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东平县支行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5&rec=204&run=13

【概况】 中国人民银行东平县支行(简称人行东平县支行)是中国人民银行在东平的派出机构,干部职工24人,有行长1人,副行长3人。下设办公室、综合业务部、调查信息部、监察审计室4个部室。国家外汇管理局东平支局与人行东平支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行长兼任局长,设副局长1人。
2004年—2012年,面对宏观调控新形势,立足东平经济发展实际,发挥央行职能与窗口指导作用,贯彻实施货币信贷政策,督促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一是重点支持全县重要行业和骨干企业,带动全县工业生产发展;二是加大农业投入,重点支持养殖业、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资料、经济作物等产业的发展;三是运用信贷政策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产品工艺改进;四是引导信贷投向,信贷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技术含量高、资信状况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五是发挥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利用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商业银行扩大贷款规模,促进经济发展。着力抓社会信用环境建设,落实监管责任,创新监管措施,实现监管效能与服务水平同步提升。至2012年,全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9.89亿元,比2004年初增加115.12亿元,增长464.76%;各项贷款余额90.82亿元,比2004年初增加73.96亿元,增长438.67%。2012年,综合业务部被济南分行授予“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推广运行先进集体”。连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服务全县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金融运行与监管】 2004年—2007年,指导金融机构资金向农业、农村、农户倾斜,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支持化工、造纸、机械配件等重点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2008年后,重点支持东平铁矿、石油管、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和企业。2009年—2012年,助推全县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加大对三农、城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灵活运用再贷款、差额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涉农金融机构扶持三农发展。组织银政、银企合作,支持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各项贷款余额增幅在全市连年保持第一。瑞星集团、宏达铁矿、建龙铁矿、中顺、光大、新东岳集团等重点企业及东平水浒旅游开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金融部门支持下实现快速发展。全县各项存款余额由2004年29.04亿元,2012年增加到139.98亿元,年均递增21.73%,其中,企业存款由2.9亿元增加到30.64亿元,年均递增34.27%,储蓄存款本外币余额由23.65亿元增加到106.29亿元,年均递增20.67%;各项贷款余额由16.96亿元增加到91.07亿元,年均递增23.38%,从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2004年为13.9亿元,2012年为43.61亿元,年均递增15.36%,中长期贷款分别为3.34亿元、38.26亿元,年均递增35.64%;农业贷款2004年13.06亿元,2009年为25.47亿元,增长95.02%。在监管方面,完善支付结算体系,推进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及商业承兑汇票的推广应用,加强银行卡管理。完善反洗钱工作机制,与公安等部门沟通与联动,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了全社会反洗钱意识。利用农村反假货币网络,推进农村反假货币网络体系建设。建立鲁豫两省五县反假货币协调机制,加强跨省区域货币反假协作。调查分析辖内现金投放、回笼情况,定期收集反馈流通中人民币卷别结构和需求。指导辖内各金融机构全力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至2012年6月13日,全县716个行政村实现金融基础设施全覆盖,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双百目标”提前完成。强化国库管理,严格操作流程,实现国库业务零差错、资金零风险,得到社会各界好评。规范化管理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至2012年,办理核准类账户3559个,审核发放《开户许可证》3559份,开设基本账户3007个,专用账户62个,临时账户78个,批量变更账户1288个,撤销账户123个。先后进行年检7次,组织现场检查14次,非现场监管6次,辖区人民币结算账户实现规范化管理。【金融服务】 金融统计服务 2004年起,开始实施金融统计制度改革。2006年,加强培训,做好金融统计数据集中管理系统运行准备。2007年,《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数据集中系统》和《金融统计监测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上报程序》试运行,2008年正式运行。信贷征信体系。2005年11月,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和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两套系统并行运行。2006年,完成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上线运行。企业和个人可持相关证明材料,向人民银行提出查询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申请;增加中小企业信息采集,每年采集更新中小企业信息88家。2009年,将“信用村、信用户、信用乡镇”评定与信贷服务有机结合,推动农户信用档案电子化建设,信用档案农户建档50%,信用户比例占全部建档农户的40%。2010年,完善修改中小企业信息200余户。办理贷款卡107户,年审贷款卡217张,个人查询信息234人次。2012年,增加机构信用代码证发放。征信系统在防范金融机构信贷业务风险、提高全社会公众信用意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代化支付体系。组织宣传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提供支付结算业务咨询,受理支付结算举报,协调处理好支付结算纠纷;每年进行非现金支付工具和支付清算检查,整改存在问题。9年累计组织宣传27次,提供支付结算业务咨询726次,举办结算知识培训班6期,处理纠纷2起。2009年—2012年,指导辖内各金融机构全力开展农村支付环境建设,抓好金融助农取款服务。依托银行网点网络系统,以惠农卡为载体,做到“卡到户、机进村、钱到账”。2012年,划片包干、自选自领、签订责任书,全力推进“双百目标年”活动取得实效。货币发行与管理。2004年—2012年,举办反假培训7次,组织6家金融机构128人现场考试。与授权金融机构共同鉴定和再鉴定6起鼠咬、火烧疑难残损币,帮助客户兑换完整人民币近万元。收缴各类假人民币771张(枚),金额68153元。国库服务体系。2004年起,国库全面加入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拥有独立的资金汇划渠道和结算方式,资金汇划报解速度加快。2011年9月,“国库信息处理系统”(TIPS)上线运行。2012年,国库数据集中系统(TCBS)在山东省正式上线运行,与支付系统“一点连接”,实现了核算业务全程计算机自动处理、收入直达入库、支出即时到账、资金零在途和风险多环节控制。在各项惠民工程项目、国家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各种威胁社会安全与稳定的突发事件面前,保证各项国库资金及时、准确汇划。综合业务部被济南分行授予“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推广运行先进集体”。反洗钱服务。采取有效措施打击和预防洗钱犯罪。现场检查保险公司及证券机构9家,督促反洗钱业务规范化管理;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及时沟通联系,做好监测,打击洗钱犯罪形成高压态势。

