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文化遗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27&run=13

丁坞遗址
丁坞遗址位于大羊镇丁坞村西北处,是东平县比较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面积约2.4万平方米,属山坡台形地。从断面观察,文化堆积厚约1米-2.5米。土灰褐色,内包含有红烧土块。从文化层内的包含物看,上层为龙山文化层,下层为大汶口文化层。地表露出物主要有夹沙红陶鬲足、夹沙灰陶瓮罐残片和灰黑陶罐残片等。从捡选的标本分析,龙山文化层主要有鼎、 盆、罐、豆、杯、石器、觚等器物。1993年,县文物所工作人员在此遗址地区东南处发现一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该墓为土坑竖穴墓,葬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略向北偏东(未全面清理)。在头部发现有蛋壳灰陶高柄觚一件,高18厘米,喇叭形口,壁薄如蛋壳,细长圆形柄饰以竹节纹,圆饼形座,座下有三支形足,座底上有刻划纹。此觚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色为灰黑色,应属于龙山文化早期。
下层是大汶口文化层,从包含物看,主要器物有各式鼎和罐、钵、盆、豆、壶、石器等。陶器以灰陶和夹沙褐陶器较多,还有部分红陶器。器表饰篮纹,绳纹者较多,另有弦纹、堆纹、刻划纹、乳钉等。已多数运用快轮制陶技术。从当地群众手中征集到的部分石器看,有斧、凿、镰等,制作细致,均通体磨光,并采用管钻法穿孔。在当地群众手中征集到一件重要的文物月牙纹青玉斧,长约20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1.5厘米,刃部较尖锐,尾部呈弧形,一面饰有连续的月牙,尾部中有一圆形孔,孔径约1厘米,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重要遗物。
丁坞遗址的存在,对于海岱文化区的考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也为海岱文化区的文化谱系增添了丰富的研究内容,它也是创造“东原文化区”这一地方文化体系的先躯部分。
沟坝遗址
位于梯门镇沟坝村西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接村庄,北临大山,其范围南北长70米,东西宽90米,遗址高出四周3至6米,形成台形地。1994年3月1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未进行科学发掘,但从南部山水冲刷断面上观察,地表20厘米下即文化层,深度在5米左右。文化层为灰褐色土质,内包含物比较丰富,主要有烧土块、兽骨和各种陶器残片,红、灰、黑色陶片均有,但以灰陶为多。1973年,文物复查,曾在此遗址发现粗柄豆、袋足鬲、夹砂罐等陶器。县文物管理部门从群众手中征集到从遗址出土的陶豆和陶罐,并发现有青铜剑等。根据文物工作者现场考察和征集到的出土器物标本分析,应为商周时期一处文化遗址。
朱桥遗址
位于老湖镇朱桥村东侧。整个遗址座落在土坡岗上,为一高出四周的台形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0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考古队曾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确定为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1961年《考古》杂志第二期)。该遗址由于靠近村庄,村民整地建房对其破坏比较严重,文化层已暴露出地面,其范围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观察群众(挑)剜土的断面,文化层深度不一,一般在50至100厘米左右,内包含有红色烧土块、陶罐、陶鬲、陶钵残片,以红陶、灰陶、黑陶为主,还有一些烧骨、蛙片等。从该遗址拣选的主要标本有:绳纹的夹砂红陶鬲足、素面红陶钵口沿、方唇绳纹的灰陶罐口沿、附加堆纹的夹砂灰陶口沿等。据当地村民反映,在此还发现过一些石斧、石铲和土圹墓。这说明该遗址应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址。
屯村铺遗址
位于旧县乡屯村铺村东北1.5公里、洪顶山之间的东风水库内。其范围东西长500米,南北宽50至200米不等,基本为呈扇形的台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三面环山,长年经受山水冲刷,遗留文化层很少,暴露物十分丰富,大部分都被冲到西大坝内。特别是当时东风水库及拦水大坝的修筑,对遗址占压,破坏较为严重,因而使遗址面积逐年减少。从对遗址冲刷断面考查所知,文化层厚度约1至2米之间,土质为山区粘土、淤积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遗址区内有两处较为重要的残存文化层堆积,皆位于库区和山脚下,其中发现有大量的蚌片和陶器残片,主要有灰、红色绳纹陶鬲和印纹灰色陶罐等生活器皿。根据拣选到的标本和文物工作者的调查分析,该遗址当属商周文化遗存。
旧县三村遗址
位于旧县乡旧县三村东南的霸王墓周围。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为山坡台形地,长80米,宽150米。土质为粘土、冲积沙土的混合土,呈灰褐色。从南面东西向大山水沟冲刷断面上观察,文化层厚约6米,南部被山水冲刷比较严重,暴露物十分丰富,其中有:蚌片,少量瓮罐残片和其它陶片。东侧有一土建民房,墙壁上布满许多蚌片和陶片。在遗址西部,村民盖房动土时,曾发现许多烧灶圆形遗迹,内有红色烧结土块。从附近采集的标本有:蚌片(跟屯村铺遗址采集质地一样)、泥质夹砂红褐鬲足、泥质灰陶瓮罐口沿、泥质灰陶,外有绳纹的残陶片等。文物工作者根据采集标本和现场调查分析,确定此遗址是一处商周时期的村落遗址。
龙山书院
龙山书院始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3年),址在府治东三十公里处龙山。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东平知州普尔泰重修书院,并将书院移建于州城牌坊街路西马公祠旧址。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又移建于书院街路北(今东平一中校址),规模宏敞,有讲堂、斋室、伙房、宿舍、办公房、藏书阁等房舍百余间。光绪二年(1876年),又在书院东侧新建试院(亦称考棚)、堂室、号舍50余间,为童试(考秀才)场所。书院人才辈出,仅清道光年间,东平就考中了31名贡生,12名举人,3名进士。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科举兴学堂,将书院改为东平第一高等小学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早年曾在书院读书。1957年7月,书院改建成东平县第一中学。
仲子读书处
位于斑鸠店镇青龙山北面的子路村。宋嘉祜四年建,历代多次整修,现存建筑群基本完好。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子路村原名枝露村,春秋时南与鲁接,西与卫邻。传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带其三个得意弟子同行,其中一个人叫仲子(字子路),路过这里休息时,子路惜时如金,捧书诵读,传为佳话。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村里建仲子祠,亦称仲子读书阁,并将枝露村改为子路村。
仲子祠座西朝东,依山势而建,以大门、二门、仲子祠正殿为中轴线,对称而列,形成一个结构严谨的建筑群。祠内正殿为立山式建筑,鳞瓦盖顶,滴水钩檐,四山龙头仰天,龙身呈波浪式,状若游飞。大殿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南北配殿亦十分壮观。
正殿内原有仲子泥塑金身坐式巨像,像高1.7米,身着蓝袍,左手拿书,右手按右膝,专心读书,孜孜不倦。正殿擎梁石柱上刻有楷书楹联: 从政当年蒲邑千秋传治绩, 读书此地谷城百代振雄风。 正殿前有两方形石柱,上刻对联:学海文烂源分泗水, 春风化雨道祖尼山。两幅楹联可能均为宋时刘秩、刘隐撰书。南北配殿各三间,殿内墙储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仲夫子读书阁碑记”等。大门悬石匾一块,上刻“仲子读书处”五个金光大字,字体工整,笔法遒劲。子路村因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古来读书之风甚盛,私人藏书颇丰。原仲子读书阁(正殿)因年久受损,今人又在原址重建其阁,并刻碑铭记。重建的仲子读书阁,其建筑规模和样式与原阁相同,为东平境内一大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