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管理体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309&run=13

私塾清末民初,至抗日战争前夕,境内私塾类型有两种:一是学董出面聘请塾师,
管理私塾事宜,学生按程度高低,家境贫富交纳书费;二是当地豪门聘请塾师,自设
家塾,教育子弟。
小学民国时期,学堂改为学校,设立学校校长。抗战时期,抗日小学由区长兼管。
建国后,区文教助理员管理本区小学,高级小学校长、教导主任由县人民政府委任,
初级小学校长由县教育科委任。 1968年, 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由贫下中农管理。
1976年,贫下中农代表撤出学校,恢复“文化大革命”前的管理体制。1984年,设教
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分管教育的副区长任教委主任,原文教助理员任副主任兼
教办主任。1985年,区改镇,中小学由教育委员会管理,教委办公室负责日常行政事
务,镇中心小学校长协助教办主任抓教学业务。
中学1958年7月, 境内建东平五中,由县政府领导、管理。1986年,下放到镇管
理。1967年始,彭集、苇子河、后亭等13处小学开始附设初中班(戴帽中学),由公社
领导管理。1983年,全区共建6处联中,由区(镇)教办领导和管理。
1986-1987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省政府关于《中小学
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的精神,实施分级办学、分工管理。明确了县、乡(镇)、村三
级的职责,制定和完善了《关于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方案》。在农村中小
学实行“双向选择”制,县属学校和乡镇重点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1990年以来,县
教委制订了《东平县学校管理规范》《东平县普通中学办学水平评估标准》和《东平
县农村中小学办学评估标准》等一系列文件,对学校七个方面的工作 (行政管理、教
职工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管理、体育卫生工作、总务管理与勤工俭学、校容校
貌、校舍管理) 及所要达到的目的,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积极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教育投入体制和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并以
此为实破口,推动整个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至2000年,加强了学校教育内容管理体制改革,教师队伍管理进一步规范,为启
动学校内部活力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贯彻执行了《关于深化委属学校内
部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行了“四制” (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
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改革。
在教改工作中,充分发挥思想工作的疏导作用,组成调查小组,分赴改革单位,
调查、走访,摸清教职工的思想底子。实行领导小组成员包校、学校领导包人制度,
对重点对象,靠上帮促,坚持思想工作做到人、做到家。同时,坚持“公开、公平、
公正”的原则,形成平等竞争、择优上岗的良好氛围。干部和教职工一样,严格程序,
实行当场评议、当场计分、当场统计、当场公布。
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在彭集镇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是启动了学校内部活力,所有
的教职员工都精神振奋,工作热情空前高涨,出现了争创优秀成绩、优秀教师的新气
象。二是学校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立科学、严格的教学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