【惠民工程项目资金发放】 突出规范管理,加强行风建设,打造“服务型央行”。开展“提高服务效率,树立央行形象”行风建设活动。落实中央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与县财政局、移民局、农村信用联社等单位通力协作,从国库到移民,通过“点对点”支付方式,将水库移民资金足额拨付农村信用联社,为每位移民开立“齐鲁惠民一本通”存款账户。2007年—2012年,组织发放水库移民资金5.97亿元,沿湖9个乡镇18万人受益。做好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惠民工程项目资金发放工作。相继发放残疾人危房改造补贴资金、高龄老人长寿补贴、残疾学生补助、残疾人家庭学生补助等,均直接发放到特定人群账户,受到好评。【专项央行票据兑付】 2006年9月,按照上级关于农村信用机构改革要求,人民银行拿出部分资金,兑付部分不良资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县人行东平支行帮助东平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加强日常监督考核和现场检查,成功将1.26亿元专项央行票据,纳入兑付范围,并通过人总行考核验收,成为泰安市首家完成票据兑付的信用社。

【国债宣传惠民生】 2009年—2011年,围绕凭证式国债、储蓄国债(电子式)发行,搭建“国债知识进乡村”宣传平台。立足服务三农,组织国债承销机构与营业网点,向农民宣传国债知识,借助白佛山庙会等,推动“送国债知识下乡”活动。2012年,开展“金融岱下行”和“国债沉睡三十年 银行急寻债权人”催兑专题宣传。在赤脸店社区、东平汽车站等现场宣传,利用东平信息港、《今日东平》媒体宣传。在东平论坛-东平民生-互动之窗,答复群众咨询。公布未兑付名单、种类、咨询电话和兑付地点。成功兑付两笔国债收款单位。济南分行肯定东平国债宣传创新做法。

【乡镇国库撤销】 2007年,推行“乡财县管”改革,乡镇国库暂且保留。2009年12月,在具备乡镇国库撤销条件后,召开全县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推进会,公布了《关于撤销乡镇国库的实施方案》。本着“有利于账务处理,有利于财政会计的核算,有利于平稳过渡”,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东平农村合作银行配合,撤销乡镇国库15个,强划了乡镇财政收支及资金安全管理。
(张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