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传统节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398&run=13

春节 俗称“过年”。是境内群众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腊月初,人们便开始筹办年货,碾米磨面,买布做衣,摊煎饼,备菜肴。腊月二
十左右,杀猪宰羊,赶集上店,鸡、鱼、肉、酒备齐。末旬,家家蒸馒头,做年糕,
包团子。腊月二十三辞皂君,家家扫屋,清洁庭院,洗衣整被,贴年画,房屋庭院焕
然一新。
腊月的最后一天称“除夕”,人们忙着贴对联,备鞭炮、糊灯笼,修整家具、烛
台、香炉,做年菜、包饺子,准备辞旧迎新。旧时,除夕下午将“宗堂轴子”挂在屋
内墙上,下摆供桌,傍晚,各家由长者用托盘端着香炉、牌位、酒具等率子孙到村外,
朝族林地方向斟酒洒地,焚纸烧香,念叨已故亲人“回家团聚过年”。返家后,供桌
上点燃香烛, 大门槛内横放一根秫秸, 谓“拦门棍”,意阻拦恶魔进家;庭院里挂
“天灯”,为除夕尚在外未归的人指路。庄乡邻里互相敬酒敬香,供桌两旁的座位不
准坐人。夜深后迎财神,逢人便叩头,视为财神,预示一年财源茂盛。正月初三傍晚,
送已故亲人回林墓。建国后,特别是70年代后,此俗逐渐破除,人们将除夕前几日作
为拥军优属之日,村干部组织群众敲锣打鼓,给烈、军属挂光荣匾、贴春联、送年货,
团员、青年、学生帮助优抚对象打水、扫院子、干年活。
除夕之夜,阖家团聚,通霄不寐,俗为“守岁”。家家户户备足酒菜,分居的儿
子带酒菜到父母家中,一家人畅饮辞岁酒,叙旧话新,祝贺来年有个良好的开端。子
夜,鞭炮齐鸣,谓“发码子”,辞旧迎新。全家吃素馅饺子,意祈来年素静、平安,
吃饺子要就着蒜,意为过日子会算计。80年代以后,除夕之夜,多边饮酒边看电视,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给这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欢乐气氛。
初一黎明,晚辈给长辈磕头拜年,长辈给子孙“压岁钱”。族家邻里也互相拜年,
已婚的妇女结伙到各家拜年,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妇女、儿童穿红着绿,男女老幼
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建国后,拜年之风尤盛,但免去磕头,代之互致问候,各家备烟、茶、花生、瓜
子、糖块等,招待来者。党政机关多在初一上午组织团拜,农村干部多集体到烈军属
家拜年。
旧时,穷人家一年的债务要年底还,为躲债,有的不敢在家过年。旧时有个规矩,
只要请了“家亲”,贴了春联,就不可再登门讨债。

从正月初二至十五,均是走亲串友,看望亲属的日子,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旧时礼品多为馒头、挂面、鱼、肉,肩挑手提,往返多为步行。80年代,礼品多为罐
头、糕点、酒类、鲤鱼、猪肉、奶粉等,以自行车、摩托车、大小三轮车代步者越来
越多。90年代,又有不少乘坐面包车、吉普车、轿车走亲串友者,步行者已不多见。
礼品也讲究高档、精美。
正月初五,午饭习惯吃新包的水饺,称“撵五”。旧有“初五吃顿弯弯角,打得
粮食没处搁”之说,表现了人们祈求来年丰收的心愿。
正月初六,是拜岳父、候贵客的日子。结婚第一年,女婿在年前要给岳家送礼,
礼分“干”“湿”两种,采用哪种均可,干礼称“折干”,即只送一笔现金,湿礼即
鸡、鱼、肉等四牲礼。年后拜岳父时,再随带礼品,多以罐头、名酒及高级点心,由
自家或近门弟弟陪同,岳家则“候贵客”,要给陪人赏钱,并压回用面粉、红枣蒸好
的大年糕, 意祈女儿步步登高,“候贵客”一般由2人陪客,四凉八热十大碗,两大
件,几十道菜;富有者四大件,近百道菜。
元霄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亦称“玩节”、“灯节”,中国传统节日。从唐代
起,在这一天夜晚就有观灯的风俗。按境内习惯,中午饭吃水饺后,家家做灯。旧时
多用蔓菁、胡萝卜、面团等制作,以棉作捻,灯内加豆油。傍晚先到墓地祖坟上灯,
随后是门口、院落、房屋、粮囤、供桌、井旁等处。粮囤、房梁、供桌等处要用面灯,
以示敬重。更有粮囤之灯用面制成“龙”者,称之“粮精”。至晚,少年儿童提各式
灯笼上街玩耍,财主、富户门口悬挂彩灯,以显威风。
旧时,食“元霄”者只有富户人家,当地农民以面条饺子混合而食,称“龙拿珠”。
近年,商店届时售“元霄”,群众食元霄者渐多。晚饭后,人们纷纷上街观赏灯火,
万家灯火中,龙灯、狮子、高跷、旱船、抬脏官、顶红伞等杂耍都上街表演。玩耍之
夜,商店、富户门前设有烟、酒招待,鞭炮、灯火接连不断。此时,处处灯火通明,
锣鼓喧天,直到深夜。
结婚未满三年的媳妇要回娘家过元霄节。
解放后,元霄节上灯的习俗逐渐淡薄,“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中断。70年代后,
其俗恢复,新用之灯多以红色腊烛和彩色电灯代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门口、
路旁张灯结彩,鸣鞭炮、放焰火,民间传统文娱活动热火朝天。
龙抬头节农历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节”。旧时有“打囤”(即:“围仓”)、
“吃蝎子爪”的习俗。
打囤 为农家习俗,黎明前各家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木棒敲打簸箕将院墙以灰
