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 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5&rec=152&run=13

【概况】 2010年12月,东平县经济贸易局更名为东平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内设秘书科、政工科、经济运行科(挂安全生产科牌子)、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科、企业科、财务审计科、信息产业化科、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科8个科室,辖民营经济发展局、节能办2个副科级事业单位,散装水泥管理办公室(股级事业单位)。设局长1人,副局长3人。至2012年,在编干部职工22人。
2004年—2012年,贯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编制《“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计划(2009-2013)》;出台《关于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抓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和经济健康运行,实现速度、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7家,比2004年增加22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57.5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732.22亿元,利税73.9亿元,分别是2004年的11.42倍、15.2倍、12.3倍。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74家,实现利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209家。工业技术改造累计完成投资64.6亿元。职工年平均工资由2004年的7036元增加到32084元,增长3.6倍。全县初步形成以矿业、化工、高档生活纸、食品、纺织、机械制造和电子材料等七大主导产业为龙头的工业经济主框架。县经济开发区总面积扩展到1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达到156家,项目建设投资总额650亿元。瑞星集团尿素产能由2004年的30万吨扩大到200万吨,成为全国单厂产能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新东岳集团轮胎制造排名全国第一,企业综合经济指标居全国同行业前三位;东顺集团迅速崛起为江北最大、全国一流的生活用纸基地;光大集团实施省外规模扩张,企业实力快速增强,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州城、彭集、接山、老湖、银山、梯门等乡镇(街道)先后建立工业项目聚集区,引进国内知名大企业、大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至2012年,全县工业系统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省著名商标15个,国家专利2280项;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4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工业系统取得全国和省市级荣誉32项(次)。【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31亿元。2005年,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重点项目27个,总投资58.9亿元。2010年,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122个,总投资270亿元。年底有75个项目竣工。2011年,围绕打造一批“航母型”企业,先后开工建设光大绿源食品科技公司投资9亿元的健康型奶油、花生蛋白粉、低聚糖项目;光大科技公司投资8亿元的5000吨羧甲基淀粉醚、5000吨羟乙基纤维素、5000吨可再分散胶粉和2万吨乙基纤维素项目;东顺集团投资10亿元的高档生活纸扩规项目;新东岳集团投资4亿元的20万套汽车橡胶件项目和九鑫集团投资15亿元的精工工业园等12个项目,总投资达46亿元。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固定资产合计达到139.73亿元,有16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28个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年底在建工程投资22.33亿元。

【工业结构调整】 在产业总体发展上,坚持存量抓调整、变量抓优化、增量抓高端,全力促进产业造型发展。在规划布局上,按照“产城一体”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两大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县经济开发区和南部新城矿产化工产业园)。实施产业调整,突出重点项目建设,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新东岳集团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由传统的生产自行车轮胎、摩托车胎为主,调整为生产电动车胎和电动车;原料和工艺由密炼胶、还原胶为主,调整为使用再生胶。轮胎制造规模排名全国第一,整体水平排名全国第三。矿产业作为东平新兴优势产业,逐步释放出发展潜力。2012年,金牛、建龙、宏达3家铁矿达产;百成、润辰、庆达3家铁矿投产;盛鑫、旧县2家铁矿开工建设;彭集、冯家庄2个铁矿段由山钢集团实施开采;戴庙煤田开发论证取得实质性进展;中联集团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项目竣工投产。一批新型企业入驻园区。电子光电业方面,环球电源、力创科技、博达光电、恒祥聚能锂电、碧陆斯电子、斯图华纳智能空调等企业初具规模。新材料产业方面,光大工业园3.7万吨纤维素醚、淀粉醚系列产品建设项目、医药级纤维素项目、海顺环保科技2万吨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项目、恒瑞科技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项目、东澳新科的外墙保温板项目、龙美生物制药诊断试剂项目、万贯成套电器生产等高新技术项目全部投产。以电子电气、新医药、动力电池、光电光伏等产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从传统产业分布上看,重工业企业和轻工业企业各占50%,基本没有限制类和淘汰类企业。

