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改良土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67&run=13

境内地势多为平原。建国初期,耕作工具主要是旧步犁、镢、锨之类,犁耕深度
一般4-5寸。50年代中期,使用新式步犁,双轮双铧犁,耕作层达到5-6寸。70年代始
用拖拉机,耕作层一般达到1尺左右,平原地区多采取深翻整平。1978年后,随着农业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机耕面积逐年增加,耕作层加深,土壤得到改良。
东北部沿河一带多为沙滩地, 仅能种植花生,一年一作,且旱涝歉收,亩产不过
50公斤。70年代,公社组织了万亩沙丘大会战,搬沙造田,将所有沙丘搬走并增施肥
料改造成良田,不但能种植花生,还能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并能粮菜间作,粮果
间作,经济效益比过去大幅度提高。
大清河北岸的山坡丘陵地,也在龙山坡大会战和黄埠岭大会战中修整成层层梯田,
改良土壤,兴修水利,稳产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