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157&run=13

彭集镇地处商贾要地,西邻东平湖及京杭大运河,南接济宁古货商交流地,东临
汶口重镇,交通方便商业发达。自古外运农副产品,内销漕运物资。明末清初时,境
内便为商业购销地,闻名遐迩。它东购新泰、莱芜、肥城的大姜、麻,南运兖州煤炭,
济宁的茶叶、竹杆,北进黄河北的棉花及土织布,西销湖产鱼、虾。同时又把本地的
花生、粮食、药材运往四方。镇驻地彭集农历三、五、八、十为繁华集市、街市上商
店、饭馆、布庄、酒馆、杂货铺颇多,仅供旅客食宿的茶馆就有12家,集市两头,木
料市、牲畜市、粮食市更是占地广,交易多。加之马代村(二、七)、后亭(四、九)、
西梁村(原属彭集区)外围集市,呈现一派繁华景象。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水、旱多
灾,又加日寇侵略,商业日异萧条。
1945年,全境解放后,生产逐渐恢复,市场开始繁荣。1949年,按照自愿互利的
原则,大力发展供销合作社,同时按照“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扶持私营商业
或公私合营。 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供销合作商业进一步发展。1
966-1976年,受左倾错误干扰,从商人员当“资本主义尾巴”割掉,甚至叫“奸商”
“大飞蝗”,逼使他们从事农业劳动。1978年,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政策,促进了商业
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进入90年代,全镇商业批发、零售、运输蓬勃发展。依据“105”
国道的优势,沿途百货、建材、五金、饮食服务、门市、市场满目。成了全镇繁华经
济的一大景观。仅1993年统计,全镇从事商业人员746人,销售网点554个,营业额280
万元, 集市贸易成交额4033万元。镇驻地集市大街纵横共3800米,货台700个,市场
面积8.3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