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乡镇企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127&run=13

建国前,境内的手工业作坊极少。民国初期,汶上县的朱相贵、朱相荣兄弟二人
方来彭集开办理发铺。后由于集市的繁荣,各种手工业又相继增多,诸如染坊、馍馍
坊、洪祥酒坊、协义酒坊、自行车铺等。1944年,有河南清丰县的刘太和来彭集街开
了木匠铺。1946年,又有黄河北的李凤梅来彭集街办了织毛巾的小作坊。这些手工业,
大都是以家庭为生产场所。经营方式,多数为前面是作坊或门市部,后面就是业主家
庭住宅。 只有规模较大的协义作坊有房屋40余间,雇用30多个店员,临街3间房屋全
作门市部用。
建国初,境内手工业得到恢复发展。1955年,开展了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社会主义改造。相继组成了铁业生产小组、木业生产小组等。1958年随着人民公社
的建立,工业又有了新发展,在铁木业小组的基础上,建起了彭集机械厂、砖瓦窑厂、
十五养场。1970年,贯彻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关于发展社队企业为农业机械化积累资
金的规定》精神,社队企业有了新的发展。1972年,在“以副促机,以机促农”的口
号下又有了飞速发展。先后建立了建筑班、油坊、面粉厂。1973年下半年,拖拉机站
与上述3个单位合并办公, 其名称为综合厂。与此同时,建筑班又分为建筑、木工、
油漆;面粉厂又分机修、红炉。是年下半年,又建立了石料厂、粮油加工厂 (下属照
相、面条、副食3个门市部及刷纸业四个附属厂)、水泥制件厂、农机厂、磷肥厂、木
器厂。 1977年,又建砖瓦一厂,并成立了由七、八十辆毛驴车组成的运输队。197 8
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草案)》,开始筹建印刷厂、被
服厂。1979年,县农具厂下放到公社跟原来的农机厂合并。下半年又开始筹建砖瓦二
厂,1980年4月30日,正式投产。与此同时又筹建展销楼(内设饭店、旅馆、日用百货、
五金等) ,1980年9月份开业。是年,先后在龙崮建农场、糖化饲料厂、酒厂,在流泽
建沙厂,在彭集建鞋厂(该厂1981年停止)。1981年,筹建砖瓦三厂,1982年6月30日,
正式投产。 1982年下半年,在柳营村后建了120亩水面的鱼场。1984年,社队企业改
为乡镇企业,形成了镇、村联户,又新发展了农贸公司、物资供应站、煤碳供应点、
贸易货站、蜂窝煤厂、带锯厂、碱厂等。
1986年,发展“鸟”型经济体系,即:农牧业是鸟之身躯,乡镇企业、林果业则
是鸟之两翼,鸟没身子不行,但没有两支硬翅膀也不能腾空万里。
1993年,认真坚持以“中共十四大”会议精神为指针,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兴商、重工、强农”的指导思想,彭集镇加强了企业管
理,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投入,招贤纳士,科技兴镇,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乡镇企业
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993年,镇办企业已发展到359处,从业人员4834人。其
中镇属企业17个,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100万元,有化工、机械制造,金属制品、建筑
建材、 食品加工、印刷、塑料制品、木制家具、交通运输、商业等13个行业,生产1
40余种产品。是年,又新建镇村企业4个,其中,村办2个。新上项目17个,开发新产
品16种。 1994年5月,镇党委、镇政府决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以适应市场经济发
展的需求,并且鼓励镇驻地外群众到镇驻地规划区域建造楼房。同时做好从陈流泽至
彭集村沿105国道的经济开发,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为促进彭集镇经济的发展,特制定了优惠政策:
一、关于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凡来彭集镇工作,具有中级技术职称或相当于此
类职称的技术人员,月工资400-500元,高级职称月工资600元以上;由于本人的主导
作用,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除享受规定的工资外,对年创税后利润10-200万元以
