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产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144&run=13

黄河鲤鱼
一种生活在肥沃的黄河水中的野生名贵鱼种。红尾金鳞是它与别的鱼种最明显的区别。历史上,东平湖作为自然滞洪区时,因与黄河相通,每逢汛期都有大量的黄河鲤鱼进入东平湖内。
黄河鲤鱼肉味纯正,鲜嫩肥美,无污泥味,是鲤鱼中的上品。《诗经》上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即是指的黄河鲤鱼。《清稗类抄》中说:“黄河之鲤甚佳,甘鲜肥美,可称珍品”。
黄河鲤鱼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利水消肿,安胎通乳,益气温补的药用价值。
东平湖鲤鱼
东平湖鲤鱼,属鱼纲、鲤科,与黄河鲤鱼同属一个品种。是东平湖久负盛名的经济鱼类。
东平湖鲤鱼体形短宽、稍侧扁,鳞片较大,胸鳍藏青色,胸腹部乳白色,脊部暗褐色,尾鳍下叶红色,口下位有须两对,背鳍、臀鳍均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具锯齿。雌鱼微肥,雄鱼略瘦,栖于水底,适应性强。食性杂,生长快,生活力、繁殖力均很强,耐高温和污水,从清明到夏末产卵两次。冬季少食而处于休眠状态,为最肥期,是捕捞和食用的最佳季节。
东平湖鲤鱼体长可达1米,处于1-2龄期时生长最快,春季繁殖的幼鱼,当年可长到300克以上,第二年达到1公斤。东平湖水生植物繁多,饵料丰富,十分有利于鲤鱼的生长。2001年、2002年,渔民曾捕获个体重达14公斤以上的野生鲤鱼。全湖年捕获量300吨左右,占东平湖鱼产量的17%。
东平湖鲤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淡水鱼中之上品。肉、骨及内脏均含有人体需要的蛋白质、磷、钙等多维元素。烹饪方面,糖酥、酱汁、红烧、清炖湖鲤,均为东平名菜。用湖鲤加工成的鲤鱼干(又叫鲤鱼片),香软甘美,风味独具,是畅销国内外的名吃。渔民们常把鲤鱼肉切成片,盐渍后,晒为半干,然后蒸食。
湖鲤还具有药用功能。需利尿消肿的患者,可取鲤鱼一条,赤小豆50克,煮熟后食肉饮汤;乳汁不通者,取鲤鱼一条烧末,每服3克-5克,米酒调下;胎气不长者,取鲤鱼一条,红枣9枚,食盐少许,煮汁饮之,等等,都有良好效果。东平湖鲤鱼还有多种用途。鲤鱼的鳞和鳔可制鱼鳞胶、鱼鳔胶;也可做某些生物制剂原料(如蛋白胨等)。
东平湖鲫鱼
东平湖鲫鱼,属鲤形目鲤科鲫属,是东平湖里的主要鱼类资源。鲫鱼肉味鲜美,可做成红烧闷酥鱼或糟鱼等美味食品。东平县渔业有限责任公司以鲫鱼为原料,经过烤制加工和精美包装,出口到日本,很受消费者欢迎。在日本,它与鳝鱼、鲂鱼并称为“三鲜”。
东平湖鲫鱼为中小型鱼类,一般体长0.25米左右,体侧扁,稍高,背面青褐色,腹部银灰色,口端位,无须。背鳍与臀鳍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似锯齿。尾柄较细。属底层杂食性鱼,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栖动物及水草类,以水草和植物碎屑为主。
东平湖鲫鱼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力。它对温度、水质变化、低氧环境等,都有较强的抵抗力;并可自然越冬。鲫鱼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具有药用价值。鲫鱼性味甘平,具有益气健脾,利水通乳之功效。鲫鱼含蛋白质高达19.5%,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硫胺素、核黄素等,对肾炎、肝炎、产后缺乳有良效。鲫鱼吃法多样,可油炸,可炖煮。用鲫鱼制作的东平湖糟鱼油而不腻,酥而不碎,享誉省内外。
东平湖草鱼
