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丧葬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74&run=13

旧时,县内丧葬习俗,封建迷信色彩浓重,礼节繁多。农村丧葬,一般分为搬铺、穿寿衣、治丧、报丧、出殡等。
搬铺
老人临危,子女将其移至正屋明间的灵床上,亲属日夜守护,为其“送终”,并要通知近亲前来探视,以见最后一面。如果见不到最后一面,儿女会被视为“不孝”,亲戚会被视为“失礼”。若病人住在医院,按当地旧俗,临终前要赶紧回到家中,不能死在外面。
穿寿衣
在老人弥留之际,儿女门要全部到齐,为其洗脸、理发、洗手、洗脚,擦拭身体、修剪指甲、梳头等,然后为其穿寿衣。如夫妇先亡一方的,穿寿衣为单数;夫妇双亡的,穿寿衣为双数。寿衣只能穿棉袄和夹袄,一般不穿褂子。有的地方穿寿衣,上身四件,下身一条棉裤,取“一年四季保平安”之意。两头见棉,即棉袄、棉裤,不论春夏秋冬均是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亡人穿寿衣的件数及布料的质量,要根据经济条件和主家的意见而定。
“拖魂”
如亡人倒头在里间里,要用一只捆腿的红公鸡从梁头上边扔到外间,再拿到院内放开,俗称“拖魂”。
放噙口钱
亡人穿寿衣后,要抓紧把准备好的“噙口钱”放其口内。“噙口钱”是一枚青铜钱,穿上一根红头绳,由长子把“噙口钱”放其口中,把头绳挽成个圈,按男左女右的规矩,挂在死者的耳朵上。据传说,往死者口里放“噙口钱”,一是钱称为“宝”,把钱放进嘴里叫“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二是人死了要变成鬼,鬼还要投胎另脱生,再变成人。如果不放上“噙口钱”,就变成“空口鬼”。
扎绊脚绳
人死后,穿上寿衣停尸在屋当门灵床上,须在其脚脖上扎条麻绳,叫“绊脚绳”,以防止“炸尸”,到辞灵或入殓棺材“封口”前,再把麻绳解开去掉。
盖蒙脸纸
人死后,要把身体安放顺好,使死者面朝上躺着,放入“噙口钱”后,再用一张白纸盖上脸,从头部向下盖,叫“蒙脸纸”。因为人死后,脸色变得难看,亲人看见死者面容,未免有些伤心或害怕。只有死人才用白纸把脸盖上,有让亡人安息之意。
烧倒头纸
全家孝眷手持清香、草纸,到十字路口烧“倒头纸”,痛哭返回家中,在灵前放声痛哀一场。
做倒头饭
丧家须做一碗米饭放在死者灵前,叫“倒头饭”。在倒头饭碗上斜插一双筷子,以备死者食用。
点长明灯
在放“倒头饭”的同时,灵前还要点上棉油灯,叫“长明灯”。传说,这盏灯是死者的“照明灯”,燃的时间越长越好,从点上就不能熄灭,一直把灯里的油熬完,使其自灭,也不能再添二次油。所以在点灯前要多加些油。
治丧
按照当地习俗,凡是老丧,自家人只哭泣尽礼,不宜过问丧事。所以要请德高望重,办事能力较强,又有一定权威的乡谊、亲友担当“总理”,总揽主持丧葬事宜;安排内柜一至二名,管理支出账目及保管分发烟、酒、茶等实物;外柜二至三人,负责登录吊客所送礼金、联幛及供品等。
报丧
报丧俗称“送信”,由执事人与丧家商量后开出名单,按居住的方位和路程远近,派人分别前往口头送达。亲友接到报丧之后要赶在成殓之前到丧家去“吊纸”,算是对死者的告别。到后行至灵床前,跪倒放声大哭,磕四个头。客人哭止后,执事呼:“谢客!”孝子趋前叩谢。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现在路远的亲戚一般采用电话方式报丧。
出殡
亲朋到齐向遗体告别后,将尸体移入棺内。棺抬起时孝子摔“老盆”,手持哀杖和执“引魂幡”佝偻前行,子侄辈左右扶持孝子,孝眷随棺哭嚎。村头路口,送殡亲友在棺前行“辞灵礼”。至墓地,孝子祭“后土”,告祖先,然后将棺抬入墓穴中掩埋,聚成圆锥体坟头。葬后,还有“复三”“三七”“五七”“百天”“周年”等祭日。一般老人有几个儿子不过几七。孝子、孝眷及有服至亲到坟茔祭奠哀悼。
新中国成立后,丧葬礼仪简化,迷信礼俗逐渐革除。1975年,在全县推行火化,开追悼会,送花圈、帐子之风渐兴。孝子捧骨灰盒,亲友护送至田间深埋。有的将死者骨灰盒寄放在殡仪馆或村办“骨灰堂”,还有的实行火化后,不留骨灰。对人民有重大贡献者,骨灰安放在烈士陵园。
回族丧葬
回族丧俗历来崇尚土葬,迄今沿用。人死后,将尸体停放“水板”(木板)上,用净水洗身,白布裹。请阿訇诵经,殓以清真寺公用之“经匣”外加棺罩。一般死后二三日出殡安葬,头北足南面向西方(麦加方向),埋入“拉亥”套坑内,最后用24块土坯封门,聚成驼峰形坟头,北高南低,阿訇诵经成葬。葬后1周内请阿訇“走林”念经,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均为纪念日。之后,每年只过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