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饮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408&run=13

建国前,农民以玉米、高粱、谷子、地瓜为主食,兼食小杂粮。粮食不足,以糠
菜弥补,一年糠菜半年粮,多用野菜、树叶与高梁面或小米面掺和做成窝窝头或小豆
腐、掺糠麸、高梁壳做煎饼。常年吃麦面的只有官绅富商。农家从立夏起,每日三餐,
立冬后每日两餐,农闲季节或灾荒年月,只喝地瓜糊粥、胡萝卜糊粥或南瓜糊粥充饥。
蒸上几个窝窝头,只能让给老人或劳力吃,家庭妇女多靠糊粥、干菜度日。一般农民
能做到“糊粥跟上碗”(不断炊),就心满意足了。
喝糊粥 喝糊粥是境内普遍的生活习惯,一日三餐或两餐都喝糊粥,即使煮水饺
也放些糊粥面。80年代,随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多食用玉
米面粥和大米稀饭,有的人家还加大豆、绿豆、豇豆、花生、菜叶等,以调味或增加
营养。
吃饼 当地人们喜欢吃煎饼,旧时以高梁、地瓜碾成糁子,清水浸泡后用磨子磨
成糊,再用鏊子摊制而成。70年代后,多用玉米料制作,有的还加大豆、小米滚制。
近年来,又用机器加工煎饼。麦收后吃薄单饼,旧时,人们多吃掺有野菜、树叶的菜
饼,或掺和高梁面,谓“银红饼”,现在以白面薄单饼、油饼、发面饼、馅饼和烤饼
为多。
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农户以面食为主,兼食大米、玉米杂粮等,
馒头、烙饼、面条、水饺等已成为家常便饭。
副食 建国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副食品丰富多彩。
(一) 蔬菜春季,多食韭菜、菠菜、苔菜;夏季多食豆角、莴苣、黄瓜、西红柿、
菜椒、茄子、芹菜、圆葱; 秋冬多食大白菜、萝卜、芹菜、瓜类、藕、土豆等。90年
代始,由于发展塑料大棚种植蔬菜,一年四季各种蔬菜应有尽有。
(二)肉蛋类以食猪肉为主,牛、羊、禽肉次之,鸡、鸭、鹅蛋丰富。
(三)豆制品主要有豆腐、豆芽、豆腐皮、豆腐丝、豆酱等。
(四)咸菜农民自腌水萝卜、胡萝卜、香椿芽、辣菜疙瘩等。
境内群众的口味,以咸为主,间食酸辣,喜食凉拌菜、甜拌菜。平时以咸菜、辣
椒或葱蒜佐餐。
饮食习惯餐数:一日三餐或两餐。建国前生活困难,农忙一日三餐,农闲时一日
两餐,中午炒菜,早晚只吃咸菜。建国后,日食两餐者渐少。80年代,饮食结构变化,
副食品增多,讲究营养卫生,一般家庭每日三餐,其习惯:早餐吃少,午餐吃饱,晚
餐吃好。
客食:境内待客热情,实在。富豪之家待客席筵丰盛,上等筵席为“两大件”,
用鲤鱼、海参、鱼翅等名贵菜做主菜,每道主菜随配菜四个,点心一至二道,最后用
八碗压桌;中等席为八碟八碗,用一道名贵菜做主菜(多为海参);下等筵席为四碟八
碗,喜事待“新贵客”必有鲤鱼,取“鲤鱼跳龙门(登科)”之意。
旧时,群众待客多是一壶酒(四小两),四碟菜,吃馒头或面条。60年代后,多为
四盘两碗。候贵客用八盘八碗,俗称八顶八,畅饮散装白酒。70年代,候客用盘盛菜,
4-10个盘不等,候新婿讲究两大件、四大件,多饮瓶装酒。80年代后,筵席讲究色、
香、味、型、器和营养价值,数量也增多,以珍贵海鲜为佳,多饮名酒或啤酒,讲究
排场之风渐盛。
饮茶:境内群众有饮茶的习惯,且讲究茶具。旧时,江西产的宜兴紫砂壶镶锡盖、
锡嘴,配以景德镇豆绿色茶碗为最佳。亦有的将豆子装满壶,内加水以豆膨胀力将壶
撑破,再请工匠用铜锔子锔之,锔子愈多,壶愈珍贵。境内虽以紫砂壶为贵,但为数
不多,一般农户用较粗的陶瓷茶具。80的代末,各式各样的保温杯、玻璃茶杯甚多,
即便于携带又卫生方便。
群众饮茶讲究三不满,即烧水时水壶内的水不满;沏茶时茶壶内的水不满;斟茶
时茶碗内不斟满。
旧时,一般人家饮大叶茶,或以炒槐米、霜桑叶代之。富户饮青茶、红茶、花茶。
建国后多用炒青、茉莉花茶、珠兰等。凡有来访者必饮,嗜茶者,一日二、三、五壶
水不等。80年代后,对茶叶要求逐渐向中、高档上升。
饮酒:建国后,多数人饮当地产的白酒,亦称“散酒”。至70年代,仍以白酒为
主。80年代始,中高档瓶装白酒、啤酒销量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