围之,防妖邪入内;院内打一圆圈,中间放一撮杂粮、取“五谷丰登”之意,示丰收
及财源茂盛。是日,妇女不做针线活,山区有禁食面条之忌。
吃蝎子爪,是日早晨,将事先用五香面、盐水腌泡的黄豆用油炒干,谓“蝎子爪”。
香酥可口,全家分食,邻里互赠,学生赠师以示敬重。吃“蝎子爪”意在食后免遭蝎
子蜇。今此俗仍盛行。
寒食、清明节 寒食,在农历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节日期间,不能举火为炊,
只能吃冷饭。因此,人们又称寒食为“冷节”,还有叫“禁烟节”的。相传是为了纪
念春秋时的隐士介之推。
寒食节后便是清明节。清明节是民间祭奠已故亲人的节日。这一天,人们有给已
故亲人扫墓的习俗。寒食和清明时值仲春,天气不冷不热,花明柳媚,是人们踏青游
玩的好日子。
随着岁月的流逝,民间的风俗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寒食”已不大为人
们所重视,然而,清明扫墓的风俗却一直流传至今。至于游春、放风筝等活动,更为
现代人们所推崇,成为人们春天里常见的娱乐时尚。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节。
境内,在端午节这天,据说为了纪念战国时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家家包粽子,煮
鸡蛋,喝雄黄酒,门旁插艾枝。用艾叶、香附和花面缝制香荷包,戴在中老年妇女及
孩子身上,意除蛇、蝎子、蛐蜓、蜈蚣、蚊蝇五毒和防疫。旧时还有采茶习俗,日出
前将枣、柳、桑、石榴等树叶采下蒸熟晾干,以代茶用。
六月六 “六月六晒龙衣”。这时节天气不但闷热异常,还会阴雨连绵,致使
衣物返潮、霉烂,所以,户户要晒衣裳。有藏书的人家,也会把书籍搬出来晾晒。老
人们不但要晒衣服,还要缝制棉衣棉被。据说这天缝的棉衣棉褥,冬天用起来十分温
暖、暄软、舒适。旧时妇女会专捡这天搓麻绳,纳鞋底儿。据说这天搓的麻线结实、
光滑,纳出的鞋子实在,穿着不断层儿。晴朗天气,家家晾衣物,中午吃水饺、喝凉
面。
乞巧节 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于这天夜间向织女乞求“智巧”,故得名。
此节来源于古老的神话传说,是日晚为牛郎织女相会之时,天下鸦鹊到天河搭桥,让
牛郎、织女相会。如遇降雨,就说是他(她)们相见时的悲喜之泪。这一神话传说至今
流传,但“乞巧活动”已废。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人们传说为“鬼节”、“阴节”。清代,在州城城
隍庙左右坑内放河灯,以祭鬼魂。沿大清河两岸的一些村庄亦有此俗。民国初废。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民间俗称“八月节”。中秋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时
五谷相继成熟,人们都赶回家中跟亲人团聚,月下共进佳节饼果,喜庆团圆。
境内,中秋节是民间仅次于春节的传统隆重节日,有“八月十五是小年”之说,
节前,亲友间互送月饼、酒、肉、水果等礼品,中午吃水饺,晚上用月饼、水果“祭
月”,有的备酒菜和月饼,阖家欢宴、赏月,称之“圆月”。今“祭月”已废,“圆
月”犹盛行。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各地流传着许多关于重阳的风俗,其中最
为普遍的就是重阳登高。
每年到了重阳节,靠近山岭的人家为免遭天祸,便纷纷登山避邪。而居住在平原
的百姓,由于无山可登,就在重阳这天,在自制的米粉糕上插上一面彩色三角旗,用
“吃糕”代替“登高”,用三角旗代表“茱萸”,示登高避邪之意。
1988年,国家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传统的“中国老人节”,开展不同形式的尊老、
敬老活动。
十月一日 俗称“鬼节”,为岁中祭扫日。日前,亲友传纸,至时给已故亲人
烧纸、上坟,据说10日后已故亲人关门,故祭期为10天。建国后上坟烧纸渐除,近年
来,此俗有所恢复。
腊八 农历的腊月初八,称“腊八节”。传说腊月初八是佛祖成道之日,这一
天庙宇里香烟缭绕,经声佛号不绝,并食五味粥,借以敬神保佑。民间在冬至前后有
用赤豆粥驱瘟神疫鬼的习俗。后来宗教迷信的成分逐渐减少,使五味粥和赤豆粥发展
成为入腊以后的节日佳品-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稻米、赤小豆、绿豆和各种配料如粟子、白果、红枣、苡仁、莲子、
葡萄干、红绿丝熬煮而成的,营养价值极其丰富,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称粥补之上
品。旧时有些官宦、财主于腊月初八“舍粥”给乞丐,表示“慈善”。民间还流行是
日晨少女穿耳。近年来,多在这天用醋腌蒜谓“腊八蒜”。
辞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传说是灶君上天汇报各家情况的日子。傍晚,将
灶君从墙上取下,换上新请的灶君,以糖稀、芝麻作成的糖果作供品,焚香、烧纸,
连同旧灶君一并焚化,磕头时祈求灶君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另有传说:
为使自己的过错不被灶君汇报,除烧香、磕头外,并供以粘糖(俗称“灶糖”)以粘住
灶君的嘴巴,使之无法说话。旧时,出门在外者或住娘家的媳妇,二十三日均须返回
家中。夜里,各村及寺庙院中高悬“天灯”,至春节后方熄。今此习已废,以打扫房
屋、庭院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