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特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18&run=13

东平文化源远流长
东平,古称东原,处于东夷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汇处。从丁坞遗址发掘看,东原地区的上古文化历史悠久,时间跨度大约在六、七千年以上,而且文明程度高、文化发达,证明早期人类祖先在东原地区活动的史实,增强了太昊、少昊、伏羲、神农、蚩尤、黄帝和炎帝等所代表的部族祖先在东原地区活动的可信性。东原文化遗址还包括宿、须句、遂、鄣、郈等古国和古城,有的是夏商时期的封国,另外是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后有无盐、须昌、须城等。这些古国、古城不仅都有翔实的史料记载、美丽的传说佐证,而且至今都有明确的遗址所在,诸如宿城、遂城、鄣城、无盐、埠子(须昌)、州城(宿城)等。宿城、州城几年前还有断续的城墙,筑堤取土挖掘出大量板瓦、筒瓦、路钉砖、虎符、五铢钱范等珍贵文物。在丘陵、水塘、庄稼地里随处可见各类古瓦片、陶片,残片厚薄不一,红、黑、灰颜色不同,间或带有图案。这些现象充分证实了古代东原文化的存在。可以认为,在“大野既潴,东原厎平”之后,东原成为相对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大野泽水退后,淤积成的肥沃土地适于耕种。此地山、水、田各占三分,有山作屏障,有田可种粮,有水可渔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由此,东原便成为古代先民和后事智者所向往的“乐土”。清代进士蒋作锦所著《东原考古录》记载:“东平古名郡也。考自倚峗开国,筑宿为城,南澄汶水之清,东撷龙山之秀”。其中,宿,即宿城(今州城),峗,即峗山(今白佛山)。
纵观东平文化,从先秦到清末及民国初年,从两汉经学到宋元府学,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教育,从文学艺术到文化集成,均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优秀人物。春秋时期,无盐女钟离春凭借才华辅佐齐王治政,堪称女中豪杰;汉代夏侯胜、夏侯建承先启后,成为今文经学的先驱人物;“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汉魏诗歌创作成就骄人,令以文学著称的曹操父子赞赏有加;五代时期东平籍宰相和凝、王朴,治政为文,青史留名。医学家钱乙,堪为儿科医学的先驱;画家梁楷,誉为“减笔画”的鼻祖;高文秀力追关汉卿,成为元杂剧的领军人物;王祯著《农书》,发明木活字印刷术,贡献突出;吕彦直设计中山陵,中西合璧,世界闻名;无产阶级革命家万里致力于民族独立、解放和伟大复兴,功勋卓著。
儒家文化影响深远
儒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与学术流派,其文化内涵随着封建社会统治者的要求及时代变迁而发展。东平地处鲁西南,历史上长期为中国北方地域性的政治、文化中心。儒家文化是东平文化的核心。儒家的政治伦理及文化思想在东平曾产生及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汉代东平人夏侯胜曾拜当时的名儒学习金文《尚书》,成为“大夏侯学”的创始人。西晋东平人刘兆,博学广闻,温和忠厚,教书循循善诱,有学生近千人。唐代,东平湖水域就被苏源明称之为“小洞庭”,迎来无数文人墨客。宋代,东平文风不减。元代,东平地区发展又是一个黄金期。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那时东平学风日盛,影响很广,曾使“齐鲁儒风为之一变”。东平府学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宋元时期,曾有朝廷内外要职“半出东平府学”之说。仲子读书处,位于斑鸠店镇子路村,建于宋嘉祐四年(1059年),现仍存有一个庞大的结构对称的建筑群,院落的大门上方悬挂石匾一块,上刻“仲子读书处”5个金体大字。据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带3个得意弟子同行,其中一人就是仲子。仲子字子路,曾在这里捧书诵读。人们为纪念他,在这里修建了仲子读书处,后来成为一所学校。东平文庙,始建于宋仁宗景佑五年(1038年)。到了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又改建于州衙的东北。庙学的基址,东西70米,南北240米。主要建筑物有大成殿、大成门、崇圣祠、杏坛等。大成殿内有孔子的神位,题“至圣先师孔子”。东平文庙作为“人才辈出的学校”,功不可没。从隋唐至清末,东平人考中进士的有70人,状元4人,另还有武进士7人。举人,仅明清两代就有219人,另武举84人。《山东古代史》载:“元代的时候,东平府是山东的文化中心。东平学风对中原文化的发展,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水浒文化独领风骚