草鱼是鲤形目鲤雅罗鱼亚科草鱼属的唯一种,称鲩,俗称草青、厚子等。体略呈筒形,头部稍扁平,尾部侧扁;口呈弧形,无须;上颌略长于下颌;体呈茶黄色,背部青灰,腹部灰白,胸、腹鳍略带灰黄色,其他各鳍浅灰色,是东平湖特有鱼类,20世纪60年代前,草鱼的密度最高,长势最好。1956年,一条夫妻船一年可捕上百吨鱼,主要是草鱼和鲫鱼。1964年,曾在湖内捕获一尾体长1.5米,重达50多公斤的大草鱼。
草鱼喜居于水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速快,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通常以苦草及水淹植物为主,尤以禾本科植物最爱。3-4龄成熟,但由于不能在静水中产卵,必须置于流动的活水中。鱼苗可人工繁殖,进行人工催产。由于苗种易得,加之食料简单,水源广,生长快,肉味美,一直为东平河湖中的主要养殖鱼类。
东平湖水草丰富,种类繁多,特别适于草鱼生长发育,在坑塘养殖和东平湖围网养殖中,草鱼占半数以上。年产量达5000多吨。草鱼易患病,必须在养殖生产中做好防治工作。
东平湖鲢鱼
又名边鱼,鲢子,为东平湖特产之一。鲢鱼除鳍部稍带棕黑色外,其余部分皆呈银白色,故有“白鲢”之称。是鲤形目鲤科鲢亚科鲢的唯一种。鲢鱼眼小,头大,口宽大,鳃孔大,鳃盖膜很宽,各个鳃耙有膜连结,连成特殊的网,这与其食性是密切相关的。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主要靠滤食水中的浮游植物为生,不摄食人工饵料,可谓之“水中的绿色食品”。
白鲢是东平湖内的主要鱼类,年产量约3300多吨。鲢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消费者喜爱的传统鱼类产品。鲢鱼的食用,吃法颇多,可以油烹红烧,也可以清炖,也可以糖醋或酱汁上色,使之酸甜可口,余味悠长。鲢鱼头肉质肥嫩,皮若海参,粘糯腻滑,扒开鳃盖,其肉质嫩如猪脑,色如美玉,令人口舌生津。白鲢废弃物发酵为鱼露,营养丰富,风味独特。鲢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吃肉或熬汤喝可治水肿。
东平湖乌鳢鱼
乌鳢是鲈形目鳢科乌鳢属,又名黑鱼、乌鱼、乌棒、蛇头鱼、文鱼、才鱼,是名贵的野生鱼种。1970年以前,东平湖内乌鳢最多。单船日捕获量可达二三十公斤。据说,1964年,现在的二级湖排干水时,一个人一天在湖底淤泥上可以拾到一“挑子”即一担乌鳢(约50公斤左右)。20世纪60年代,老湖区内出现干湖现象时,也曾捕获大量乌鳢,最重的达8公斤。
鳢体呈圆筒形,尾部侧扁,体色黑麻,系底层肉食鱼类,常生长于水草茂盛、水质混浊的池沼水泊,河套湖汊,幼鱼以浮游生物为主,成鱼捕食鱼虾蚌、螺及水生昆虫。乌鳢生长发育快,在野生环境下,平均重达142克,2龄鱼367克,3龄鱼970克,4龄鱼1750克,乌鳢饲养在20世纪70年代便已开始。乌鳢的饵料以小鱼、小虾、蚌肉、蚯蚓、蝇蛆及屠宰的废弃料为主料,一般死鱼的植物性颗料饵料为辅料。乌鳢的抗病力强,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强,成活率可达70%以上,且放养密度可稍大,产量较高,经济价值比一般家鱼高1-2倍,人工饲养前景可观。
乌鳢肉肥刺少,无细小毛刺,其蛋白质含量为19.8%,脂肪为1.4%,味道鲜美,成为高档宴席必备佳肴。在医药学上,乌鳢有去瘀生肌,滋养补血功效。
东平湖黄颡鱼
黄颡鱼,又名嘎牙子、金丝鱼,天然分布于东平湖水域底层,为野生肉食性鱼类。20世纪50年代,湖内黄颡鱼最多,一网可捕50公斤左右,据渔民说,1964年时,雨后撑船下湖,可看到成群的黄颡鱼露头于水面,日捕获量1000公斤。在80年代后,由于过度捕捞,产量已明显下降。目前年产量约120吨左右。
黄颡鱼背部黄绿色,体侧黄色并有断续的黑色斑块,体裸无鳞,头大宽平,眼小,口裂大,背鳍硬刺,具有锯齿,胸鳍呈扁形。硬刺强大,这与其底栖肉食性是相适应的。
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鲜美、少刺,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适合于各种烹调方法,可以做成许多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佳肴,如金丝鱼片,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咸,色美。黄颡鱼还有健脑、补血、调中益阳等保健功能。近年来,宴席上多喜欢用黄颡鱼做汤菜。
