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物传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433&run=13

尚达 尚流泽、袁楼等村尚姓先人。1439年(明正统己未)举进士。
解芑东 梁村人。1829年,(清道光己丑)举进士。
王振卿 西王庄人。1866年(清同治六年)进武举。终年42岁。他生前有勇有谋,
死后朝廷赠“武略骑尉”。
郭善修 袁楼村人。清光绪年间曾在河南任候补守备,都司衔加一级。后归故里
马益良 (1862-1941) 字亦循,马代村人。清末廪生,候选训导。出身于书香门
第,其祖、父均系庠生。
他自幼聪颖好学,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发愤攻读,废寝忘食。因此他博通经史,
工诗词,擅书法,精医术,通晓《内经》、《本草》、《伤寒》、《金匮》等医著,
尤酷爱张仲景方,属当时的经方派,又颇有独到见解,不同凡响。
他为人淳厚善良,性格和蔼可亲,不求名利,与人治病,有求必应。尤其怜贫惜
苦,乐于施舍,资助他人。病家贫苦,则慨然舍药赠资,以济利贫苦为己任。他曾变
卖家中沃田百余亩,资助贫苦的病家,因此深得乡人爱戴。
他一生活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致使文与医俱有盛名。声誉远播东平、平阴、肥
城、汶上数县。他的门人、弟子现为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数人。他临床经
验甚丰,积累验方颇多,并撰有《伤害启蒙》上下两卷,可惜后来散失。
郑淑兰(1886-1965.6) 女,梁流泽村人。1886年6月,出生在老湖镇二十里铺一
个贫农家庭,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5月,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担任村、
区妇救会会长,县妇联委员等职。她在五区(彭集区)抗日联合救国会工作期间,经历
了八年抗日战争和三年解放战争。对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组织发动妇女群众,支援抗
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了大量的工作。她出生入死,忘我工作,历经艰难和曲折,出
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培养了一批妇女干部和积极分子,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广
大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因病在上海、北京休养。1965年6月,在北京
病逝。
田鸿印(1879-1966) 字子达,田庄人,清末秀才。
他青年时期,立志上进,而适值清廷废科举,遂慨叹说:“不能医国,当医人”。
于是杜门谢客,专心学医。学习三年,精通《内》《难》《伤寒杂病论》等历代著名
医书,后行医应诊,设药铺于彭集街。开业伊始,侯诊求医者摩肩接踵而至,门庭若
市,而他皆一一详察细问,对症下药,疗效甚著。因此名声大振,流传邻县。
1918年,军阀混战,灾荒严重。当年秋,东平、平阴、汶上县瘟疫流行,家家户
户,无不染及,且死亡很多。他以拯救苍生为念,奋身投入治疗。踏东平、汶上、宁
阳、肥城四县之地。为防治瘟疫,抢救病人常披星戴月,沐雨栉风,彻夜不眠,不顾
疲劳,菽水充肠,日得一餐,不知饥饿。由于他的专心治疗,很多人免于染疫、伤亡。
他还将防治瘟疫的诸多有效药方辑录起来广为散发,以便多方治疗。历经两个月,疫
情方才止息。他治疗瘟疫的功绩与其高尚的医德尤为乡里群众所传颂。当时邻县乡里
皆欲集资赠匾以表彰他的功德,被他婉言谢绝。
他性格和蔼豁达, 思想进步。1953年,首先放弃个人开业,号召同行、同事积极
参加联合诊所。他一生经验甚富,其医案手稿数册,均在“十年动乱”中遗失。
他于1966年以87岁高龄谢世。
王明时(1921-1973) 汉族,后郑海村人。1921年6月,出生于贫农家庭,1938年
8月, 参加八路军,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电台队长、师作战科长、通讯科长、
团长、菏泽军分区副参谋长等职。1973年6月15日病逝,终年52岁。王明时7岁入本村
小学,因交不起学费,只读了两年书就被迫退学。1938年,他听说接山乡李套村一带
来了八路军,就瞒着父母,一夜跑了30多里,找到了部队。经他再三要求,当了一名
小兵。
在部队里长期从事通讯工作,对无线电技术颇有研究,因此被华东通讯局评为一
等通讯技术员。
1942年,在冀鲁豫军区一分区司令部担任电台队长,带领一个连参加了反“扫荡”,
准确及时地接通了上下联系,保证了反“扫荡”的胜利。
1948年4月, 他在渤海纵队十一师作战科任科长,参加了胶济战役,出色地完成
了通讯联络任务。
1948年9月, 在济南战役中,王明时担任渤海军区前防指挥部通讯科长,及时地