东平是水浒文化的发祥地。《水浒传》的作者罗贯中,是东平街道罗庄村人,东平及周围地区历史上发生的农民起义,特别是梁山泊(即现在的东平湖)宋江起义,对他的影响很大。在民间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罗贯中继《三国演义》之后,编纂完成《水浒传》这部鸿篇。《水浒传》描写了北宋末年朝政混乱、边防告急、横征暴敛、强取豪夺、民不聊生,揭竿而起、聚义水浒、逼上梁山、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故事。明朝人金圣叹说过:“天下的文章没有比水浒更好的,读书之乐第一就属读水浒。”至今水浒历史文化遗迹,仍遍布东平大地。
东平湖是《水浒传》中八百里水泊遗存水域,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开头语就写道:“宛子城中藏虎豹,蓼儿洼内聚蛟龙”,当年的蓼儿洼就是现在的东平湖。水浒英雄战官军、仗义疏财,杀富济贫,都曾在这片水域中出没。几百年过去了,虽不见当年水兵厮杀场景,但是有关水浒英雄,梁山泊好汉的故事传说,至今还在当地广为流传。
水浒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棘梁山,也叫立良山、司里山,是水浒英雄晁盖、阮氏兄弟等最初聚义的地方。山上有聚义厅、宋江井、点将台、分银台、练武场、义军粮仓、旗杆窝以及李逵睡觉的石窟等水浒遗迹10余处。
《水浒传》中“阮氏三雄”的故乡,就在湖的西岸石庙村,石庙村原叫石碣村。阮氏兄弟共有七人,个个武艺高强,不畏强暴,杀富济贫。兄弟几人靠打渔为生,先后有四个兄弟离开人间,只剩下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个弟兄。因他们兄弟抗官府、杀渔霸,被梁山泊农民起义军军师吴用所闻知,便几次密访石碣村,诚邀三兄弟同聚大义,几次密谋之后,阮氏三兄弟欣然同意,随吴用一起投奔晁盖,在“智取生辰纲”之后,又随同晁盖一同奔上梁山。阮小二、阮小五被封为节义郎,阮小七授盖天军都统制。之后,阮小七遭人陷害,又回到此地,仍以打渔为生,年过六十离开人间,当地百姓尤其是阮氏族人为纪念阮氏三兄弟,就在村内建起“三贤殿”。如今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吴用石碣访三贤,水泊梁山闹翻天,天下英雄大聚义,百姓扬眉是青天”。
东平湖周围还分布有宋江碑、孙二娘店、水浒英雄藏身的老虎洞、接头的花篮店、阮小七封井碑、被火烧的太虚观以及东平府城等30余处。东平到处流传着真假宋江、智劫生辰纲、三阮战何涛、孙二娘仗义收女、火并王伦、鲁智深镇守六工山、月岩寺剿贼、水泊战高封、神龟助战等许许多多水浒故事传说。水浒戏在东平家喻户晓,人们耳闻能详的仅高文秀一人创作的有关水浒英雄李逵的杂剧就有8种,如《黑旋风双献功》《黑旋风穷风月》等。
水浒文化在东平,表现在饮食方面,如“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建筑方面,如宗教、平民、地主、官府及牢狱建筑,都留有水浒韵;行运方面,如船只、车辆、轿、牲畜的使用,就像《水浒传》描写的一样;语言方面,如口语“二哥”“鸟人”“妮子”等称呼,在东平湖畔仍有流传。娱乐方面,如水浒叶子牌,老年人现在还在玩这种牌。《水浒传》中梁中书的原型是东平梁氏官宦家族中的梁子美,神道碑立于宣和七年(1125年),现立于梁氏家族林前,保存完好。
进入21世纪,东平县成立罗贯中与东平文化研究会;举办罗贯中与《三国演义》《水浒传》国际学术研究会,近200名国内外专家聚首东平,考察论证“罗贯中籍贯是东平”的学术观点,成为东平空前的文化盛事;成功举办“水浒文化旅游节” 等节庆活动,使古州东原尽展魅力,水浒文化激情上演;深入挖掘东平湖周边水浒文化资源,投资近30亿元,建设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包括水浒古镇、水浒影视城等十几个单体项目,总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向游客原汁原味地展示水浒故里的历史风貌和民俗人情,让游客切身体验“畅游梁山泊、活读水浒传”的乐趣。水浒文化主题公园独特的山魂水韵、精湛的建筑工艺、宏大的拍摄场面,越来越受到广大剧组的青睐,成为多种题材剧情拍摄首选场地,为广大游客体验水浒文化的无穷魅力打造了良好平台。2013年11月,东平县水浒文化产业园被命名为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水浒影视城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命名为“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
水浒影视城周边村庄,与时俱进的“文化村”“演员村”,为当地村民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租赁、餐饮、运输、务工等相关收入大幅上升。据统计,有近5000名群众在剧组跑龙套,有3万群众吃上文化旅游饭,沿湖旅游专业村的年人均收入达到2.2万元。
《水浒传》中的东平府,就是现在的州城街道驻地。按照恢复古城风貌的建设规划,已建起北城门,恢复部分城墙,城内建起仿宋代一条街,南北长3000米,称为“十里宋街”。街道两旁仿古建筑鳞次栉比,状元坊、进士坊、昇平人瑞坊等7架牌坊跨街而立,部分寺庙堂馆也相继恢复。位于十里宋街南段的万里故居与中共东平县工委纪念馆,总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2011年6月22日开馆后,前往参观者络绎不绝。
