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勤工俭学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312&run=13

1952-1956年, 学校重视劳动教育,学生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1958年,贯
彻中央“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结合”的方针后,学校
开展勤工俭学,建立农场,设三田(种子田、实验田、丰产田),多数学校养猪、羊、
兔。麦秋两季搞复收、割青草、采集树种、树叶。部分学校设立了木工、编织、理发
等小组,修桌凳、制教具、积肥,年总收入1.32万元,作为办公费补贴,服务于教学。
但出现了劳动过多,影响教学质量的倾向。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停课,秩序混乱,勤工俭学终止。
1968年,学校复课后,勤工俭学活动逐步恢复,在“教育也要学大寨”的口号下,
提倡开门办学,厂校挂钩,校队挂钩,大办两厂(场)强调“兼学”,形成了“以劳代
学”,破坏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育质量严重下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以教
学为主的前提下,学校的勤工俭学因地制宜地开展起来,达到了校校有项目,班班有
活动, 人人受教育的要求,勤工俭学普及率为100%。各学校有学农基地,农中开办
了木工场、饲养场,中学还办了门市部。1985年,全区勤工俭学纯收入8.34万元,其
中典型项目的收入6.79万元,获利3.47万元。1990年7月,镇教委设勤工俭学办公室,
彭岐任主任,负责全镇中小学勤工俭学工作。是年,建文具商店,地址在汽车站东南
100米处, 有职工2人,总投资4万余元,年收入2.5万元,获利1万余元。至1997年,
全镇的勤工俭学年总收入14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