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流通渠道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168&run=13

建国前(至清末),境内输出商品主要有大豆、花生、豆油、花生油、小米、高梁、
生猪、牛、羊等。输入的商品主要有布匹、棉花、榨油、煤、火柴、纸、盐、日用杂
货。输出商品多由外地商人来本地收购,集运兖州、大汶口装运。或委托当地“牙行”
代购,小部分推木轮车外销。输出商品多销往济宁、济南、黄河北。输入商品一是行
门市字号;二是行商以推车、肩挑运出土特产,换回日用品,直到建国初期,鸡蛋换
盐,换茶叶、换火柴,俗称“鸡蛋换盐两不找钱”,即指此种销购形式。三是货郎担、
书挑,酱醋挑子(或麻芝、香油),他们都有各自的叫卖工具和喊语。
建国后,改革了旧商业结构,建立了以集体商业为主,多种商业经营形式的体系。
境内商品流通日趋活跃。1953年,国家先后对粮食、食油、棉花、生猪、鲜蛋实行统
购统销,由政府指定商业部门经营。1954年,国营与供销社分工经营。凡工业品由国
营商业负责批发,土特产、废旧物资归供销社经营。
1978年后,由于改革开放,经济流通渠道领域里的许多关卡被取消,集体、个人
商业各显神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