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技术培训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142&run=13

建国后,党和政府重视技术培训工作。1958年各大队先后成立了“红专学校”,
培训各种技术人员。 公社举办果树、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专业技术培训班。6
0年代初,建初级农业中学3处,农业高中1处,农函大招收学生120多人。80年代始,
先后有193人参加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农业科学技术。 1983年,各村成立科技业余
学校,党支部书记任校长,吸收科协会员、民师组成领导班子,配备了教师,设置了
课桌和教学试验仪器,建立了规章制度,制订了教学计划。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坚
持常年开课,围绕生产环节,广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公社林业站、水利站、农技站
等业务部门,根据农村需要适时举办短期培训班,科普讲座等。乡镇企业为提高从业
人员的技术水平,举办了各种技术讲座15期,收听人数达到11万人次,开展技术咨询
350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万多份。还有县级以上代培、大专院校培训,围绕培植支
柱企业和龙头企业,加大投入。对骨干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技术改造,全镇共完成技改
项目24个, 技改投资200多万元。其中镇办企业先后完成了花生系列风味油、花生精
选、 全元肥料、新型暖气片、聚丙烯塑编袋等5个重点技改项目。其中花生系列风味
油和全元肥料列入国家级“星火科技开发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劳动生产
率提高,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关系极大。因此,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对农业劳动者
的技术和技能培训,把提高农民的素质作为科教兴农,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一项重大
措施。
针对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实际,决心下大气
力,强化科技培训。其一,充分利用镇农技校这个阵地,分期分批、多层次、多形式
地举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每年定期举办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村科技主任、科技
示范户、妇女主任、团支部书记等培训班,内容包括保护地栽培、花生高产栽培、蔬
菜、棉花、畜禽养殖、林果等12个专业。为农村培养了各类专业人才2000多名,有的
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证书。其二,充分发挥农民夜校和村科技大院的作用。根据不同的
季节和不同的生产环节,本着用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聘请专家、学者讲课解决生产过
程中的实际问题。村级办班达到800多次,受训人数1万多人次。其三,由镇农技站牵
头,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面授技艺,传授技术和科学知识。其四,采取业
余与正规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引导高初中毕业生参加农广校、农函大,选派村科技干
部到省农大、 果种所、花生研究所学习等正规学历教育。全镇参加农函大学习的有1
62人、 农广校有350人,80%的农户掌握了1-2门致富技术。全镇有300多人获得了技
术职称,有189人领取了“绿色证书”。其五,兴建农业科技示范园。2000年7月,在
尚流泽村南,建起了控制面积2000亩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主要建设“三个区”、“两
个中心” 和“一个场”,共需投资988万元。“三个区”即:高科技大棚区,大中拱
棚区和露地高效栽培区。高科技大棚区建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00个,占地100亩,建
连栋智能温室2个, 占地10.5亩。大中拱棚区建设大中拱棚1000个,露地高效栽培区
实施模式化栽培1000亩。“两个中心”,即培训中心和生物组培中心。培训中心集教
学、食宿于一体,占地0.76亩,生物组培中心占地0.45亩。“一个场”,即蔬菜批发
市场, 占地50亩。科技示范园的建设用三年完成。2000年第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资1
50万元,建设10个日光温室大棚和1个占地5.5亩的八连栋智能温室。示范园在向农民
提供信息、繁育良种和苗木、进行技术指导和搞好产品扩散、帮助开拓市场、促进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向高层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龙头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