传达了首长的命令,迅速反映了战地实况,为济南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
了上级指挥机关的表扬和奖励。
建国后,王明时仍然保持着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生活不特殊,办事坚持原则。
1966年,他在济南部队任团长时,在乡下的儿子多次到济南要求安排工作,但是每次
王明时都把儿子动员回去。后来他儿子趁王明时外出的机会,又到济南找继母设法安
排了工作。王明时回来后,对妻子给予了严肃地批评,对儿子进行了耐心地教育,打
通了思想,让儿子愉快地回到了农村。
赵效三 (1920-1973) 原名赵德立,汉族,苇子河村人。1905年,出生于地主家
庭。曾留学日本。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东
平县五区支委会主任、区长、东平县抗日民主政府一科科长、秘书、东平县长、县委
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专署办公处主任、菏泽市市长、河南省重阳县副县长。
建国后,任武汉市商品检验局局长,广州市商品检验局局长等职。1972年,病逝于济
宁市。
1928年春,赵效三去北京读书,1932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平私立中国大学。在
校就参加了共产党地下组织负责人段君毅组织的读书会,以研究学术为名,秘密阅读
了《共产党宣言》以及《向导》等进步刊物。这为他后来参加革命队伍奠定了思想基
础。1934年,经教育部批准,自费去日本帝国大学留学。在留学期间,他约同进步学
生,创办了《留东杂志》刊物,以激发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寄回国内的信件
中,他向家属亲友讲述革命道理,鼓励他们向进步势力靠拢。
1937年6月, 赵效三回国。不久,发生了“七七事变”,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
电全国,号召实行全民抗日。赵效三积极地响应党的号召回到家乡。发动民众抗日,
开始他和强仁普打算利用亲朋关系,把地主家里的枪枝、弹药动员出来,建立东平抗
日游击队。他们先后到了廖村、双塔以及苇子河的一部分地主家里,向他们宣传日本
侵略者的野心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希望他们对抗日救国作出贡献。但是这次行
动引起了亲友们的不安,事未成。后来他受万里派遣,与孟子明一起赴徐州去找第五
战区抗日动委会主任张金铎,在徐州住了一段时间,感到不能舒展抗日救国的大志,
又到临清县去找国民党山东民团总指挥韩多峥,帮助韩多峥对民团进行抗日救国的教
育,启发民团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1938年春,赵效三回到家乡,经李斐卿介绍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9年6月, 由东汶宁办事处秘书孙亚诚主持,在五区龙崮村召开了五区各界人
士代表会,选举赵效三为抗日区长。区部成立后,紧接着成立了40多人的区队,赵效
三兼队长,同年夏季,东平县抗日武装升级后,以五区区队为基本力量,成立了70多
人的县大队,由赵效三、展玉章负责领导。这支队伍经常活动在二、三、五区,有力
地打击了日伪军。
1942年,斗争形势更加艰苦,他化名为李众玉,住在蔡村,化装成中医先生领导
抗日工作。有时扮成农民,与武工队一起开展武装斗争。为了对付敌人的破坏,减少
损失,泰西地委决定,外籍干部调离东平,领导班子重新调整,强子正接任县委书记,
赵效三接任县长,兼任一区区委书记。在最困难的时候,全县只有27个干部,继续坚
持斗争。
这一时期,从凤凰台到东平湖以西,是连结两块抗日根据地的一条重要的地下交
通线。当时土匪头子王允成盘踞在靳口一带,对党的地下交通工作非常不利。为了打
通这条通线,县抗日民主政府曾通过关系对其规劝,希望其停止干扰,同心抗日。王
允成要求同赵效三县长面谈。于是双方约定在靳口的一座大院里会见。赵效三不带武
器,不带警卫,只身一人走向会见的地点。面对全副武装、杀气腾腾的土匪,赵效三
毫无惧色,向王允成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政策,从抗日救国的现状谈到抗
日救国的前途,从民族大义谈到个人的利害得失。促使王允成答应了抗日民主政府提
出的条件,表示以后不再干扰地下交通工作。
1943年11月初,郄晋武率一个红军连队来东平组成县大队,郄晋武任大队长,赵
效三兼任政委。这支部队先后在玉皇庙、二十里铺、沙河站等地狠狠地打击了敌人,
打开了工作局面。
1944年,赵效三任东平县县委书记。他组织党员干部向日伪军开展政治攻势。在
农村实行减租减息,土地回赎,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抗日力量。
在向敌人开展政治攻势的过程中,赵效三不怕风险,不顾疲劳,到了夜晚便带人
到敌人据点附近喊话,向他们宣传抗日的大好形势和共产党的宽大政策。有时连续进
