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方戏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0&rec=110&run=13

东平地方戏曲有山东琴书、坠子、山东快书、渔鼓、莲花落子、大鼓等。著名山东快书艺人周同宾(东平人)技艺高超,他表演的《武松传》《三侠剑》《杨家将》等段子,脍炙人口,堪称一绝。山东琴书艺人李洪贞以他精湛的说唱表演名扬鲁西南。他的《呼延庆打擂》《铁道游击队》等曲目深受群众欢迎。
四音戏
又名“四弦戏”“四根弦”,是由民间流传的小曲逐渐演变发展而成。1900年前后,老湖镇郭楼村的张振朝、张振邦兄弟二人,在聊城组建“四弦”戏班,伴奏乐器主要用四弦胡琴。1919年,张振朝九岁之女张秀兰及妹妹张秀琴跟班学艺。1921年,十一岁的张秀兰登台演出。过去旦角由男演员扮演,崭露头角的张秀兰使观众耳目一新。她在唱腔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唱派。张秀兰唱腔优美,表演精湛,戏迷送外号为“半碗蜜”(听其唱戏,如同喝了半碗蜂蜜)。当时的“大金”(张秀兰),“二银”(张秀琴)红遍黄河两岸。1929年,张振朝、张振邦回家乡东平县创办“四弦”戏班,招收艺徒20余人。一年出科后,到聊城、高唐、临清一带流动演出。1933年,张秀兰与原河北梆子老生演员孙树森结为夫妻,同台演唱“四弦戏”。这时的四弦戏班扩大了乐队编制,主弦为四弦胡琴,并且吸收板胡、二胡、笙、笛、低胡等乐器参加伴奏。
新中国成立前后,四音戏剧团活动于鲁北、鲁西北、鲁西南等地。1950年,在高唐县演出的张秀兰四弦戏班,依靠当地政府支持,成立“高唐县大众剧团”,孙树森任团长,张秀兰任副团长。1955年,改归东平县政府管理,命名“东平县大众剧团”。东平民间传统的节日、庆典及山会、庙会、物资交流会,到处都能听到优美动听的“四音戏”。1956年9月,四弦戏班参加山东省文化局举行的“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展演。同年9月15日,孙树森、邓洪山等人受到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田汉接见并合影留念。剧团正式改名为“东平县四音剧团”。这时候的四音戏班,阵容庞大,文戏、武戏享誉一方。和其他兄弟剧种一样,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号称“七龄童”“小嘎子”的张秀兰之子孙庆江,20世纪50年代到山东省戏剧培训班学习进修后,传徒授艺,改革创新,剧目以抗敌爱国、忠孝节义、除暴安良、追求婚姻自由、颂扬和睦友爱为主,演出曲目有《刘胡兰》《刘巧儿》《姑嫂顶嘴》《刘介梅忘本回头》《送猪记》《两块六》等,剧团艺术登上新台阶。60年代至70年代,“四音戏”停演。80年代至90年代,曾组织小范围演出,部分老演员注意培养年轻人传承此剧种。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创作演出《红云山下》和展现党的“三农”政策的《情暖农家》,深受观众欢迎。近些年,新编剧目不断出现。
端鼓腔
“端鼓腔”又称“端公腔”,东平县境内亦称“端供腔”,是东平湖人民独特的艺术形式,与扬州香火调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和微山湖端鼓腔一脉相传。东平湖沿岸老湖镇、商老庄乡、戴庙镇有渔民近5万人,大多和南四湖渔民有亲戚关系。因此,都对端鼓腔喜爱有加。
据传说,端鼓腔始于唐朝贞观年间,由唐王李世民许愿敬河神而来。清朝乾隆年间,已十分盛行。东平湖端鼓腔,除节、会演出外,婚娶寿宴、续家谱等民俗活动,作为重要娱乐形式演出,供“金龙四大王”“柳爷”(蛇神)之神位,先鸣炮、展鼓,再起舞歌唱。
