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古墓葬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31&run=13

霸王墓
位于旧县乡旧县村东,当地人称为“霸王坟”。楚汉战争时,东平一带曾是项羽的根据地,驻扎着项羽的后方精锐部队,故项羽死后葬此。《史记》《前汉书》载: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王已死,“楚地悉定,独鲁不下。汉王引天下兵至其城下,欲屠之,为其守节礼仪之国,乃持项王头以示鲁父兄,鲁乃降。初淮王封项羽为鲁公,及死,鲁又为之坚守,故汉王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城,亲为发丧,哭临而去。不诛诸项氏支属,赐姓刘”。据此可知,墓为楚霸王之头颅墓。《皇览》中亦载“县(谷城)东十五里有项羽冢”。墓原有封土,高10米左右,直径100米,墓前原有碑刻四方,汉柏数株。后代名士多有前来凭吊者,如清代进士德清人俞樾在《项王墓》诗中有“已置头颅生赠客,还留魂魄战死神”之句。清洪亮吉(乾隆时进士)曾来寻项王墓,并撰《东阿西楚霸王墓记》一文,其文句有“予以屠维之岁始夏之有夜抵东阿旧县舍第及长白瘳君寻西楚霸王之墓……寻碑读之,云有‘李将军从王死,实附葬’……”。
宪王陵
位于老湖镇汶水之阳杏花岗东,为后汉东平国宪王刘苍及其子孙的墓葬群。共有墓9座,俗称“九子冢”。墓群占地百余亩,九座高大的封土堆墓从北向南呈左右对称式排列。北首一号大墓即宪王墓,今存封土高21米、直径310米,夯土层明显。2、4、8、9号墓封土基本完整,高度3米-11米、直径10米-50米之间。1958年山东考古所发掘队曾对2号墓进行发掘。墓为砖室,大型墓砖上模印有五株钱币、四方连续回纹等图案。墓室分前、中、后和左右耳室,出土有金银器、铜铁器、玉器、象牙器、陶器等一大宗文物,尤为重要的是出土铜镂玉衣一套,形状与河北满城刘胜墓金缕玉衣相同。宪王陵是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一致并且保存较好的一处汉代王侯墓葬群,对山东地区汉代考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尤其对研究东平历史及东平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更为重要。
王宪墓
位于梯门镇梯门村西荆山前山坡上,居于东王林西北隅,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墓前有墓碑一方,墓前神道上有残石门一架(原三架),向南依次有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各一对,均形象高大,雕刻精美。其中石人高近3米,仅头冠就高1米,为文官武将,仪态威严。这些石像是研究明代官宦丧葬制度的珍贵史料。南端还有华表一对,高近5米,上置石猴。据光绪版《东平州志》载,王宪墓是在嘉靖19年修建的,今存封土堆高1.5米,宽6.5米。有“神道碑”,原高大的神道碑和林墙惜在“文革”中被毁。
王宪,字维刚,东平梯门人,《明史》有传,是东平一带有名的“东平四尚书”之一。他于明弘治3年(1490年)中进士,历阜平、滑县知县、大理寺丞、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他奉旨巡抚辽东,在应州抗敌有功,封户部右侍郎,赐其子锦衣世百户;又改抚陕西,回朝改任兵部右侍郎;后因平盗乱有功,又赐锦衣。武宗朱厚照南征时,令王宪率兵、户、工三部各一人,督理军储,凯旋归来升为兵部尚书。
