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工作
镇政协工作联络室自建立以来,就以服务于镇党委、政府的决策为目的。政协工
作室充分发挥身处基层,渠道畅通的优势,了解民情民意,向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特别在发展民营经济中,大胆提出了致力环境建设、营造发展“土壤”,壮大载体支
撑的意见。自1996年以来,镇政协全力协助党委、政府把搞好镇驻地小城镇建设作为
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措施来抓,并提出了“呼应县城,服务瑞化” (即县瑞星
化工集团),将105国道两侧建成经济长廊,充分运用市场法则,启动民资外资,巧借
民力外力,鼓励镇内外大户进城、建城、兴城、造市、活商,以城兴商,以商活城的
建议。 协助政府进行105国道向南通城路和往西人和路两侧的楼房开发建设。经过近
五年的努力, 一个政通人和,楼群林立的新型小城镇已初具规模。至199 9年已形成
四区(工业区、住宅区、党政机关办公区、文化教育娱乐区) ;四场(百货批发市场、
花生油料市场、集贸市场、畜牧交易市场) ;二线(沿顺达街、通城路线状商业街)的
城镇建设规模。七条主要街呈三横四纵分布。街道两侧栽植了国槐、法桐或垂柳,设
置了绿化地和花园, 安装了路灯和车站广场高架灯。1999-2000年被泰安市委、市政
府评为“文明单位”。
另外,还向党委、政府提出了“东种花生,西种蔬菜”的建议,并且围绕花生、
圆葱主导产业进行了结构调整。 2000年花生面积4098亩,总产达到1.2万吨。重点抓
了前海、 和睦庄、后海等8个花生加工专业村,新增花生脱壳机200台,其中日产500
0公斤花生米的大型脱壳机12台,花生贩运车辆150台,营销户34家。还引导粮油开发
公司、 休闲花生加工厂等3处花生深加工龙头私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附
加值。
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人民政协与社会各阶层、各方面有着厂泛密切的联
系。镇政协了解到少数村财务公开不及时,致使部分村民上访,遂根据镇党委、镇政
府的部署,深入到这些村走访村干部和群众,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除了财务帐目
没按时公开外,尚存在着个别村干部办事不公,自身不清的问题。镇政协参加了镇委、
镇政府派出的工作组,在理顺财务帐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公开,对个别失职的干部做了
组织处理。全镇53个行政村,均能在每月10日做为政务公开日,届时将本村当月的政
务(包括党务、基建、生育指标、宅基地安排、承包土地小调整等)、财务收支、电价
等情况上墙公布,村民,履行了监督权利,解除了疑虑,密切了干群关系。
发挥县驻镇政协委员的作用彭集镇驻镇政协委员有特邀界、文教界、科技界人士
共8人。 镇政协工作联络室为其创造条件,使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
责,发挥应有的作用。县驻镇政协委员安立印,带领镇水利站的职工兴办了水泥制件、
面粉、 木器加工、建筑安装等8项企业,年创利税30多万元。县驻镇政协委员李化风
在栾庙村带头调整种植结构,种起了大棚蔬菜,后来又养起了鸡,成为村里的带头户。
2000年,刘崇明、安立印被评为东平县优秀政协委员。
视察工作
2000年5月, 镇政协在视察农民负担时,视察了有代表性的彭集、尚流泽、代家
村、 大牛村等9个村,对农民负担相对较重的村提出了纠正建议。及时反馈给镇党委
政府和有关部门。 镇领导立即采取措施,促使有关村把超出5%的部分退给农户,并
在公开栏内公布,赢得了社会的好评。在视察学生负担时发现小学分布过于分散,大
部分小学生源不足,造成教学资源的很大浪费,通过走访部分教师和村干部,写出了
《关于加快合班并校工作的调查报告》。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及时研究制订了方案,
合班并校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由原来的53处小学合并为10处小学。
走访台胞境内共有台胞眷属7户,1991年,后代村刘氏台胞由台湾辗转回家探亲,
镇政协与镇政府的领导同志一起登门拜访,嘘寒问暖,介绍镇情及该村的变化。这位
台胞感到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温暖,十分激动地说“还是家乡好!”
整理境内文史资料彭集镇古老文明,历史悠久。镇政协在深入村户调查研究中,
注意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文史资料。曾为东平县政协文史办公室编印的《东平特产
名吃》一书提供了彭集花生的资料,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境内花生种植的历史与现状。
还提供了红烧肘子、王庄犬肉两大名吃的资料,介绍了名吃的制作历史和烹调方法。
民族宗教工作
境内少数民族只有回族,按照国家规定的生育政策,对回民安排二胎生育,并尊
重他们的民族生活习俗。 有的少数回民还在沿105国道开起清真餐馆,方便了过路的
回民客商。镇政协对落实民族政策进行了监督。90年代末,镇政协针对境内部分基督
教徒聚会颂经的情况,建议镇党委、政府加强对信教者的爱国爱教,更爱社会主义的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