东平湖鳊鱼
又名“武昌鱼”“长春鳊”,渔民称为“方鱼”,属鱼纲鲤科,是湖里名贵鱼类之一。1970年以前为丰产期。据老渔民介绍,秋后初寒时最宜于捕捞。渔谚曰:“人冷了穿袄,鱼冷了奔草”,天冷时,鳊鱼喜欢聚集到草丛里取暖。20世纪60年代时期,老湖镇老湖村渔民曾经在一片面积约40亩的水草丛中,捕获过近4万公斤鱼,其中多数是鳊鱼。东平湖鳊鱼,体侧扁,腹部与背部较为突出,略呈菱形,一般鱼体0.3米左右,银灰色,腹面全部具肉棱。头小,上下颔前缘具角质突起。背鳍具硬刺,臀鳍延长。其肉鲜嫩、多脂,食用优于鲫鱼。1970年前,湖内捕获的最大个体重1公斤以上,产量占鱼类总产量的2%-3%。1985年以后,由于过度捕捞,产量明显下降,需作保护性发展。
东平湖鳝鱼
又名黄鳝,渔民俗称“血鳝”。鱼纲合鳃科,体圆,细长,呈蛇形,头圆,唇发达,上下颌有细齿。眼小,为皮膜覆盖。左右鳃孔在腹面相聚,体无鳞,无鳍, 鳍退化仅留下不明显的皮褶。
鳝鱼在河道、湖泊、沟渠、塘堰及稻田中穴居。日间潜伏于洞穴中,夜间出穴觅食,为肉食性。能吞吸空气,借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辅助呼吸,可适应缺氧的水体,且离水不易死亡。
鳝鱼分布广泛, 东平湖及沿湖塘口、河道均有它足迹,但产量已远不及历史丰产期。现在年产约60多吨。鳝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和胆固醇较低食品。俗话说:“三月田螺四月鳝”,黄鳝是美味佳肴,还是天然良药,其皮、肉、血、骨、头均可入药,《名医别录》把黄鳝列为上品。中医认为,鳝鱼有补五脏、疗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功效,可治气血两亏,体弱消瘦,肾虚腰痛,虚劳咳喇,湿热身痒,肠风痔漏,子宫脱垂等症。有研究证明,自黄鳝体中提取出的黄鳝鱼素,有对血糖双向调节的作用,即血糖高的可以降低;血糖低的可以升至正常值。因此,糖尿病患者常吃鳝鱼有益于恢复健康。
东平湖泥鳅
泥鳅又名鳅、真泥鳅、鳗尾泥鳅。1950年前后,东平湖内泥鳅最多,一条船每天可捕获40公斤左右,有一年,老湖镇老湖村渔民20条船曾捕过1000余公斤泥鳅。据他们说,下大雨后湖里涨水时,泥鳅最多,这时泥鳅多藏在水面漂浮着的草团里,最容易捕获。
泥鳅为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体缺氧时,可进行胸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以各类小型动植物为食。泥鳅分批产卵,繁殖期主要在5月至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米。
泥鳅为小型鱼类,东平湖内捕到的最大个体不超过半市斤。它的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渔民常用泥鳅炖豆腐,美其名曰“龙登白玉堂”。中医学认为,泥鳅性甘平,入脾,肺经,其粘液甘寒。有调中益气,解渴醒酒,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等功效。
东平湖泥鳅体长而粗,肉质肥厚。多分布在湖内和湖周围的河塘沟渠内,年产约150吨。20世纪50年代时,东平县稻屯洼也盛产泥鳅,一条船日捕获量最高时曾达50多公斤。
由于泥鳅做汤菜味道鲜美,能祛病强身,成为人们欢迎的新兴保健食品。
东平湖甲鱼
东平湖甲鱼背部呈淡黄色(其他地方的甲鱼多为黑褐色)、腹部为乳白色、体扁平、有厚实的裙边,背部有细小如珠的凸起。喙突尖长,约与眼径等长,体表无角板,覆以柔软革质皮肤。东平湖甲鱼生性喜静怕惊,喜阴怕风,喜洁怕脏。具有春天上滩,夏日荫潜,秋入石洞,冬沉湖底的特点。它的食性很杂,喜欢捕食田螺、河虾、小鱼等动物性饲料,不足时也食瓜菜、谷物等植物性饲料。
东平湖甲鱼个体大,数量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东平湖大堤上经常可见爬上岸来的甲鱼,随便在湖堤上走一趟,就能捡到几只。