行十几个夜晚,曾一夜奔走50多公里。经过喊话的据点,伪军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
去为非作歹的有了收敛,思想上曾动摇的,很快向抗日民主政府投诚,或放下武器回
家种田。仅1944年一年内,向抗日军民投诚的100人。
在开展减租减息土地回赎运动中,赵效三以身作则,他动员父亲把家中占有的几
百亩土地交给农会,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赵效三还把所有的地契全部烧掉,并且向
分地农民一再表示,这些土地本来就是农民的,现在交给农民合理合法,永无反复。
在赵效三的影响下,他的近房、亲戚、朋友有的也作出开明的表示,自觉地交出了一
部分土地和粮食。
赵效三对工作积极热情,认真负责;对同志、对群众谦虚和蔼、平易近人。与他
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和根据地的干部群众,至今还十分怀念赵效三县长。每逢清明节 ,
许多老同志都到他的遗像前静默致哀。
彭兴才 (1911-1985) 后围村人。青年时期就热爱修理机械,富有钻研精神。建
国后,修理车辆,并修理过枪支。1956年,参加合作社、当修配工。借帮助县榨油厂
修理柴油机的机会,学会了修柴油机。1958年10月,合作社并入机械制造厂,先后购
进2部柴油机, 5部车床和1台钻床,都是由他带领几个工人安装使用和维修。在实践
中,他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工人,培养了不少徒弟。开始没有电,他带领工人
试制成功了手摇车床,为农机修理走向半机械化、机械化做出了贡献。1962年,主动
承担技术革新任务, 在平阴动力机械厂制造成功了斜齿轮。 1970年, 模仿制造了
“544”手枪,在泰安国防办公室进行了展览。
由于他一贯钻研技术,刻苦工作,革新了压力机、拉床、土铣床、油榨并用煤气
机改造成柴油机,扩大了企业生产能力,多次被评为泰安地区和县劳动模范。1966年,
出席山东省工交“五好职工”代表会,被授予“五好职工”称号。
1985年11月8日病逝,享年74岁。
彭可让(1906-1988) 字升堂,曾用名彭怀德,后围村人,中专学历。1927-1939
年2月, 先后在栾庙、谷庙小学任教。1938年,由刘国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
年3月,建中共东平县第五区委员会时(东平县第一个区委) ,离开学校,任区委民运
委员。1940年4月,调县委任秘书。1941年5月,调冀鲁豫一地委(泰西地委)任秘书。
1 949年2月, 随军南下,4月到江西,任进贤县县长。1950年,去西南局党校学习。
结业后,于1951年,到云南省大理县任县委书记,1954年,调怒江边工委 (辖5个县)
任组织部长。1958年,调漓江地委任组织部长,1963年,转任统战部长。1972年10月,
离休后返回家乡。
彭可让离休返乡后,不安享天伦之乐,决意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再献余热。他走
家串户,深入田间,调查研究,为改变家乡面貌出谋划策,他年事虽高,但仍坚持义
务劳动十余年, 为后围村的建设和发展做了重大的贡献,深受全村父老乡亲的称赞和
爱戴。
彭可让,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转战大江南北,身经百战,出生入死,为
中华民族和全国解放事业立下了功劳。他身为高干, 甘当公仆,终生做“牛”。生命
不息,奋斗不止。在战争和工作之余赋写了大量诗篇,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战斗情怀
和高风亮节 。现摘录二首如下:
参加抗日(1939年)
“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
宁为刀下短命鬼,不作长期亡国奴。
国亡身在得结果,只能终身不自由。
身亡国在方为好,祖国后代有奔头。
打败日本出中国,圆满胜利永作牛。
随军南下(1949年)
时局速发展,解放大江南。
大势之所趋,人民之心愿。
为山到九仞,只需一筐添。
兵贵在神速,战斗似闪电。
必然大胜利,应把穷寇歼。
一鼓气成功,避免出后患。
团结齐努力,易于翻掌般。
解放全中国,永远红江山。
1988年7月7日,彭可让因病逝世,享年82岁。
刘国华(1921.1-1997.4) 郭海村人。出生于1921年1月31日。,1936年夏天,毕
业于东平师范,后任小学教师,1937年10月,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东平县抗日游击队。
1 938年春, 到鲁南八路军四支队军政干校学习,是年8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在
军政干校学习结业后分配在四支队青年部工作。 1938年9月,任中共东平县委委员兼
青年部长,后兼东平县五区区委书记。1940年2月,到鲁西区委党校学习任支部书记,
8月任鲁西区行署特派员、冀鲁豫公安总局组教科长。1946年1月,任冀鲁豫保卫干部
学校总支书记兼组织科长。 1947年9月,调冀鲁豫九地委任地委委员兼社会部长、公