嘉靖4年,朝廷任命王宪为三边总制,治御边境,得到官兵的拥护。当时,吉襄率数万人渡过黄河,从石臼堆侵入内地。王宪调兵遣将,让总兵官郑通卿、杭雄、赵瑛等分兵占要地,设好埋伏,又派都指挥卜云迂绕敌后,切断敌人的归路。寇至青羊岭,王宪大旗一挥,大军从四面八方杀向敌军,“五战四捷”,“斩首万余级,获马驼器仗无算”,寇大败而去。“帝大喜,加宪太子太保”,又赐宪子锦衣世百户,当时,军事管理较乱,以军功而论,有生擒、斩首、殿后、奇功、头功等,但多有滥冒。王宪进行了改革,“定军功袭替格”,又请立京营分伍操练之法,还上书平定犬戎和边防事宜,“帝皆嘉纳”,“诏著之《会典》”一书,遂为成式。嘉靖十三年,加封王宪“柱国太子太保”。“大同兵变”之时,王宪认为“首乱当诛,余宜遣散”,但大学士张孚敬和总督刘源清坚持用兵,结果大同屡攻不下,“北寇又内侵”,王宪又奏前议,“帝悟大同重镇,不宜破坏”,遂从宪议,“乱亦平定”。
王宪老时告官,数年后卒,赠少保谥康毅,明世宗朱厚聪下谕致祭:“卿以高年凤望,台省元老,出入累朝,险平一致,嘉名茂绩,简在朕心……”。
王宪子王汝孝,嘉靖丙戍进士,官至河南右布政使、顺天巡扶,驻守蓟州时战功显赫。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为官清廉,“历履南北皆有声迹。”他与其父王宪被后人赞为“父子二进士”,为一时之佳话。
尚书林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明代兵部尚书王宪及其家族的林地,有东西两处林地,相距500余米,俗称“东王林”“西王林”。东王林是皇帝敕谕为王宪修建,以安葬王宪建茔,现存王宪神道石像生、神门、华表及王宪墓碑等石刻文物。西王林是王宪的祖茔,有王宪祖父王海、父亲王智的墓葬,有王智神道石像生、谕祭文墓碑、诰命墓碑等石刻文物遗物。附属文物王氏祠堂位于梯门镇梯门村内,是祭祀王氏家族先人的一处明代建筑。座北朝南,面阔3间,起脊、灰瓦顶,立山建筑。
孙复墓
位于梯门镇东瓦庄村东南1000米处的山峪内,墓北、东、南三面环山,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孙复墓现存封土堆高6米,直径约30米,因周边筑坝修堤对封土有所破坏,但未接触到墓室。从自然断面上观察,封土层不很明显。
孙复(992年-1057年),宋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字明复。举进士不第,退居泰山,学《春秋》,也称泰山先生,石介等皆师事之。为范仲淹、富弼等推重,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仁宗亲临太学,面为迩英阁祗候说书,讲说多异先儒。罢出为州县佐官。后复入,迁殿中丞。他研治《春秋》,强调明诸侯大夫之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帝王之治乱,著作有《春秋尊王发微》《孙明复小集》等。
韩煦墓
位于老湖镇北桥村北侧,南距大清河400米,墓东北50米有宪王刘苍墓,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现存封土高1米,直径5米,墓南约80米处有一龟碑座,龟型粗糙。
根据1981年全县文物调查资料得知,在宪王墓前曾查到过一块墓碑,上曰:“宣授总管墓”5个大字。根据调查,此墓碑在宪王墓前50米处出土,附近未发现墓室。民国二十五年《东平县志》记述:“元东平路总管韩煦墓,县治北王陵台前有神道碑。”按此记载,韩煦墓应在宪王墓前。但民国二十五年《东平县志》上又同时记有东平路达鲁花赤塔思火儿赤的墓也在此地,那么宪王墓西南50米处的韩煦墓附近,应同时存在两座墓,经过实地调查、走访得知,在现存龟座西南方原有一石门,横额有“韩氏先茔”4字,“文革”中被砸毁。按墓门、龟座和墓的位置,此墓应为韩煦墓,这与县志、与1973年文物复查资料上记述一致。关于县志上记载的达鲁花赤塔思火儿赤的墓,有待今后继续考证。
杜三策墓
