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扶贫开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5&rec=142&run=13

【概况】 东平县扶贫工作办公室隶属县农业局,内设人事秘书、项目管理2个科室,在职干部职工8人。2004年—2012年,按照“抓投入打基础、抓科技促发展、抓重点上水平”的思路,组织实施《东平县十年扶贫开发规划》,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素质。扶持商老庄、戴庙、新湖、银山、斑鸠店等10个乡镇、120多个贫困村,实施开发建设项目,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群众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2011年,县扶贫办连年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201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省级扶贫开发项目】 2004年,涉及商老庄乡、戴庙乡、新湖乡3个乡镇。投资2489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158万元,市财政资金53万元,县以下自筹资金2278万元。配套完善商老庄乡水产品批市场;新修生产路4条,全长2600米;新建水产品养殖示范基地1处;戴庙镇新建小尾寒羊、奶牛良种繁育场各1处,引进良种奶牛126头,良种小尾寒羊200只;新湖镇新发展桑园1万亩,建蚕棚3000个,种植莲藕200公顷,新建多用养蚕大棚建设生产示范点20个。2005年—2007年,涉及银山、斑鸠店、老湖3个乡镇。投资5058.81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540万元,市财政资金106万元,县以下自筹资金4412.81万元。在银山镇新种植大蒜2000公顷,新建恒温库10座,新打机井40眼,修建排灌渠7000米,整修生产路10千米,新发展水产养殖网箱2000架;在斑鸠店镇新种植大蒜2000公顷,新建恒温库10座,新打机井100眼及配套,修建生产桥3座,架设供电线路4000米;在老湖镇购特种动物种苗2万只,新增养殖特种动物6万只,发展专业养殖村30个,养殖户1200个,新修道路7000米,新建皮毛加工厂1处。2008年—2010年,涉及接山、旧县两个乡镇。投资1962.4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县以下自筹资金1427.47万元。接山镇扩大有机蔬菜种植面积2000公顷,打机井4眼,建生产桥7座,埋设地下暗管10.24万米,架设供电线路2000米,修建排灌渠7000米,整修生产路39千米;旧县乡新建食用菌大棚300个,种植核桃233.33公顷,发展池塘养鱼160公顷。

【市级扶贫项目】 2004年—2012年,对全县91个村实施扶贫开发项目,累计投资1599.82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扶贫资金712万元,县以下自筹资金887.82万元。打机井47眼,埋设地下暗管4.29万米,改造涝洼地120公顷,新修道路1.03万米,新植核桃450公顷,新建蔬菜大棚68个,新建畜牧养殖小区9处,建造小型旅游船50只,发展水产养殖面积37.33公顷。贫困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4600元,个别的贫困村一跃成为文明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2012年底,全县有17207户、68831人实现脱贫。戴庙镇王常村地处黄河滩区,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长期以来种植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低,经济发展缓慢,为典型的黄河滩区贫困村。2009年至2010年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利用扶贫资金20万元,发展早春甘蓝种植大棚40个、种植面积60亩,举办科技扶贫培训班2期50人次。早春甘蓝种植初具规模,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农民人均收入由开发前的不足3000元,增加到5600元。

【互助资金协会】 2008年,在接山镇苍邱一、苍邱二、林马庄及旧县乡尹村一、吉城一等5个贫困村开展试点,建立互助资金协会。共吸收会员1395户,其中贫困户602户,入会资金69.4万元。2011年,大羊镇南留屯、后魏雪、西王庄、魏楼,梯门镇西瓦庄、花店、尚园7个村,先后成立互助资金协会,共吸收会员1077户,其中贫困户99户,入会资金22.15万元。2012年,在梯门镇东柿子园、西柿子园、双塔、北陈庄、牛庄,戴庙镇沈楼、宋圈、陆庄、小王、司里山、孟垓、南庄、西辛、东金山、魏庄、戴庙,商老庄乡新光、董庙、巩庄、八里湾、商楼、井庄成立互助资金协会22个,共吸收会员2505户,其中贫困户514户,入会资金40.45万元。至2012年底,全县共成立互助资金协会34个,互助资金总额132万元。共吸收会员4978户,其中,贫困户1215户。会员利用协会资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加工营销业等项目1263个,增加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雨露计划培训】 2004年,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培训项目。2005年4月,县职业中专被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第一批山东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培训基地。至2012年,先后投资127万元,培训转移农村技能型贫困劳动力3600人次。达到了培训1人,转移1人,脱贫1户的目标,2012年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
(李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