东平湖甲鱼是一种名贵水产品,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全身是宝,食用和药用价值很高。其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脂肪4%,含碳水化合物26%左右,每100克中含钙15毫克、含磷94毫克,特别是维生素B的含量,为水生动物之冠。民间传说甲鱼具有鸡、鹿、牛、羊和猪五种肉之美味,俗称“五花肉”,其肉质以细腻、肥腴、鲜美而著称。1990年中国举办亚运会时,东平湖甲鱼曾列入运动员食谱中,被国家有关部门大量定购。
中医学认为,甲鱼肉性味甘平,有滋阴补气、除热除疟、消肿去瘀之功。主治热气湿,能补中益气,补虚补阴。甲鱼头干制后入药,称为“鳖首”,治脱肛、漏疮和小儿诸疾,效果均佳。甲鱼血可作补血剂。长期食用甲鱼可以延年益寿,并有防治癌症的功效。东平湖甲鱼的甲、骨、血、头、脂和卵均可入药,甲鱼富含动脉胶、角质蛋白、碘、维生素D等,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民间有甲鱼“百病皆治”,“医百病,去百毒”的说法,春天吃烧熟的甲鱼,一年少生病,不生疮。麦子黄梢时吃甲鱼最好,俗称“麦黄鳖”。
东平湖鳜鱼
又名桂鱼,俗称鯚鱼,属于分类学中的硬骨鱼纲鮨科鱼类。鳜鱼与黄河鲤鱼、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中国“四大淡水名鱼”。它肉多刺少,肉洁白细嫩,呈蒜瓣状,肉实而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等食用鱼。唐代诗人张志和写下的著名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赞美的就是这种鱼。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将鳜鱼誉为“水豚”,意指其味鲜美如河豚。另有人将其比成天上的龙肉,说明鳜鱼的风味的确不凡。
鳌花鱼
典型的肉食性鱼类,性凶猛。刚从鱼卵中孵化出的鳌花鱼苗就以别种鱼苗为食。成鱼扑食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小虾和小甲壳动物。与它的食性相适应,嘴长在端位,并且很大,下颔突出,上、下颌骨上有许多犬状齿;它的背鳍很发达,几乎占居整个背部,前部有12个锋利的硬刺,臀鳍有3个硬刺;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鳞细小,圆形。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保护色,常常栖息于缓流并有水草丛生的沿岸水域的下层,有时潜伏于泥穴中,窥视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便悄悄游近,瞅准时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袭击。鳌花鱼到冬季多在深水中越冬。
东平湖鳌花鱼一般长到3年,体长达到25厘米时即性成熟,繁殖期在6月份。鳌花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吃的又是些经济价值不大的小型鱼类,其本身又是水中珍品,很受消费者欢迎。1965年以前,东平湖里鳌花鱼产量较高,是鱼市上的常见鱼。以后由于过度捕获,资源显著减少。今后有待于保护发展,恢复这一名贵鱼种的群量。
东平湖大青虾
又名“沼虾”,俗称河虾,属十足目长臂虾科沼虾属甲壳动物,因大多生活在湖沼、池塘和河流中而得名;又因其体色青蓝并伴有棕绿色斑纹,形如竹节而个体大,故名大青虾。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的水产品。东平名菜蒲笋炒虾仁,是以湖产大青虾为原料。
大青虾雌雄异体,雄体较大。它有三对步足,第一对步足,一般称为小螯,是用来钳住小水生动物送入口内吞食的;第二对步足非常粗大,其长度接近或超过体长的2倍(雌虾第二对步足只相当于体长);第三对步足基部外侧各有一个黑点。繁殖季节抱卵的雌虾,体色格外深,多为青褐色。
