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八个五年计划》的修订意见(摘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rec=4&run=13

一、关于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
今后十年我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针,以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总目标,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路子,使国民经济每
隔几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在工作上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县上下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各项工作都服
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把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及时把握机遇,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水平。
——坚持实行开放、开发、改革三位一体,全面推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勇于创新,敢于实验,使改革开放迈出较大的步子。
——大力发展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
市场健康发展。
——坚持“兴商、重工、强农、科教兴县”的发展战略。调整经济结构,优
化经济布局,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
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加强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基于以上指导思想,我县“八五”期间及今后十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
任务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全方位的开
放,在不断优化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努力加快发
展步伐,扩大经济规模,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增长高于全
市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八五”期间,全县经济
实力得到明显增强,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多。“九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
在“八五”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达到小康,全县经济达
到全省中等发达地区的水平,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
的基础。
“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主要指标为:
——国民生产总值(以1990年价格计算,下同)“八五”末达到186亿元,
年均递增261%,“九五”末达到39亿元,年均递增16%。
——国民收入“八五”末达到167亿元,年均递增261%,“九五”末达
到35亿元,年均递增16%。
——工农业总产值,“八五”末达到425亿元,年均递增33%,“九五”末
达到100亿元,年均递增187%。其中,工业总产值,“八五”末达到35亿
元,年均递增458%;“九五”末达到90亿元,年均递增208%;农业总产
值,“八五”期间年均增长10%,“九五”期间年均递增10%。第三产业增
加值,“八五”末达到6亿元,年均递增389%,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
达到322%;“九五”末达到16亿元,年均递增217%,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达到41%。
——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八五”期间争取达到10亿元,“九五”期间
争取达到15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八五”末达到5500万元,年均递增195%;“九五”
末达到12000万元,年均递增169%;各项存款年末余额平均每年增长156
%,各项贷款余额平均每年增长15%。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八五”末达到10亿元,年均递增317%,“九五”
末达到20亿元,年均递增15%;外贸出口总值,“八五”末达到255亿元,
年均递增541%,“九五”末达到74亿元,年均递增238%。
——现有企业的生产设备都要进行改造,主要工业产品经济技术指标有60%
达到八十年代国际水平。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提高5%,万元产值综
合耗能平均每年降低6%,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平均每年加快4%,资金利
税率,产值利税率逐年提高。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八五”末达到85%,“九五”期间实现九年