端鼓腔演唱时,无管弦乐器伴奏,只有几面圆形的单面羊皮鼓,鼓柄末端大铁环上套有9个小铁环。伴奏者用竹篾敲打鼓面,同时晃动铁环,颇有声势。过去端鼓腔演出,有大班小班之分。敬自己先祖,由小班演唱,4个人表演,唱一天一夜,供猪头、鸡、鱼、水果;在停止捕鱼欢庆丰收时,由大班演唱,十四五个人表演,唱四天四夜,供整猪、整羊、鸡、鱼等。
“端鼓腔”唱腔为联曲体,常用曲牌有“七字韵”“十字韵”“上河调”“下河调”“卫调”“榔头调”等。演员表演时,根据人物需要简单化妆。“端鼓腔”的曲目来源于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内容以扬善惩恶、忠孝节义、家庭伦理、修身立德为主。经常演唱的剧目有《刘文龙赶考》《张相打嫁妆》《魏徵斩小白龙》《秃尾巴老李》《会隋郎》《鸡黎明》《张老爷下水》《六个大样》《八个中样》《十二小样》等。其中《刘文龙赶考》有词3000多句。端鼓腔剧目演唱半月不重复。
端鼓腔作为渔民特有的艺术形式,是渔民群众亲情的纽带,友谊的桥梁,东平湖民俗文化的代表,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平渔鼓
渔鼓也叫渔鼓道情,当地老百姓叫“梆梆筒子”。用三尺三寸长的竹筒,蒙上猪护心皮,配上木筒板拍打,发出响音说唱。一人右手拍击渔鼓,左手敲击竹板,边演唱边伴奏。
腊山道教音乐
民间音乐组成部分。从明朝正德八年(1513年)始,已有近50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10多位龙门派主持的精心组织演练,流传至今。腊山是道教胜地,其道乐有独特之处。腊山道乐经曲,多由上古民歌和民间号子演变而成,具有强烈的东夷文化气息。后来风行全国的“十方经韵”传入,融入道教韵。道教龙门派始祖丘处机,曾长驻腊山布道。现腊山祥龙观内,仍保留着“丘祖阁”遗址。丘处机把腊山道乐和十方经韵融合广泛交流,他的弟子龙门派第十代主持杨清荣(1478年-1548年),腊山祥龙观创始人,江苏镇江人氏,善长笙管笛箫之乐器,组织历代道徒齐合芝、杜永奎等进行反复演练,逐渐形成风格独特和档次齐备的道乐体系。
兴盛时,道徒多达300余人,分门内徒和门外徒,演奏时配有行进舞蹈,边舞边奏。“达教”是其中的即兴演奏舞蹈形式,各种曲牌多达360余首,门外徒道乐融入,使用管弦乐伴奏,直接参与各种民俗活动,促进腊山道教音乐的蓬勃发展,许多名曲,流传风行于鲁西南大地。
腊山道乐盛行,18世主持杜永奎功不可没。1912年,国民党山东省府官员张怀芝,其父病逝,在老家黄河北(今东阿关山)治丧期间,雇用僧、道两班雅乐班。由道师齐合芝和杜永奎领着老小班参加。僧上道下依次排位,僧乐高昂,压过道乐。道师杜永奎不甘下风,当夜渡河回山,苦思冥想。忽然满院桐树,随风作响,又联想到湖岸的芦苇,心内顿时一亮,急用梧桐树的枝杆做筒,用芦根扎成哨子,反复试验,彻夜未眠,造出大管子。第二天赶回丧场,音乐雄浑的大管子一亮场,盖过僧乐,众宾客皆为喝彩。腊山道乐曾先后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民乐调演,获各种奖杯、奖牌、镜匾三十多次。1986年,由泰山道教协会和县文化局主持,录制十二首曲牌,在《中国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山东卷》发表。
2003年3月,中央电视十套节目录制腊山道乐,并多次播放。现演奏大管子的乐师道号岳元庆,时年74岁,龙门派道乐第19代传人,几十年潜心研究腊山道乐,为腊山道教音乐发展做出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