上者,将分别奖励该利润的10-50%;贡献较大者,再提供100平方米高标准住房,安
装直拔电话; 贡献特别突出的,可再奖励高级轿车1部,所有权归己;凡自带新项目
或开发新产品,形成生产能力且取得较好的效益者,其工资在以上规定的基础上,上
提5-10%, 连提3年;管理人才来彭集镇承包企业的,除享受以上优惠外,其超标利
润部分的50%奖励归己;凡来彭集镇提供技术服务效益明显的,按年新增税后利润的
50%予以奖励;对愿来彭集镇工作落户的各类技术人员,除安排100平方米的住宅外,
并发给安家费2万元, 其子女可免费入托、入学,优先安排就业;对引进人才牵线搭
桥人员,按其贡献大小,分别给予1500-5000元以上的奖励。
二、引进资金的优惠政策:引进资金,按月息及使用年限,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
引进外资,月息不超过1.2分,使用期1-3年,按资金总额的15‰奖励,3年以上的按20
‰奖励;提供信息或牵线搭桥、引进外资、合资及三来一补项目的,按投资规划分别
奖励5000-50000元。
三、引进项目、产品的优惠政策:凡引进项目及开发的新产品,年实现利润10万
-50万元以上者, 按税后利润4-7%一次性奖励本人;从国外引进独资、合资、合作项
目按年实现利润的15%一次性奖励本人。
四、信息咨询奖:凡为彭集镇引进人才、项目、资金、销售等信息的,一次性奖
励1000-2500元。
五、土地开发使用优惠政策:对外商独资企业无偿转让土地使用权,使用期最长
100年。 对开发房地产业所需土地,由土地管理部门统一征为国有通过出让的方式,
使投资者获得土地使用权,期限最长100年;国内前来投资者,每亩售价1-1.2万元,
可于投产一年内分三次全部付清。租赁费每年每亩500-1000元;凡来彭集镇新技术开
发区投资者,可享受一切优惠政策,三年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由镇优先提供水、电、
通讯等全方位服务。独资企业在人事安排、职工录用等方面均由客户自主。
1996年, 完成乡镇企业总产值5700万元,实现利税34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
%和40%。至1997年,彭集镇靠规模促动、技改推动、外向带动,镇办企业发展势头
强劲,成为全镇经济的半壁江山,农村奔小康的金桥。
彭集已有“三高”企业项目12个。其中,全元肥料厂生产的“成丰”牌全元肥料,
被誉为“中华神肥”,已成为农村化肥市场上的抢手货,外地订单纷至沓来。粮油食
品开发公司生产的风味油填补了国内空白;农机厂生产的小麦精播耧获得国家专利。
彭集镇瞄准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了结构调整,重点抓了花生制品、塑料制品、木
螺钉、农机具、木器制作等五大系列产品的开发,在“新”字上做文章,在“优”字
上下功夫,寻找市场“空档”。镇农具厂经过两个多月的攻关,研制开发出的小麦精
播机,市场上供不应求。
1998年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全面贯彻中共十五大精神, 大胆改革,勇
于创新。努力实现公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先后对16家镇办企业进行改制、改组、改革,
实现了扭亏增盈的目标。 对长期停产、半停产、亏损严重的大麻厂、肥皂厂等7个企
业依法实施了破产。对全元肥料厂、农机厂、植物油实行了股份合作制,将迅达汽车
修理厂、加油站、建安公司、木器厂进行了拍卖。将编织袋厂、小轿车修理厂和花生
筛选厂实行租赁经营。对经济效益好的企业采取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如:木螺钉厂由
于生产能力较小,不能满足客户要求,进行了股份制改革,筹资购进两台先进设备,
使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兼并了镇办印刷厂,扩大了企业规模,实现了企业改制、
转轨、优化组合和政企分开,清晰了产权。由于加强了企业管理,多渠道资金加大投
入,广泛吸引人才, 开发高新技术产品,促进了乡镇企业的新发展。1998年底,有镇
办企业13处,职工1300人,总产值6600万元,以化工、建材、机械建筑安装、粮油加
工为主,主要骨干企业有木螺钉厂、全元肥料厂、建筑安装公司等,村办企业15处,
总产值2600万元,村以下企业23家,年总产值3200万元,彭集镇每年都被评为县、市
乡镇企业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