大青虾的生长速度很快,大青虾喜欢清新水质,要求溶氧较高,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
大青虾喜欢泥底,特别是水草丛生的泥底上栖息,也比较喜欢浅水环境,除了越冬移入东平湖深水层外,生长环境一般不超过1米。东平湖大青虾产量高,年产量约300吨左右,为山东省青虾之冠。大青虾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且易保鲜,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
东平湖大青虾苗种丰富,对饵料要求不严,易于人工养殖且具有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见效快的特点,属于“短、平、快”养殖项目,它所具有的这一优势,使其成为东平湖库区的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之一,为渔民脱贫致富提供了一条有效增收途径。
东平湖中华绒鳌蟹
又叫“河蟹”“螃蟹”,为中国淡水蟹类产量最大的一种。在东平境内,盛产于东平湖、稻屯湖、大清河等水域,是东平湖颇负盛名的水产品。东平湖所产螃蟹个体大(雄蟹每只重300克左右,雌蟹每只约重150克)、膏满、黄实、色鲜、味美,很早就进入名菜系列。
东平沿湖乡镇商老庄、银山、老湖等都有养殖,总养殖水面约10000亩以上,其中湖内网围养殖5000亩,湖外池塘养殖4000亩,稻田养殖1000亩,年总产量约30万公斤。商老庄乡是湖塘和稻田养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乡,约占全县养蟹总量的一半左右。
中华绒螯蟹为方蟹科,属绒毛蟹类。它有步足五对,第一对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钳,称螯足;螯足是五对步足中最强的一对,密生绒毛,故而取名绒螯蟹。
中华绒螯蟹平时在淡水中生活成长,到了交配产卵季节,需要到咸淡江河入海口附近的浅海中繁殖。刚孵化出的中华绒螯蟹幼体经过四至六次的蜕壳变态后,即成幼蟹,它便又回到江河湖泊中生活成长。20世纪90年代,沿湖养蟹面积逐年扩大,产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进入国际市场,成为名牌绿色食品。因此,在湖蟹市场上,出现了“南有崇明岛,北有东平湖”之说。
东平湖所产螃蟹个体大(雄蟹每只重300克左右,雌蟹每只约重150克)、膏满、黄实、色鲜、味美,很早以来,就进入了名菜系列。蟹的腹部俗称“脐”,用以抱卵。雌蟹为圆形,俗称“团脐”,雄蟹呈三角形,俗称“尖脐”。中国南方食蟹有“七月尖,八月团”的说法,就是说七月以尖脐雄蟹最肥;八月以团脐雌蟹最肥。由于气候和环境方面的原因,东平湖蟹一般在每年的八九月份进入捕获期,此时正值秋高气爽,金菊盛开,也是东平湖旅游旺季,游客在饱览湖光山色之后,品尝膏满黄实的菊花蟹,会增添无限乐趣。
湖蟹除食用外,还有多种用途,如蟹壳可提炼甲壳质,广泛用于纺织、印染、人造纤维、造纸、塑料以及医药等方面。
东平湖中华园田螺
东平湖是中华园田螺的天然养殖场,年产田螺达1500吨以上。田螺,腹足纲,田螺科,壳略呈圆锥形,壳面光滑或具纵走的螺力肋。
东平湖里中华园田螺原产于稻屯洼,为大面积开发这一资源,1974年外贸部门向东平湖埠子村西移植500余公斤,二三年内面积扩大到2万亩,生长良好,成为湖内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主要水生动物之一。每年四五月份捕获季节,渔民每天单人单船可捕捞100公斤以上。
东平湖产田螺具有个大、壳薄、肉多、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很早就是名扬国内外市场的热销商品。1972年,县外贸部门就曾将大宗冻螺肉出口到日本等国,年出口量一般都在12万公斤左右,出口高峰年最高曾达40万公斤。
