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宋代玩具—摩喝乐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118&run=13

1992年,州城街道改造水塘时,发现一些类似陶俑的泥塑人,送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这些泥塑人学名称为“摩喝乐”。摩喝乐,译自梵文Mahoraga,源于古印度传说,系佛教人物,即佛之子,本为佛教天龙八部之一,又名“大蟒神”,为印度佛教神。传入中国后,由蛇首人身的形象演化为可爱儿童形象,为“七夕节”祭物之一,是人们祈福的祭品,并负有保佑人们吉祥安乐、多子多福和予人心灵手巧之意。在宋代颇为流行,农历“七夕节”上市,常见为各种造型的泥塑小娃娃。它们多着大红背心,系青纱裙,还有的戴着小帽子,安放在彩绘木雕的小栏座上,并罩有红纱或碧纱制成的罩子,规格品种丰富,也有用金玉装饰或制作的,价格不菲。
州城发现的摩喝乐,制作时代以宋、金为主,有部分为元代和明代,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制作精美,许多人物表情刻画得惟妙惟肖,发髻、服饰、佩饰等多有不同,对研究当时的民俗和社会生活具有很高的价值。2006年5月25日,东平县收藏家姜爱国,向北京故宫博物院捐赠99件陶塑摩喝乐,开创了故宫首次接受此类古代陶塑玩具捐赠的先河。中央、省、市电视台,《北京晚报》等媒体作了报道。捐赠的摩喝乐以宋代为主,均为小型泥塑,用途多数为玩具,大的高10厘米,小的仅约2厘米,有慈眉的菩萨、搏斗的力士,也有砍柴的樵夫、嬉戏的孩童,造型生动、刻画细腻。塑像为各种题材的浅浮雕,有的还能看到表面原有的白彩或金彩,均为翻模烧制而成。据专家鉴定,宋代两人摔跤(相扑)像等,全国仅有4件面世,十分罕见、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