制义务教育。
——人口自然增长率“八五”末控制在4‰以内,“九五”末8‰以内。
二、关于经济布局
在本世纪后十年,全县经济布局的总构想是:要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
三大公路(105国道、220国道、072省道)沿线为依托,以四个开发区、十大
农副产品商品基地为重点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一、三、四、十”发展格
局,即一个中心,三条经济带,四个开发区,十个商品基地。
一个中心
县城建设,到“八五”末,规模达到5平方公里,5万人以上。到“九五”末
把县城建成一个商品流通、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齐全、设
备完备、环境优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新型县城,规模达到17平方公里,
10万人。
三条经济带
我县的105、220、072三条主要公路沿线资源丰富,工商企业和集镇相对集中,
是经济发展的优势地段。今后十年,按照发挥优势,倚路发展、突出重点、
借路生财的指导思想,逐步建成三条较为发达的各具特色的经济带,以促进
生产力的合理配置。
东部以105国道沿途乡镇(大羊乡—东平镇—彭集镇)为一条经济带。工业
以县城和彭集新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化工、棉麻纺织、机械电子、
橡胶制品、轻工、建材等行业。加强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加快发展耗能
低、附加值高的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农业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同时,
大力发展棉花、花生、蔬菜三大类经济作物;扩大和提高经济林的建设,搞
好荒山绿化;抓好食草畜禽生产,尽快形成高效节能型的畜牧业结构。第三
产业在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壮大第三产业
队伍,使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劳动者总数的40%。充分发挥交通、经济技术
优势,集中力量向高层发展,从总体上上一个新台阶,逐步建成带动全县技
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经济带。
中部以072省道沿途乡镇(梯门—水河—州城)为一条经济带。在突出抓好
蔬菜、棉花的区域种植,牛、羊、麻鸭的专业化和经济林的规模化发展的同
时,走兴商、重工的路子,加快州城商业城和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步伐,尽
快形成商品流通优势,加快饮食服务业、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优势和现有工业企业基础,以王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重点发展矿泉水、
铁矿、金矿开采与紫砂页岩开发利用和工具、健身器材、地毯、医药、湖产
品加工等。在发展档次上要加快向东部靠拢,加强向西部辐射,形成连接、
沟通全县东西部经济发展的纽带和桥梁。
西部以220国道沿途乡镇(斑鸠店镇—银山镇—戴庙乡—商老庄乡)为一条
经济带。大力发展大蒜、棉花、中草药的区域种植,以及牛、鱼、鸡和水产
品的专业化生产,搞好东平湖的开发建设,重点发展机械、刺绣、农副产品
加工业,并以乡镇驻地为支撑点,加快建材工业的发展,适当发展湖产品储
藏加工业;建立建材、蔬菜和湖产品等批发市场。加强与东部、中部的横向
经济联合,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在加工深度和层次
上合理分工,把技术、资金、资源优势结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使
东部和西部在利益协调中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四个开发区
1、新技术开发区。该区面积42平方公里。以化工厂为依托,主要发展新
技术项目和新技术产业。组建化工、橡胶、机械、装饰和塑料5个公司、集
团。“八五”期间投资2亿元,“八五”末产值55亿元,“九五”期间,
投资6亿元,“九五”末产值16亿元。
2、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区面积8平方公里。重点进行矿泉水、铁矿、金矿、
木鱼石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八五”期间投资1亿元,组建五金、饮料、地
毯、水产品系列综合加工、矿产资源开发5个公司、集团。“八五”末产值2
亿元。“九五”期间投资5亿元,“九五”末产值10亿元。成立水运交通公
司,建设船泊码头。
3、商业开发区。商业开发区分两个点,分别在县城和州城。“八五”期间,
两处投资2亿元。其中,县城商业区投资145亿元,主要建三个大型购物中
心,两处商业城,两条商业街,五座营业楼。州城投资5500万元,主要是改
造旧城,开发新区。其中改造八条街,建9个专业市场,建一座五州大厦,
到“八五”末,开发区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4亿元,“九五”期间两处投资
15亿元。使社会商品零售额达到10亿元。逐渐把县城和州城建成鲁西南的
主要商品集散地。
4、旅游开发区。以“三山一水一城”(白佛山、司里山、腊山、东平湖、
州城)为主要内容建成东平旅游开发区。到本世纪末,争取加入泰山、曲阜、
梁山旅游圈。该区划分为4个旅游小区,其中,以东平湖为中心建成东平湖
旅游小区;以县城公园为中心建成风景名胜旅游小区;以州城为中心建成州
城文化名胜旅游小区,以腊山为中心建成湖西自然景观名胜旅游小区。同时
建设渡假村、 疗养院和培训中心, 搞好旅游商品开发。“八五”期间投资