位于大羊镇三旺村北750米处山坡地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杜三策墓原有封土,神道上有石马、石羊、石人和神道碑等,惜在“文革”中被毁,今仅存石羊1个。光绪版《东平州志》载:“明都御史杜三策墓,县治东北五十里三旺集北。”与此相符。杜三策,字毅斋,东平人。《明史》有载。天后壬戍进士,官给事中。魏忠贤擅权乱政,他特疏劾之,“忠贤矫旨逮三策,至德州,忠贤伏诛,放还。”在崇祯初,被起用为户科给事中,并奉命册封琉球。地方官员送礼,他不受,“得使臣体”。后历任大理卿、天津巡抚等职。
梁氏墓群
位于老湖镇大望山、小望山之前梁林村西部,是东原名宦梁氏家族的墓葬群,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墓地位于山前坡形地上,三面环山。墓地基本呈长方形,南北320米,东西240米。梁氏家族墓地始以宋至道三年(997年)梁氏家族以五代时天平军节度判官梁维忠为祖茔,后“父子状元”颢、固和“祖孙三丞相”适、子美、焘及其后代卒后均葬于此,延续至明清。此墓区原规模较大,坟茔百数,其中御坟7座。碑刻林立,石像生众多,有成对石人、石马、石羊、石虎、麒麟等。原有林墙、林门,城墙高3米多,墙四周设有角楼,林门位于正南,气势雄伟。但墓葬、碑刻多数于“文革”中被毁,辟为苹果园。现存梁维忠墓碑、梁子美神道碑、梁固墓碑及二件大型螭首碑帽等。林区东侧有其家族祠堂一座,祠堂内有天然玲珑赏石一块,个体较大,据说为江南太湖石。墓区东有南北向山水沟,南有东西向山水沟各一条。
“文革”期间,当地群众在墓区内东侧扒出数座宋代墓葬,其中一墓为石结构墓室,内有壁画、墓志等,今文管所收存有当时出土的墨盒、铜壶、铜驼等。据梁氏族人介绍和现存石刻位置等简单考证该墓群内部分名人墓葬(从北向南),梁维忠墓在墓区西北角处;传说中的“五侯墓”,在林区最北端,东南西北向排列;其前30米处,有宋故太师墓,现存“宋故太师梁公神道碑”碑帽;前50米处,为宋南阳伯墓,现存“宋故南阳伯梁公神道碑”碑帽;前50米处,为梁适墓;梁子美墓在其神道碑北100米处,宣和五年(1123年)子美卒,葬于该墓区;梁子野墓,在子美墓西约70米处,墓前尚有石人、石羊、石虎各一对。墓区中间西部为“父子状元”墓区,景德元年(1004年)六月,时任开封知府、翰林学士梁颢卒,葬于该墓区。现有明嘉靖二十三年(1542年)十月梁氏家族第十三代孙重立“宋状元内翰讳固碑”墓碑及今人所立梁颢墓碑。梁氏墓群是历史上不多见的官宦墓地集中的墓葬群,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官宦丧葬制度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村汉墓群
位于东平街道王村。今存封土堆墓两座。村南1号墓封土堆直径40米,高14米,夯土层明显,墓室早年被盗开,从盗洞口看为大型石室墓,墓室结构不详,盗口内东壁上有汉代隶书题记。村北2号墓封土堆高12米,直径60米,夯土层明显。封土质为灰白淤积泥,较为少见。墓室不详。据当地群众反映,该村周围原有封土堆墓多座,有的为大型砖室墓,有的内有壁画。墓内葬品有玉衣、陶锺、红釉陶壶等。
百墓山汉墓群
位于斑鸠店镇柏松山村西百墓山上。相传,山周围有汉墓百余座,故山俗称“百墓山”。其中有近年来发现的一座墓葬,为全石结构中型汉代画像石室墓。墓室完整,葬品已早年被盗。南北长近9米,东西宽6米,高近3米。墓门向东,分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几部分,后室外有回廊。画像内容主要分布在前室和左右耳室上。内容有谒拜图、乐舞图、丰收图、白虎、方相氏和五铢钱币等。运用浅浮雕和平面线刻两种雕刻技法。前室中间石柱上刻有“此人马皆食大仓”八隶字。百墓山汉墓群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范村汉墓群
