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河岸上——记革命烈士崔宜平同志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4&rec=28&run=13

汶河岸上——记革命烈士崔宜平同志

浩 楠

一个有知识、有理想的进步青年,放弃了殷实的家庭生活,放弃了学校的安定环境。在民族危难之际毅然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工作,遵照党的指示,奔赴山东抗日根据地,只身来到东平,与县委书记王贺成(邵汝群)一起领导东平人民展开抗日斗争。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崔宜平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投身学生运动:曾两次入狱
1915年,崔宜平出生于河南省兰封县(今河南兰汶考)一个殷实的三代祖传的中医世家。自幼学习勤奋,热爱帮助家庭贫苦的同学。1932年考入北平大学法商学院读预科,后升入北平朝阳大学(今属中国人民大学)。在校期间,接触学习了共产党的先进思想,参与党的地下工作。在国民党的反共浪潮中,他曾两次被逮捕入狱,在狱中他被审多次,却不肯吐露半句实话。狱中的艰苦生活让他疾病缠身,身患回归热病(一种寄生虫引发的传染病)的他经常大量流鼻血以及全身皮下出血,病情垂危!后来经学校、家里多方活动,他才被保释出狱。但是这并没有打消他对革命事业的热情。

投笔从戎:身赴抗日前线
华北事变后,日本对华侵略的野心日渐强烈。面对日渐紧张的局势,崔宜平毅然投笔从戎。1936年秋崔宜平从大学肄业,赴山东曹县参加革命工作。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协同平津流亡学生,进入山东第一巡回宣传队当教员。37年4月受到东平县政训处的邀请,同周持衡、邹鲁风等同志一起在泰西地区进行抗日宣传。因为当时还是国民党占领时期,他们往往是秘密地在地下展开工作。在宣传时,他声称自己是无党派人士,以爱国知识分子的名义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积极向群众宣传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道理,讲解日本对华侵略的形式,并且向群众普及游击战术。很多群众受其影响,在抗战爆发后纷纷自发加入八路军的游击队。
1939年初,他受泰西地委委派,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一团一营教导员,在此期间他亲赴战场前线,进一步的认识到了形式的严峻,加强了他对革命的决心。当时地方政府上缺乏领导干部,崔宜平是地方上少有的大学生。于是1940年年初,他被调任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担任秘书,开始接触政府工作。抗日形势的快速恶化,进一步的加重了对他的考验。

青年县长:军政大事一人担
1940年12月崔宜平就调任东平县,就任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当时正是日伪肆虐当道的时期,县政府自6月间就已迁至山区隐蔽活动。至崔上任,县府则经常分驻在山区的东沟流、西沟流、东柿子园、西柿子园等村。至41年1月,因为泰西军分区独立五营(东平地区主要的八路军武装)的副营长朱仕明叛变投敌,崔宜平只得兼任独立五营营长。在艰苦时期,全县的军政要务就全由这样一位只有25岁的年轻人承担起来。一上任,崔宜平面对的就是一个大难题:41年3月至4月间,日伪大肆对我革命根据地进行破坏,发动了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加强对根据地的扫荡、“蚕食”。在地方基层推行“保甲制”,十户一保,十保一甲。请查户口,印发“良民证”。查出一户窝藏抗日工作人员,十户同罪。意在分离我抗日工作人员同群众的关系。同时强化伪县、区政权,大量建立伪乡、村政权,确保日伪可以随时搜查到户。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崔宜平克服了口音不同、地理人情不熟悉等困难。率领军民干部,一面粉碎日伪一次次对根据地的扫荡,保全革命力量。另一方面,身先士卒,深入基层,主动找伪乡长、村长谈话。说服、教育他们不要加害抗日工作者,要他们做“革命的两面派”,为八路军提供情报信息。这使得抗日活动在基层得以继续开展。
1941年6月17日到次年元旦,崔宜平同志带领县政府和县大队的部队先后三次从敌人的大规模扫荡中突围,部队辗转东平、平阴、肥城、汶上等多地,从数十倍于我军的铁壁合围中挣脱了出来。县大队在7月时有一百五十人,至元月2日只剩下四十余人。面对日益缩小的根据地,崔宜平感到这似乎是陷入了绝境!
于是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只保留一个班的兵力保护县政府,坚持回到已经沦陷的东平县进行工作。为保存县大队的实力,剩余的三十余人撤回到根据地内部的军分区。
崔宜平带领县政府回到已经沦陷的东平,昼伏夜出,展开秘密的地下工作。42年1月底,县委、县政府在五区的李圈召开秘密会议研究形势发展。会后,熟悉五区情况的赵效三同志认为李圈群众基础太薄弱,整治情况不摸底,目标太大,容易暴露。建议晚上马上转移。崔宜平觉得此地的工作刚有点眉目,想再多呆几天,多找几个两面村长、乡长谈谈,于是继续在李圈周围进行工作。

汶河岸上:流尽最后一滴血
1942年2月25日清晨,汉奸队长孙锡元带领伪军部队三四百人包围了村子。一阵枪声后,一部分伪军就进了村。两个伪军看到一个背粪筐的年轻人,就抓住他就举枪对准威胁的说:“你们村有八路军的游击队吗?你要不说实话就打死你!“这个青年人在八路军的游击队里才干了几个月。被敌人吓破了胆,才如实的领着伪军来到崔宜平住的院子前,指着门说:“他们就住在这里。”这时崔宜平已经被枪声惊醒,正在准备撤离。伪军凶狠的打开了院门,崔宜平快速掏出手枪,向伪军打了几枪,两个伪军闪躲过去,吓得向外面跑了。崔宜平和两个警卫员冲出去,向村东面的树林里跑去。这时,住在群众家里的其他同志都一面还击一面向四面跑去,村周围响起激烈的枪声。崔宜平跑到东面村外时,腿部中了一枪,敌伪军正在后面追。两个警卫员要背着他跑,他说:”我已经受伤,不行了,你们赶快跑吧!“两个警卫员坚决不走,还是说要背他。崔宜平见他们不走,对他们下达命令,说:“不跑我就打死你!这是命令!”警卫员这才一面还击一面向树林里跑去。崔宜平枪里的子弹已经只剩最后一颗了,他看着身形远去警卫员,说了最后一句话:“我已抗战到底了!”说罢,毅然举起手枪,对着自己的胸膛打了最后一枪。
这时敌伪赶到,用担架抬着昏迷濒死的崔宜平向廖村走。从李圈到廖村约四里路,待到行进到廖村,发现崔宜平已经断气了。敌人把他埋葬在五区彭家集东头的汶河河堤上。享年27岁。
现在,东平湖东岸的东平县烈士陵园里,崔宜平同志的墓碑矗立在墓园的正中心。愿他在这片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长久的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