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传统服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79&run=13

着装
旧时,东平县一般人家着装以自纺自织的棉布为料,富家常用“洋布”、绸、缎和麻织品等。新中国成立后,平面细布成为主要衣料。20世纪60年代,卡其布、华达呢等布料流行,后又被各种化纤布料所代替。进入80年代,穿着毛、呢衣料者渐多,且花色、款式丰富多彩。
男装 旧时,男人一般上穿对襟褂,下穿直裆裤。农民夏季多光背披“搭肩布”,也有的穿短袖褂,下穿裤衩。冬穿对襟袄,干农活时穿衩裤。家境好者穿大襟棉袍,以蓝色布扎腰。富裕人家有的夏穿丝绸裤褂,冬着缎子长袍,外套马褂或坎肩。新中国成立后,中山服流行。60年代,中青年人喜着学生服、军便服、国防服等。80年代,式样增多,老年人多穿中山装,中青年人着小翻领上衣,喇叭裤、牛仔裤、西装、面包服、毛料大衣等,在城镇逐渐普及,农村日渐增多。
女装 旧时,妇女皆穿大襟褂子和大裆裤。裤子接白色或花色裤腰,以带束之。老年妇女以蓝、黑色为多,青年妇女多穿印花布。大襟、袖口、底边以紫或蓝色布条沿边。妇女普遍习惯腿上扎带子,中老年人多用黑色,青年妇女用红色或绿色。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妇女上衣不再沿边。对襟上衣、制服裤子开始在中青年妇女中流行。80年代又流行各种裙式服装。中老年习惯穿棉袄、棉裤。60岁以上老太太,喜欢穿大红袄,外罩蓝、黑色褂子,露出红袄边。青年妇女内穿绒裤、外套制服裤,上穿小花袄,备有大衣或面包服、呢子外套等。
帽饰
旧时,青年人戴红顶帽衬,老年人戴青顶帽衬,多为一般布料或绸缎所做。冬季防寒戴“三贴瓦帽”,或戴“一把捋”线帽;儿童戴“马虎帽”;妇女多以印花布包头,老年妇女喜戴黑色绒帽。新中国成立后,男着解放帽,青年妇女围长、方头巾。80年代后帽式多样,有些男子代鸭舌帽和毛线织成的各式便帽。夏季戴“太阳帽”、草帽等。女子冬季也戴毛线、绒线织成的各式帽子。
农民下地劳作,多以草帽防晒、防雨。旧时,多用高梁秸皮编制而成。60年代多以麦秆编成。70年代后以竹编帽为多。90年代,青年男女讲究美观,多戴“太阳帽”。
鞋袜
鞋 旧时,男性多穿铲鞋,女性裹脚,穿小脚布鞋,喜欢“三寸金莲”。20世纪80年代前期,穿便鞋者居多,多为布底条绒面或国呢面。80年代中后期,穿皮鞋者渐增。春秋季多穿布鞋、皮鞋,夏季穿塑料凉鞋或皮凉鞋,冬季则穿棉鞋。城镇居民冬季在室内活动时,很少穿棉鞋。进入90年代,除各种款式的皮鞋外,还有适合不同需要的功能鞋,如室内穿的各式拖鞋,健身运动鞋、旅游鞋、休闲鞋等。
袜 清末民初,男着纳底布袜,女子则用长条布裹脚。30年代后,多穿手摇机织棉线袜。富有者穿细线织成的“洋袜”。夏季,男人一般不着袜。新中国成立后,男女多着细线袜。60年代,呢绒袜流行。70年代后,呢绒、锦纶丝袜普及。女性穿短裙时多穿长筒袜,穿长裙时多穿短袜。
发型
男子发型 清末,男子均在脑后梳长辫,且周围头发剃光,辛亥革命后废除。之后,剃光头者居多,少数学生、有身份者及商绅留短发、“平头”“大分头”等。新中国成立后,中青年男子多留“平头”“分头”,老年人仍剃光头。80年代后,男子发型增多,有的青年留有“大背头”“大鬓角”、蓄长发、烫发等。
女子发型 清末民初,未婚者前留“刘海”,脑后宜扎独辫;婚后梳成发髻,外罩发网,有的还插上银花,称“网子头”。老年妇女“绾纂”、俗称“疙瘩纽子”。新中国成立后,青年妇女留短发或扎双辫,中年剪髻留短发。80年代,中青年妇女烫发者渐多;有的留“披肩发”“运动头”等;老年妇女多数也剪掉“疙瘩纽子”而留短发。
饰品
民国初,中青年妇女有带戒指、手镯、耳坠、耳环、金链的习俗。媳妇发髻上插银花,老太太发髻上插簪子,儿童多戴镯子。姑娘、少妇搽脂抹粉、描眉、抹口红。新中国成立后,此习渐少。80年代,戴戒指、项链、耳坠,美容化装等在部分中青年妇女中恢复。男性饰品有领带、领带夹、胸章,带戒指者亦不鲜见。进入21世纪,男女饰品更是名目繁多,色彩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