位于东平街道李范村东北青峰山山凹山坡地。现存封土堆墓3座,呈“△”形排列。三墓封土堆直径40米-80米,高3米-10米,夯土层明显,上植有柏树。墓室不详。在该墓区内“农建”时发现过许多石结构墓,葬品有陶罐、壶和陶动物模型等。另外,在3号墓南小桥上还有一块画像石,首端为双鱼图案,墓区内地堰上村庄附近还残置有不少画像石。
焦村汉墓群
位于东平街道焦村北白佛山前山坡地。现存有墓两座,皆有高大的封土堆,左右排列。西墓封土直径60米,高7米,上积满碎石、植有柏树;东墓封土直径110米,高19米,周围尽是乱石,植柏树,夯土层不甚明显,文物普查资料中定为汉墓。近几年,在其墓前曾发现20余座小型砖室或石室墓,葬品有陶罐、陶壶、五铢币、汉白玉猪等。
于寺汉墓群
分布于东平街道于寺村东和村南,村东汉墓群在白佛山西麓山坡地上。现有墓1座,封土堆直径30米,高3米,夯土层明显,其墓西、南原有两座封土堆墓,“文革”中皆被平掉,未触及墓室。
石马汉墓群
在东平街道石马村北、村南,为东汉墓葬。村南“金牛农场开发区”施工时发现墓葬多座,距地表3米,其中一座被打开,为汉画像石墓。其东一墓内还设有“元始四年”题记石柱,为西汉晚期墓葬。此墓疑为原被平掉封土堆墓中的一座。在该画像石墓南还有几座小型墓,内出土葬品有汉代铁剑、陶罐、五铢币等。村北的一座,今存封土堆直径60米,高6米,夯土层明显,墓室不详。据当地群众反映,石马村北(王村村南)原有墓18座,封土堆大小不一,在“农田基本建设”时皆被毁掉。墓室多为砖、石结构的“四合房”式,出土有陶灶、釉陶壶、陶罐、铁剑、五铢币、陶质动物模型等,有的墓室内还散置有较多的玉衣片。据此分析,此类墓已早年被盗。另外,墓砖很大,有的重四、五十斤。1973年文物普查时有省、市专家考证为汉墓群。
一担土汉墓群
位于东平街道一担土村西大皮山之前坡形地上。有墓两座,东西相对,距100米。封土堆高大。东墓封土堆直径70米,高15米;西墓直径40米,高10米。夯土层明显。1964年下大雨时两墓同时塌下深1米直径5米的大坑。两墓保存较好。在两墓周围,以前曾出土许多石结构汉画像石墓和砖室墓,出土有陶壶、灶和铜车马具、带钩、五铢币等。另在该村东有宋代“杨家林”,残存墓前石刻有石人、石羊。
大井汉墓群
位于东平街道大井村东500米,处于群山环抱之间台形地上。原有墓3座,均有封土堆。当地村民整地时扒掉。其中一墓为石室墓,有中室和左右耳室,顶,出土有陶壶、灶、仓和铁剑、铜镜、五铢币等。今残存一封土堆墓,直径8米,高2米,墓室不详。
虹桥汉墓
位于东平街道虹桥村南200米处,民间传为“皇姑坟”。封土今已无存,墓区内有汉代墓砖,1997年,在墓区内发现几座小型汉代石墓,被毁,出土有鹤纹铜镜、铜灯台和五铢币陶罐等。墓区内还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遗址,曾采集到标本有磨光石镰和陶片等。
赵桥汉墓群
位于东平街道赵桥村东北300米处,在白佛山前台形地上。现存汉墓1座,封土堆直径80米,高8米,夯土层明显,1997年初,在墓顶上发现有一深5米直径1米的盗洞,墓室已被盗,后复填土,墓室结构不详。在“文革”中,墓南曾出土中型石室墓,葬品有陶壶、陶灶和铜带钩、铜车马饰件以及涂洙陶耳杯等。
金山汉墓群
位于县城西金山村西南芦泉山之前,原有封土堆墓两座,皆在“文革”中扒掉。今仅存地上墓室一个,由大型石板拼凑合成,墓口向南,无壁画和画像石,长2.5米、宽2米、高1.8米。葬品不详。据群众反映,该墓西南30米处原有一高大封土堆墓,扒掉时见为石室墓,内有壁画,葬品有陶狗、陶鸡等动物模型。
古台寺汉墓
位于宿城故城东南(今东平街道)古台寺村。没有封土,系当地群众于1982年整地时发现。墓口距地表0.4米,墓室有中、后及左右耳室,顶,全高1.9米,有盗口。墓内出土一些陶质车马具模型及陶壶、罐和其它陶器残件等。当时墓内积水较多,未全面清理。墓内有壁画,内容有狩猎图、车马出行图、花卉图案等。