螺肉具有药食同功之效,用盐水煮之,佐以辣椒油,香辣可口,食后可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小便不畅、黄疸病等亦有疗效。螺壳钙质丰富,粉碎加工后可以做喂鱼喂鸡的优质饲料。湖产田螺畅销不衰,成为到东平来的旅游者们的必尝美食和城市宾馆宴席上的高档菜。
东平湖褶纹冠蚌
东平湖褶纹冠蚌,是生长于湖中的一种野生蚌类。俗称“鸡冠蚌”“湖蚌”“扯旗蚌”。褶纹冠蚌,栖息于湖内泥底或沙底及静水或水流较缓的地方,水质要求PH值在4.5-9.5范围内。通常群聚于1米-3米深处。在冬春天气寒冷时,以整个身体埋在泥沙底中,仅露出壳后缘部分,以壳后缘张开进行呼吸和摄食。夏季天热时则上潜出大半个蚌壳。它以水中微生物为食料,2年-3年长成。
东平湖褶纹冠蚌个体大,质量好,产珠量高。湖蚌较大者重1公斤以上,一般的大如鹅蛋;1970年,东平县曾在大安山一带试验以蚌育珠,每只蚌经过三夏两冬的培育,可产珠5.2克,其珠多为玉白色和淡粉红色。湖里蚌类资源相当丰富。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省太湖周围乡村育珠缺少蚌源,曾来县大量收购。仅1986年就曾扒捞出1500余吨。
蚌全身是宝,可综合利用。蚌肉味道鲜美,含有高蛋白,可加工成罐头;育珠后,用蚌珠制成的珍珠粉是良好的药物,具有安神定惊、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能,可治疗神经衰弱、小儿发热惊风、肝炎、咽喉肿痛以及青光眼、高血压诸症。蚌壳可作贝画,或磨粉后配制成优良的畜禽饲料。褶纹冠蚌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水生动物,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东平湖莲子
莲子是东平湖特产之一,久已著名于国内外市场。在老湖区北部,曾有大面积荷田。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有“芦苇丛中设奇兵,荷花阴中伏战船”的描写,可见历史上东平湖荷花之多。
莲子在医药上价值很高,其植物全株均可入药。莲子具有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寒湿、止久痢和赤白浊等功能。莲子除煮食外,还可做罐头、点心、清凉饮料等,也是制作葡萄糖不可缺少的原料。
莲子喜温湿,不耐霜冻,生育期有200天左右。其周年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萌发期、营养生长期、开花结实期和结藕期。清明前后,是莲无性繁殖的适宜时间,以春分至清明为最好。可选藕身肥壮完整无伤,藕头不断,藕尾留有关门节,以免灌水腐烂。母藕最好带护身泥,随挖随栽。栽藕时,应将藕埋入4寸-6寸深槽内,盖上泥土,并适当灌水。莲塘、莲田可以适当密植。在管理上要注意灌溉、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
莲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声誉。东平湖因其水质优良,湖底泥土肥沃,所产莲子个体硕大如珠,色鲜味美,多年来畅销于国际市场,很受消费者欢迎。
东平湖芡实
芡实,又称鸡头米,鸡头莲,多年生水生草本。全株有刺。叶圆盾形,略似荷叶,有裂皱,浮于水面。夏季开花,带紫色。花单生。浆果海绵质,顶端有宿存萼片,形如鸡头,故名。唐朝无名氏有咏《鸡头》诗一首:“湖浪参差叠寒玉,水仙晓展钵盘绿。淡黄根老栗皱圆,染青刺短金罂熟。紫罗小囊光紧蹙,一掬真珠藏胃腹。丛丛引觜傍莲洲,满川恐作天鸡哭。”对芡实作了形象描写。
芡实是东平湖水生植物中的主要品种,以面积大,产量高,籽实饱满,营养丰富而著称。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在北宋时期,湖内即有芡实生长,其存在历史迄今至少已有八百多年。20世纪50年代以前,湖内芡实以野生状态自然繁殖,只有零星小片,面积小,产量很低。经过几十年发展,芡实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量200万公斤以上,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等国。