运河文化灿烂辉煌
京杭运河流经东平600余年,在境内留下丰富的人文遗产。运河沿线,闸坝、渡口遍布;运河区域,城镇因河而兴。“东原古八景”,是对东平运河流域及其附近八大风光胜迹之统称。明代《东平州志》参撰者、郡人田大有所赋运河流域“东原十景诗”,应是东平最早的景观组诗。素有“小洞庭”之称的东平湖,景色优美,旖旎多姿。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元大都(北京)出发,沿大运河南下,到东平时,被眼前繁荣昌盛的景象所倾倒,盛赞为“雄伟壮丽的大都市”。 1985年,东平湖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稻屯洼被公布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明代,宋礼采纳汶上白英老人建议,修筑“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重要水利枢纽工程—戴村坝,气势磅礴,号称“江北都江堰”,使大运河水南北分流,遏汶以济运。由此,大运河重现千帆竞发、舟楫如织的繁盛景象,东平州再现商贾云集、风物繁华的往日辉煌。大运河的重新通航,创造了运河流域全新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生产环境、商业环境和文化环境,在中国境内最繁华的区域形成一条政治、经济、文化纽带,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崛起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漕船、商贾汇聚于东平,商贸日渐繁盛,安山码头逐步发展成为安山古镇,并辐射到州城、宿城等较大的城镇。来自全国各地的官商士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文化艺人、少数民族驻足于此,从事各行各业,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除了经久不衰的元杂剧和水浒戏,后来又有了河北梆子学社、大众剧团、二黄社、同乐社等剧团的演出活动,传统文化艺术名目繁多,争奇斗艳,并产生了东平独有的号称“半碗蜜”的四音戏剧种,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有山东琴书、坠子、评书、山东快书、鱼鼓、莲花落子、大鼓等。民间艺术有龙灯、狮子、高跷、花船、敬河神、旱神、倒骑驴、秧歌等。
东起“运河之心”戴村坝,向西沿大清河、古运河,经东平湖通向黄河,全线约75公里。包括戴村坝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古运河码头、东平湖湿地、千年宋城、渔家风情园等景区景点。
宗教文化特色独具
东平境内有人文与自然遗产89处入册,其中多数为宗教文化建筑遗迹,最具特色的是佛教摩崖、石窟造像与刻经。
其中有白佛山、司里山、六工山、铧山、洪顶山、青峰山、黄石悬崖等23处,有各种造像2200余尊,年代上迄北朝,下至明清,形成一个环湖“C”状佛教造像、刻经群。虽然造像数量上难以与全国著名石窟相媲美,但佛教造像与大面积刻经在同一区域并生并存,这在全国并不多见,是研究佛教传播,造像、刻经艺术必不可少的实证。洪顶山摩崖刻经,刻字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存经文、题记近千字。其中的“大空王佛”四字,高约10米,仅一“佛”字,即高达4.6米,是目前国内同时期最大的刻字,被中国社科院专家誉为“北朝佛教刻经大字鼻祖”。此外,伴随着山间造像刻经的还有多处寺院建筑,如六工山建福寺、昆山月岩寺、腊山磨香寺、杨山清泉寺、凤凰山灵泉寺、白佛山三教寺等。这些古老的寺院,向人们传递着自唐代以来的佛教建筑艺术信息,亦是研究中国佛教文化难得的实物资料。
在京杭运河东平段流经的区域,道教文化也有很深的历史积淀,诸多宫观遍布其间。东平湖的西、北、东三面环山,山虽不高,却峰峦叠嶂,排闼送青,幽谷深邃,泉水甘冽。有许多与佛教寺院分庭抗礼的“S”状的道教宫观群产生,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金代,与邱处机在东平活动有关。这些宫观在元明清三代均有发展,今遗存有祥龙观、青龙观等十多处道教建筑群。腊山道观最负盛名,山阳山阴分布着两大道观,且道事活动延绵不断,以龙门派道士为主的道乐演奏队传承至今,有十五首道曲载入《中国音乐大全、山东卷》。
伊斯兰教于1438年随回民迁移传入东平,信教者集中在州城、老湖、宿城、大羊,他们以州城清真寺为中心进行宗教活动,有住寺阿訇、海里凡等。
1870年,天主教由平阴县胡庄传入东平。现有毛庄、李所、龙山屯、大梁庄、柳村、大洼等6处教堂和商老庄1处活动点。东平的天主教隶属济南教区,李所教堂有坐堂神甫1人。1999年12月,东平县成立天主教爱国会,设主任、副主任、委员等。
基督教于1896年传入东平。2003年,全县批准登记的活动场所9处,即马楼、新光、张文远、司里、前银山、斑鸠店、旧县一村、桂井子等活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