5750万元,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经济收入500万元以上,“九五”期间
投资1亿元,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经济收入5000万元以上。
十大农副产品商品基地
全县建起十大农副产品商品基地。以东平镇、宿城、接山、彭集、张河桥、
大羊、梯门、水河、老湖、银山、斑鸠店、戴庙为主的20万亩优质果品基地,
以张河桥、接山、东平镇为主的300万株香椿基地,以新湖、商老庄、戴庙、
梯门、大羊、张河桥为主的26万头鲁西黄牛基地,以大安山、老湖为主的200
万只麻鸭基地,以州城、戴庙、商老庄为主的100万只肉食鸡基地,以彭集、
沙河站、接山、东平镇为主的150万只肉食兔基地,以大安山、新湖、州城、
银山、商老庄、戴庙、老湖为主的3万亩水产养殖基地,以州城、沙河站、
东平镇、宿城、银山、接山为主的20万亩蔬菜基地,以银山、斑鸠店、戴庙
为主的5万亩药材基地,以张河桥、新湖、商老庄、梯门为主的20万亩优质
棉花基地。
三、关于行业规划
1、工业
重点抓好六大行业和投资过千万元的尿素、甲胺、农用大胎、摩托车胎、丁
级胶内胎、测力矩板手和健身器材、健美酒、纸浆、矿泉水、大麻制品配套
改造、电子设备、水泥等十二项工程。“八五”期间这十二项工程投资87
亿元,可创产值162亿元,创利税29亿元,出口创汇4400万美元。“九五”
期间投资10亿元,可创产值24亿元。整个工业“八五”期间投资94亿元,
可创产值20亿元,创利税32亿元,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九五”期间投
资10亿元,新增产值287亿元,整个县属工业产值可超过40亿元。
2、农业和农村经济
(1)大力发展优质低耗高产高效农业
粮食生产,千方百计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持总产稳定增长。稳定棉花面积
20万亩左右,花生面积5万亩左右。大力发展瓜菜、蔬菜、药材等经济作物。
特别应充分挖掘蔬菜种植方面的潜力,注重扩大芦笋、大葱、大蒜的种植面
积,引种生姜,抓好青力角,绿菜花、毛芋头等蔬菜的生产。改革耕作制度,
积极推行区域化种植,实现作物大面积高产高效。计划到“八五”末,粮食
总产达到35万吨。“九五”末,达到40万吨。种植业产值“八五”末达到3
5亿元,年均递增51%,“九五”末达到45亿元,年均递增51%。
扎扎实实地搞好林业生产。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搞好山区、平原、
湖滩绿化体系建设,重点抓好荒山绿化和发展经济林,重视发展速生林,搞
好农田林网建设。“八五”末,全县林木覆盖率达到25%,果品产量达到3万
吨,林业产值达到32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七五”末的38%,
提高到43%。“九五”末,进一步扩大林果基地面积,林木覆盖率达到30
%,果品产量达到10万吨,林业产值达到47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到47%。
突出抓好畜牧业。在稳定食粮畜禽的同时,大力发展食草畜禽,以发展牛、
羊、兔、鸡、鸭和瘦肉猪为重点,逐步形成高效节粮型的畜牧业生产结构。
开发更多的饲草、饲料资源,推广全价配合饲料。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和防疫,
提高饲养和管理水平。到“八五”末,大牲畜存栏达到28万头,生猪存栏24
万头,生猪出栏25万头,麻鸭180万只,畜牧业产值达到29亿元,年均递增
105%,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七五”末的358%提高到385%。“九
五”末大牲畜存栏达到30万头,生猪存栏28万头,生猪出栏29万头,麻鸭150
万只,畜牧产值达到4亿元,年均递增66%,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
积极发展水产业。坚持以养为主,养殖、增殖、种殖、捕捞并举,走多种经
营、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路子,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全省重要的淡水渔业
生产基地。重点抓好东平湖水域滩湖区和名、特、优水产品,产量达到1万
吨,渔业产值达到3700万元,年均递增297%,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七
五”末的2%提高到49%。到“九五”末,水产品产量达到2万吨,渔业产
值达到6000万元,年均递增102%,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
(2)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抓好吨粮田建设的同时,完成山区中低产田开发、湖库区涝洼地改造50万
亩。“八五”、“九五”期间争取每年亩增百元产值,农民人增百元收入。
抓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立体种植。农业复种指数“八五”达到180%以上。
建成2个生态示范乡镇、50到80个生态示范村。坚持不懈地大搞农业基本建设。
要按照大区域开发的总体要求,安排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十年间,完成新
建续建引水补源工程6处,疏挖防洪排涝河道16条,新建维修中小型排灌站24
处,新建维修配套扬水站11处,新打机井3200眼,扩大灌溉面积20万亩,改
善灌溉面积35万亩,扩大除涝面积6万亩,发展低压管道灌溉701万亩,治
理水土流失面积95平方公里。其中,“八五”期间,重点完成引黄补水工程、
辛店铺扬水站、鄣城引汶回灌工程,疏挖防洪河道6条,新建维修排灌站、
扬水站12处,新打机井2200眼,扩大改善灌溉面积52万亩,低压管道灌溉30
万亩,治理水土流失50平方公里。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要大力提高农