安局长。 1949年5月,随部队南下,被任命为南京市浦口区委委员、社会部长兼公安
局长。 9月,随军进入四川。重庆解放后,任重庆市四区区委书记、公安局长。1950
年3月, 调川东壁山地委任地委委员、公安处副处长、处长,川东行署公安厅侦察处
长,中级法院院长。1953年2月,调任云南省公安总队党委委员、边防处长。1955年6
月, 任临沧地委副书记、代理书记兼公安处处长。1956年6月,兼任地区监委书记、
山区工委书记、行署计委党组书记,10月任临沧地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5月9日,兼
任临沧专区政治党组书记。 1964年1月,代理中共临沧地委书记兼临沧边防军分区委
员会第一书记。 “文化大革命”前期受到错误批判。1965年7月,刘国华因患喉癌作
手术切除后治疗休养。1975年,到中共云南省委审干办公室工作。粉碎“四人帮”后,
1977年9月,任中共云南省审干办公室副主任。1979年9月,任中共云南省委纪律检查
委员会副书记。 1985年在中共云南省第四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省顾问委员会委员, 1
994年4月离职休养。
刘国华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革命,经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艰苦战争环境的考
验,为党为人民作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在担任鲁西行署特派员期间,他深入敌占区,
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和巩固民主政权,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冀鲁
豫公安总局和公安干校任职期间,他克服困难,勤奋工作,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公安干
部。 1947年9月,他担任冀鲁豫九地委委员兼社会部长、公安局长后,积极参加解放
区整党整风、土地改革运动,他在陇海线深入发动群众,组织带领群众为前线部队抬
担架、送给养,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
建国初期,刘国华主要从事公安工作。他努力钻研业务,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
对敌人斗争的指导方针,严格掌握政策界限, 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和敌特、
土匪、叛乱分子的复辟破坏活动,保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和人民群众的利益。50年代
中期,刘国华调临沧地委工作后,他不畏艰苦困难,深入基层,团结兄弟民族,开展
对敌斗争,发展边疆生产,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临沧地区的边防巩固、
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文化大革命”中,刘国华受到了错误批判和
迫害,家属子女也受到株连。在健康和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的情况下,他始终忠诚于党
的事业,坚信共产主义的理想,顽强地与病魔和“四人帮”展开了斗争,经受住了严
峻的考验。粉碎“四人帮”后,刘国华调省委审干办公室工作,他不计较个人恩怨,
以高昂的革命热情投入工作,为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
为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做了大量的工作。云南省纪委恢复后,刘国华
被任命为省委纪委副书记,他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喉癌手术后造成的语言障碍,勤
奋工作,为实现党风的好转,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新的贡献,
曾被云南省抗癌协会评为“抗癌斗士”。担任省顾委委员和离职休养后,孜孜不倦地
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积极参加党史和革命回忆录的撰写工作。
他时刻以一个老共产党员、老八路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和教育子女,始终保持了老革
命战士的光荣本色。
1997年4月28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昆明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