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技名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64&run=13

钱乙(1032-1113)
字仲阳,郓州(今东平)人。钱乙出生于中医世家,早期先以一部儿科书《颅囱方》在山东各地行医,名声大振。宋元丰元年(1078年),宋神宗姐姐长公主之女患病,请钱乙诊治而愈,被授予翰林医学。第二年皇子仪国公病“瘛瘲”,长公主奏请钱乙诊治,用“黄土汤”获愈,被封为太医丞。从此钱乙誊满京城,朝中大臣、皇宗、贵族每天都有人请他看病。钱乙致力医学,善于总结行医实践经验和感受,提出小儿“五脏六腑成尔未全,全尔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理论,并在临床应用。对儿科常见的惊慉、疮疹、水痘、天花、猩红热等病,提出多种有效方法。他拟订的补泻五脏的药方,至今仍为医家喜用。特别将《金匮要略》中的“肾气丸”化裁制成“六味地黄丸”,更见其斟酌通变、动契精微的功力,给后世养阴学派以启发。钱乙博览群书,精通古代五运六气。青年时常夜宿东平王墓,观察气象,至“逾月不寐”;老年以后更是手不释卷,不因医高才广而懈怠。著有《伤寒论指微》5卷、《婴孺论》百篇,惜已散佚。钱乙去世后,他的学生阎季忠将其临床经验加以收集整理,于宣和元年(1119年)汇编成《小儿药证直诀》,其中有23个病例和创制的114个药方。此书对小儿生理、病理、辩症施治和制方用药等颇有创见,比欧洲最早出版的儿科著作早300年。清代纪晓岚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小儿经方,于古罕见,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鼻祖,后人得其绪论,往佳有回生之功。”钱乙被称为中国中医儿科奠基人。
王祯(1271-1330)
字伯善,东平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农学家之一,同汉代的汜胜之、后魏的贾思勰、明代的徐光启齐名。元贞元年(1295年),任宣州旌德县(今安徽旌德)县尹(县长),利用县署西边的废圃,种植水旱作物,“示民以种艺之法”,劝课农桑,并撰写《农书》。受毕昇胶泥活字印刷的启迪,创造了木活字印刷术和“转轮排子盘”。大德二年(1298年),试用木活字,排印《旌德县志》,全书6万余字,不到一个月百部齐成,是中国方志中最早的活字印本。大德四年(1300年)调任信州永丰县(今江西广丰)县尹,对《农书》进行补充修改。大德八年(1304年)九月,元帝颁发实行王祯《农书》诏书。王祯《农书》继承前人在农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元朝以前农业生产实践的丰富经验,全面系统地解释农业生产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在中国农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书》末附撰《造活字印书法》,是最早系统地叙述活字版印刷术的珍贵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