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卷 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306&run=13

清末, 境内有小学15处,学生872人。辛亥革命后,学校有新发展。历代入学者
多为官绅富贾子弟,劳动人民子弟极少。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学校,坚持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
义教育方针,培养了大批人才。至建国前夕,有小学17处,学生1123人,教职工27人。
建国后,认真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学校为工农兵开门”“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的教育方针,学校向工农子女开门、村(大队)办小学、区(公社)办中学,对于生活困
难的学生, 国家发给人民助学金。 烈士子女在学习、生活、升学诸方面从优照顾。
1964年,贯彻“两种教育制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中间虽受左倾错误的
影响, 但教育事业仍有很大发展,培养出大批人才。1965年,全公社有初中1处,学
生324人,教职工28人;小学42处,在校学生7092人,教职工237人;幼儿园11处,入
园儿童473人, 教师14人。“文化革命”期间,教育残遭严重破坏,教育质量急剧下
降。 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又健康发展。1985年,全镇有初中7处,学生25
08人, 教职工123人;小学42处,学生7358人,教职工305人;幼儿园24处,学生124
2人, 教师36人。2000年,全镇有初中3处,学生3459人,教职工233人;小学29处,
学生5588人,教职工312人;幼儿园43处,入园儿童1320人,教师50人。
2000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市教委“分段实施区域推进”的总体思路,贯
彻执行了《泰安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县、市区素质教育评估方案》《泰安
市小学、初级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即:小学七条,中学十条)等文件。小
学以贯彻《小学管理规程》为重点,改革考试评价方法,实行“等级、特长、评语”
为评价方式,取消百分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初中以落
实《课程方案》为重点,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广目标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行分类教学。改革考试方法, 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建立和完善
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评价教师、学生的机制等。中小学校进一步端正了办学思想,
规范了办学行为,实行了考试成绩由百分制向等级制的改革,普遍加强了音、体、美、
劳技课和活动课教学,加强了教学管理、学生作业负担进一步减轻,素质教育得到全
面开展。规范化学校(园)建设步伐加快。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思想素质发
生了可喜的变化。同时,学前教育稳步发展,幼儿入园率、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有了
提高,彭集镇教育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