈士墓 坐落在大羊镇清水坦村东北处的玉皇山之阳,西靠肥东公路。1941年刘仲羽牺牲后,原葬为土葬,1971年,建起新墓,以示敬仰。新墓用青石砌成,墓南石壁刻“泰西地区抗日总动委会主任刘仲羽烈士之墓”,以下几行小字,简要介绍刘仲羽烈士的生平事迹和牺牲年月。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仲羽烈士,1914年出生在东平县大羊镇清水坦村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2月,起任东平县委书记。不畏艰难,发展中共党员,建立党的组织,带领群众抗日除奸,1940年9月,在回村研究工作时,不幸被捕,历经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坚贞不屈。1941年1月2日,在县城北门外,慷慨就义,时年27岁。牺牲后遗体安葬在家乡大羊镇清水坦村东。2007年12月,东平县委立纪念碑一座,作为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丁坞遗址 位于丁坞村西北处,东平县重要古文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山坡台形地。从断面观察,文化堆积厚约1~2.5米。土灰褐色,内有红烧土块。从文化层内的包含物看,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500~6400年),上层为龙山文化层(距今约4000~4500年)。丁坞遗址是古史传说支东夷集团中的一处文化遗址。据史书记载,东夷集团主要以太昊、少昊和蚩尤等为代表的部族,有着优秀的海岱文化,由此看出,东平一带是东夷族文化区中重要的地区。丁坞遗址是创造“东原文化区”地方文化体系的先驱部分,蛋壳灰陶高柄觚,对于龙山文化的器物发展演变提供了有力证据;青玉斧,是大汶口文化时期不可多得的重要器物,对于考查山东地区史前古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侯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