【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2004年—2012年,实施“技改推动、创新驱动、装备提升、品牌带动”四大战略,支持鼓励优势骨干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累计实施技改项目326个,总投资538亿元。全县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瑞星集团“生物聚酯发酵技术”实验室被批准为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工业项目列入国家“863”计划2项,组织实施市以上技术创新项目126项,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技进步奖5项,县科技进步奖20余项。瑞星集团、新东岳集团、光大集团先后获得省、市创新型企业称号;瑞星集团、光大科技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全市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现场会在东平召开,推广东平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经验。2012年,全县工业完成技改投资61.9亿元,同比增长41.5%,是2004年的8.6倍。新增4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中国名牌产品,5个国家免检产品,14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2个名牌产品。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9年间,全县通过产业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等形式,累计引进工业资金282亿元,促进支柱产业发展和骨干企业壮大。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120个。建成投产项目有瑞星工业园120万吨尿素平衡改造、粉煤气化一期,新东岳工业园1000万条丁基内胎和密炼胶、1000万条电动车真空胎、40万辆电动车、20万吨还原胶,东顺工业园高档生活纸、光大集团3.7万吨淀粉醚纤维素醚、60万吨油脂加工,姜仔鸭食品工业园、开元机械、星光塑料、九鑫精工工业园、万贯旋压件等。投产、达产项目有宏达、建龙、金牛、润辰、百成、庆达6个铁矿和中联美景水泥熟料项目。新东岳、光大、开元机械等企业,完成由老城区向工业园区的整体搬迁。

【企业改制】 2004年8月,东平艾温利大麻纺织有限公司破产,由香港隆丰集团收购重组,成立洲际泰亚麻纺织有限公司。2005年6月,县酒厂由深圳社汇经贸有限公司重组,成立山东国基酒业有限公司。2006年6月,县金利建材有限公司(水泥厂)破产重组,组建山东鑫海水泥有限公司。2010年12月,县鞋厂、县塑料制品厂破产后,由东平鑫海建工有限公司接收重组。2012年9月,县工艺美术公司、县贸易发展公司破产,由山东国丹食品开发有限公司接收。至2012年底,完成改制国有(集体)企业13家,全县工业企业全部实现民营化,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得到提高。

【节能降耗】 2007年11月,县经贸局节能科改设为县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升格为副科级全额事业单位。制定下发《东平县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管理办法》,并抓好落实。2011年1月,县节能办加挂节能监察大队牌子,增加节能执法监察职责。2012年,将节能降耗纳入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考核奖惩办法。全县GDP能耗达到0.8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46%。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增加值耗能达到1.3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55%。瑞星集团瞄准高精尖项目和技术,全方位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动力结构调整项目”,实行热电联产,增产增效成果显著。“合成氨原料气变压吸附脱碳新技术”,二氧化碳汽提尿素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热电湿法脱硫项目提高了环境保护能力。“60万吨/年淀粉废水超低排放”项目通过科技部专家组验收。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长征化学工程公司共同建设大型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资源节约先进单位”,至2012年,连续5年被市政府授予“全市节能先进企业”“全市节能突出贡献企业”。2012年,新东岳集团10万吨还原胶项目获国家工信部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奖励资金950万元。山东斯图华纳空调新技术有限公司网络化直流变频水冷机组项目,被市政府授予泰安市重大节能成果,获省重大节能技术产业化奖励资金。在全市节能知识竞赛中,东平县夺得第一名。县政府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十一五’泰安市节能突出贡献单位”称号,记集体二等功。

【成品油管理】 2004年,县财贸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成品油管理。2012年4月,此项职能划入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06年起,贯彻落实商务部第23号令《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及《山东省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国家成品油调控政策,准时落实成品油价格变动时间,保证各加油站油价规范管理。各加油站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快捷”的加油服务。2012年,全县共有加油站点66个,其中中石化24个,中石油6个,社会加油站36个。9年中,中国石化泰山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东平分公司累计销售汽、柴油31.68万吨,其中汽油12.37万吨,柴油19.31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