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林木权属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2&rec=124&run=13

四旁荒滩私有权不变。1958年,所有林木收归集体,群众对植树造林丧失信心。
特别是1958年, “五风”盛行,全公社砍掉经济树3万株,用材树5万株,四旁树4万
余株, 社员宅内树也砍掉7万株,林木几乎陷于空白,实是一次浩劫。不光大大挫伤
了群众植树的积极性, 改造的荒滩,林带又出现了风沙自然灾害。1963年3月,由县
人民政府向社员发放了林业确权证,确定宅旁院内,四旁植树“谁栽谁管林权归谁”
的政策。
1981年,依上级指示精神,县林业局在尚流泽大队搞了林木确权证发放试点,明
确了树木权。随之全社53个大队共发放确权证1.5万份(包括社直企业),落实了政策,
调动了群众植树积极性,全镇林木覆盖率达到2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土地实行承包责任制,树木管理也随之变为谁植归谁。
路、沟、渠树木实行共栽户管,村与农户二八或四六分成(农户得六成或八成)。19 82
年,全镇集体所有的44个果园全部实行了承包。原沟、渠、路植树,随土地承包到户,
全部折价扣底(树苗)按原比例分成归农户,村集体应得部分到村民处理树时归还集体。
1986-1997年,是全镇林业发展的新阶段,扩大、充实、改良林果品种和面积呈现
勃勃生机,随着林业承包人员科技水平的提高,加上政策的便利,广大承包户引进优
良苗木,加强病虫害防治,用材林,果树林、经济林均直线上升。大孟村育苗专业户
孟召昌培育山楂苗1万株,1亩收入2960元。东郭庄郭凤刚承包40亩果园,承包期15年。
1985年, 果品产量5.5万公斤,收入2.31万元。后亭村山楂承包户由于精心管理,防
治病虫,山楂丰产,每户收入超过4000元。1992年,高达6000多元。
1996年春,前海村对田间8条长约11公里的林网路进行更新,共植树1万多棵。为
确保林网化建设完好无损,村两委研究,选派专职护林员,同时制订了相应的处罚规
定。另外,由村干部带班,每年冬春,组织村民义务巡逻。由于管理有方,前海村的
林网树木枝繁叶茂,生长旺盛。
1997年,彭集镇在植树造林活动中, 狠抓“五个落实”,迅速掀起了植树造林高
潮。
镇政府成立了由分工镇长任组长,林业站、农技站等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和
各管区书记为成员的植树造林领导小组,落实领导责任,统筹安排,力求因地选苗,
科学布局,整体规划。把植树任务层层分解,具体到村户,安排到人,落实任务。全
镇所需树苗,全部由镇政府统一调拨,落实苗源。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规定每村至
少抽调两人专门看护,同时还规定谁栽种谁受益,落实管护措施。全镇共投入劳动力
8500余人,植树3.2万多棵,完善林网16.3万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