东平湖芡实营养丰富,是宝贵的天然补品,一向有“水中桂圆”的美称。它富含淀粉、脂肪油及微量元素和钙、磷、铁、核黄素、维生素C等。民间常用芡实煮粥,芡实粥不仅味道甜美可口,常食可收延年益寿之功效。当时,县“鲁新公司”生产的唐龙健美酒,畅销东南亚各国,主要酿制原料,就是湖产芡实。
芡实适应性强,但人工种植时技术要求较严。其栽培方法是:直播。清明前后,将芡种穴播在浅水湖里,随即用泥覆盖。育苗移栽。清明前后,将芡种洗净,放在浅盒中,水深2寸,置于阳光下,日晒夜盖,约经10天左右,种子微露白芽,即可播种在预先整好的苗床或鱼池。待幼苗长出4片-5片叶时,即可起苗定植,每亩苗150株左右。东平湖水质优良,光照充足,湖泥肥沃,有三分之二的水域为水深低于2米的浅水区,很适宜芡实生长。因而湖内芡实长势旺盛,种盘大,产量高,品质优,成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种绿色食品。
东平湖菱角
菱角,又叫水栗、菱实,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已在3000年以上。东平湖菱角,历史悠久,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东平湖称为大野泽时,湖内即有菱角生长。
菱分为二角菱,四角菱和乌菱,东平湖内以两角菱居多。菱性喜温暖湿润,需要充足的阳光,不耐霜冻,必须在无霜期生长。从种子发芽到第一批角果成熟约180天,结果期持续30天。每年清明前后,水温10℃左右,菱角在水下泥中生芽、抽茎,茎端生叶四、五片,在水下展开。夏末秋初开花,花单生于叶腋,白色或浅红色。花受精后、掩入水中长成果实。渔民有“七月菱老,八月菱落”的谚语。菱耐深水,夏秋水深2米-3米的河沟湖荡均可种植。水底土质以肥沃松软,富氮腐殖质为宜。
东平湖菱角的食用部分主要是种子即菱果,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菱即可生食,又可当菜熟食。生食以刚从菱蔓上摘下来的嫩菱为佳。嫩菱不但形态可爱,而且皮脆肉嫩、质鲜清香,食用起来甜而不腻,淡而有味,到口消渴,齿颊留香。熟食则以老菱为上乘,老菱肉质雪白如银,炖、烧、煨、煮皆可。菱烧瘦肉、菱炖子鸡、菱炖排骨等均喷香诱人。菱角去皮后成菱米,菱米有“水栗”之称。菱米磨成菱粉后,可代粮做馒头、烤饼、凉粉、糕点等食品。也可以用于酿酒、制糖等。县内饭店、宾馆开发的以菱米为主料,辅以白糖做成的菱粉窝窝头,香甜可口,不仅是招待客人的名吃,更成为旅游者喜爱的食品。为方便消费者购买,一些沿湖民营企业选取优质菱角,经过深加工,制成包装精美的袋装菱米,成为人们喜爱的馈赠佳品。
东平湖菱角不仅是美果佳蔬,同时还具备良好的药用功能。中医医学认为:菱性味甘、凉,生食可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则益气健脾、去疾强身。《本草纲目》记载:“菱性甘平,能解暑气积食、消渴,可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解毒。”《唐本草》曰:“菱作粉极白润宜人。”《齐民要术》称:“菱为上品药。食之,安中补脏,养神强志,除百病,耳目聪明,轻身耐老,多蒸曝,蜜和饵之,长生神仙。”《滇南本草》说:“菱可治一切腰腿筋骨疼痛,周身四肢不仁,风湿入窃之症。”现代医学认为,菱角果肉还有抗癌的作用。菱全身是宝,其壳、茎、蒂等均入药。临床实践表明:以菱角壳煎汤内服,主治泄泻脱肛,痔疮,外用可治疗黄水疮等病症;用隔年老菱角壳、烧存性麻油调敷,亦可医黄水疮;取鲜菱茎50克煎汤内服,可治疗胃溃疡;菱蒂捣泥外敷或取其蒂中鲜水外敷,能除各种疣赘。
河沟藕
河沟藕因出产于东平街道河沟村而得名。河沟村座落在稻屯洼北部,稻屯洼在县城西侧约4公里处,总面积为66.1平方公里,是其周围山丘区中、小河道及坡水积水洼。过去,这里水域广大,水质优良,洼底泥层肥厚,极适宜水生植物生长,是蒲苇和藕类植物生长的天然良场。
