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货币流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200&run=13

1933年,民国政府推行法币,铜元、银元渐少。由于法币、辅币少,境内富户、
商家借此开办钱庄、银号,印刷吊票、乡票。1937年,民国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滥
发纸币,造成通货膨胀,贬值严重。1937年,100元法币,可购买2头牛,1938年只能
买1头, 1941年仅能买1头猪。1947年,买1盒火柴需花300元,1948年,买1盒火柴需
花500元。1939年,日军入侵,伪币流通。日伪妄图以伪币占领农村市场,掠夺物资,
封锁抗日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采取保护法币措施,严禁使用伪钞, 对持伪钞进入根
据地者, 予以罚款或没收。1948年7月,人民政府宣布停止使用法币。鲁西币、北海
币在境内流通使用, 物价稳定。 建国初, 通过组织现金收支平衡,稳定了货币。1
950年4月, 制止了旧政府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1953-1957年,银行加强了现金
管理,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持了物价稳定。1959-1961年,市场上货币多,物资少,供
应紧张。1962年,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
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通过信贷、结算、现金管理等措施,控制货币投放, 加速现
金回笼。至1964年,回笼货币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流通的货币超过正常需要,
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但由于行政措施,国家供应的粮、油、布等价格不动,没有表现
出价格上涨。1977年后,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市场物资供应逐渐好转,货币流通逐渐
恢复正常。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可供应市场的商品增多,市场货币流通量
增长的速度有所减慢。1981年,与商品投放量相比增长29.4%, 1982年,增长11%,
1983年, 增长10%。 许多商品在当地可以买到, 货币流向大、中城市的数额少了。
1982-1985年, 因商品流出、流入引起货币流入、流出的状况,由集中变为分散。在
农村,农闲季节大于农忙季节,流动地区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