护驾村汉墓群
位于宿城故城东(今东平街道)护驾村西,属于平原地带。根据原来文物普查资料记载,原有封土堆墓10座,上植有柏树。封土最大者直径32米,最小者8米;最高者15米,最矮者1.5米。夯土层明显。“文革”中被扒掉。今有两墓残存一部分封土。其中一墓为砖室墓,穹隆顶,墓道向南,有前室、后室和左右耳室。葬品有陶壶、陶案、陶灶及铁剑、铜镜、铜带钩等,其他不详。据说村南也有封土堆墓,具体内容不详。
无盐汉墓群
位于东平街道无盐村东100米处,龙山之阴山坡上。原有墓两座,相距20米,封土堆高大,现已无封土,无发现墓室。但在“农建”时此处挖出了许多大型石室墓,有的为画像石墓,部分画像石在当时收入县文物馆。出土葬品有陶灶、陶仓、陶壶、陶罐等。另外,在无盐村西北处原有高5米直径6米的残存封土堆之墓,当地群众反映原有石人、石马等,皆被毁且被毁年代不详。据光绪版《东平州志》载:“汉东平思王墓,县治东故无盐城东北三里”。东平思王即西汉宣帝之子刘宇,当时被封为东平国思王,《资治通鉴》《前汉书》等史书中有记载。今无盐村南为周汉之际的无盐故城址,即战国“齐王后无盐钟离春之私邑”(该汉墓群和李范村、牌子等村汉墓群亦可属“无盐故城所属汉墓群”之列)。清代诗人王士祯曾有“过东平思王墓诗”一首:“东平几驿是咸阳,松柏依然指故乡。帝子不须还怅望,汉家陵阙久凄凉”,可见清代思王墓依然还存。至于该墓群中思王墓在何处,有待今后考古发掘。
土山战国墓
位于东平湖土山岛上,为战国时土圹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省考古队发掘。该墓南北12米,东西8米,出土有组合陶鼎、陶罐和青铜戈、车马器以及大量骨贝等文物,是鲁西一带最大的战国墓。
后银山汉墓群
为山东地区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砖室壁画墓。位于银山镇后银山村前,汉代墓葬较多,多是壁画墓。其中一东汉前期砖室壁画墓,顶绘有日月流云;西壁绘墓主人淳于口出行,图上有榜题游徼、功曹、淳于口车马、主簿、付戏等;南壁绘都亭和人物,榜题“曲成侯邑”;东壁近后室绘鸟树,其前有子元、子礼、子仁等9人。
东平县城内汉墓群
发现于整个县城内。在城市建设施工,挖掘地槽动土时,发现大、小型汉墓近百座。有“石匣墓”、小型砖室墓、汉画像石墓和壁画墓,以小型石、砖室墓居多。距地表2米至5米不等。其中麻纺厂、邮电局等处为汉画像石墓,当时遭损坏,内容不详。东平县人民医院出土10余座小型“石匣墓”,葬品有陶罐、陶灶、陶仓、陶动物模型和铁剑、铜镜、银戒指、五铢币等,二棉厂、面粉厂汉墓内曾出土大型绿釉陶壶、黄釉陶罐等。在县城内建设施工,大多会发现汉墓,可以说县城是一个大的汉墓群集中地带。
宿城故城墓群
为东平县境内较为集中的汉墓群之一。从墓座落位置来看,大多是傍山而建,符合汉代“依山建陵”的丧葬特点。从已发现的墓室结构看,多是模仿现实生活的房屋形式,如规模较大的“四合房”式墓室。墓室上不但有高大的坟丘土堆,有的原有墓旁还建有祠堂和墓阙。例如北桥宪王陵,汉章帝就曾两次“幸宪王陵,祠以太牢”(《资治通鉴》)。这些都符合汉代丧葬特点。而一般的小型墓、贫民墓,如“石匣墓”等,则结构简单,没有高大的封土,仅在墓内随葬几个陶罐或一些钱币。按汉律规定,刘侯坟丘高4丈,关内侯以下至庶人各有等差。此故城周围汉墓群中有高大封土堆者几十座,还有许多精美的葬品出土,足以说明在汉代东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达。
斑鸠店东龙山汉墓
1995年8月3日,在斑鸠店镇东龙山村发现两座汉墓,位于曹植墓南2公里处的黄河南岸,是斑鸠店镇东龙山村民刘万常开山时发现的。该墓为石结构单室墓,整个墓室从青石山深掘而成。从中清理出陶罐、彩陶壶、彩陶马、彩陶骑士、兵剑、各式陶俑等器物6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