藕是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河沟藕更是水产中的上品。它具有肉质雪白,瓜块肥大,中节粗长,藕头、藕把小而短,肉厚、丝少、嫩脆、无黑筋以及细嚼无渣等特点。它的叶和花清香微甜,无苦涩味。民间有“关外人参河沟藕”的说法。更为有趣的是,河沟藕孔多,其他地方产的藕多数为七孔或八孔,河沟藕则为九孔,甚至有多达十一孔者。以此做菜,汤浑味甘,凉拌则鲜香甜脆,尤其是谢花藕,味道更美。传说东汉皇帝刘秀征战天下时到过东平,吃了河沟藕称赞为“藕中之冠”,列为贡品,长年奉送。唐朝诗人韩愈曾为之写下:“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的诗句。
历史上,河沟村周围的水域几乎全部是藕莲,夏日到这里来,可以领略“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摇柄柄香”的优美景致。满湖的风清荷香,令人心醉。
河沟藕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远在汉唐时已有栽培。但优质藕的面积很小,仅100多亩,年总产量约2万多公斤。
州城蒲草
历史上,州城四面环水。从老西门里到小西门,到南城角桂井子西边;南门的东西两边;大东门西大学街(今文庙村)一带;北门里以东和现在的清真寺附近,环城多是水坑。水坑里长满蒲草,总面积约2000多亩。州城蒲草有两种,当地人把出蒲棒的蒲草叫“棒蒲”,把不出蒲棒的叫“母子头蒲”。每年分两次收割,伏天收的称“伏草”,秋天收的称“秋蒲”。伏草柔软,是编织蒲席、蒲包的良好原料;秋蒲质稍差,可以用来作铺床用的蒲草苫子,这些蒲料,是当年州城人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收入。蒲草和蒲编织品曾畅销菏泽、汶上、宁阳一带。
蒲棒是造纸的好原料。蒲棒做枕芯、被絮,松柔保暖,堪称上品。蒲草的叶片柔软而耐潮湿,是良好的编织原料。州城南门街的蒲席,大西门的蒲包,文庙街的蒲扇,牌坊村的蒲鞋,大寺街的蒲墩,都曾是著名的蒲编织品,造型大方,物美价廉,深受人们的喜爱。“小扇本姓蒲,家住东平府,可以扇风打蚊子,也能拿它垫屁股。”就是人们对州城蒲扇的称赞。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承包了坑塘,由于养鱼比种蒲草经济收入丰厚,原来的蒲草坑大大减少。
州城荷花
州城乃千古名城,自宋咸平三年(1000年)立城,迄今已历千年,是东平为路、为州时官府治所。这里濒临东平湖,地势低洼,碧波环绕,富有水乡特色。广阔的水面,为州城藕生长和丰产提供良好条件。据《东平州志》记载,这里“夏秋之交,荷花半城,渔舟唱晚,风景清幽,不亚江南。”满城荷叶田田,柳丝依依,向有“城外青山城内湖,荷花万朵柳千株”之誉。
州城系古济水、汶水交汇之地,大河奔流,带来丰富的土壤有机质,十分适宜莲荷的种植。这种植物又是美化水城环境的首选之物,因此种植历史悠久,面积大,最多时曾达数千亩以上。荷,亦称莲,属睡莲科多年水生植物,果实呈卵圆形或椭圆,两端微尖。表面灰棕色或灰黑色,有灰白色粉霜,除去后略有光泽。作为观赏性植物,荷花被广泛地引种于各地。砌池植莲,依水建榭,构成观荷景区,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州城是千年名城,又地处东平湖,很早就有种植荷花的传统,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文庙(曾与曲阜文庙齐名),即座落在州城北部四面荷花之中。
州城荷花,品种不多,只有红白两种,但花朵硕大,色泽鲜艳。盛开时,红莲如霞似火,白荷如冰似雪;像碗口一样大的莲朵,迎风摇曳,香风扑面,花光迷眼,气象万千,蔚为壮观。
州城荷为食用,其地下的藕是名菜,州城藕雪白、脆嫩、食之无渣。因荷田面积大,这里的荷叶也十分有名,年年被卖糟鱼的,做牛肉、羊肉、犬肉生意的买卖人争购,用荷叶包装熟肉类,味道清香鲜美。
除州城之外,东平县还有两大荷花群,一在州城街道至商老庄乡沿线,公路两侧坑塘内,多植莲荷,夏日花开,如织锦绣,有“四十里荷花带“之称;一在稻屯洼,1970年以前,稻屯洼3万亩水面,夏日里,一望是芦苇茫茫,荷花荡荡。“稻蒲荷香”是东平县古八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