业机械的有效利用率,增加集体机械化比重,强化农机的社会化服务,逐步
实现种植业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到“八五”末和“九五”末,
农机总动力分别发展到2365万千瓦和35万千瓦。
(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发展乡镇企业,是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必须把发
展乡镇企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战略措施,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要继续坚
持内涵挖潜、外延发展并重的方针,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抓住管理、
人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三个环节,努力实现速度、规模、质量、效益四个
突破。争取“八五”末乡镇企业产值达到20亿元,年递增356%;“九五”
末达到80亿元,年均递增32%。继续贯彻乡镇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个
轮子一齐转的方针。努力实施“二、三、四、七”工程,到“九五”末,全
县有200个村企业产值过千万元,30个企业产值过千万元,4个乡镇的企业产
值过10亿元,7个乡镇的企业产值过5亿元。加快银山建筑材料镇、斑鸠店刺
绣镇、水河地毯乡、州城和东平镇商业城建设,其它乡镇也要选准优势,重
点突破,朝着一乡一品的方向发展。突出发展第三产业、股份制企业、外向
型企业、个体私营企业,使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所有制形式
得到新的变革,面向的市场由以内为主逐步转到内外结合以外为主上来。抓
好三个提高:提高企业领导者的决策能力,提高职工队伍的科技文化素质,
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在乡镇与乡镇之间广泛开展“比、学、赶、超”
活动,在企业之间深入地开展“双学、双比、双争、双创”活动,推动乡镇
企业的发展和企业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抓好政策落实,促进乡镇企业的发
展。
3、第三产业
我县第三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08%,低于全国、全省的水平,制约
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对外开放。因此,第三产业必须有一个大
的发展。
(1)商业流通及服务
“八五”目标,形成以县城为主的商业流通和服务中心,提高县城的综合服
务功能。“九五”目标,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基础,以广大农村为
依托的经营服务网络,争取把我县建成鲁西南地区规模较大的幅射能力较强
的商品贸易中心。
要充分发挥国营商业、物资、粮食和供销合作社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搞活
各类流通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能力和
应变能力。要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树立大商业、大流通的思想。大力发展联
购联销,外购外销等灵活多样的流通方式。在加快县城、州城商品集散地和
交易中心建设的同时,结合小城镇建设规划,在水河、沙河站等7个供销社
新建营业设施11350平方米,建设整顿村级网点500个;在彭集,斑鸠店等乡
镇建立粮食、建材、水产品、西瓜、蔬菜、服装、家具等专业批发市场七处,
使之成为有特色、覆盖面广的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成为批
量期货和现货交易的常设场所。努力扩大省内外商品交流,逐步在北京、济
南、青岛、威海、深圳、海南等地开设商业窗口。
积极开展饮食业、服务业网点建设。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要按照有计划、
有重点、分层次的原则,建设一批大中小相结合的销售服务网点,特别要大
力发展饮食和生活服务性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延长营业时间,切实解决人
民生活存在的各种“难”的问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
要。
(2)金融保险
“八五”期间,根据国家分配的信贷总规模,调整信贷结构,积极增加银行
储蓄,加快资金周转,扩大信贷资金来源,计划到1995年,各项存款达到5
8亿元,年均递增156%,“九五”末达到117亿元,年均递增15%,各项
贷款“八五”末达到78亿元,年均递增146%,“九五”末达到89亿元,
年均递增27%。
金融服务机构由现在的四行一司一社,到“八五”末达到五行三司二社一市
场,“九五”末达到六行三司二社二市场,即人民银行、工商、农业、建设、
中国、交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农村信用社、
城市信用社、资金市场、证券交易市场。
强化融资手段,增强融资能力,保证“八五”期间固定资产投入的需求。十
年间银行解决固定资产贷款15亿元,发行债券、股票等筹集资金22亿元
(3)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县城建设要按照规划,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并着力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县
城的辐射力。到“八五”末,县城建成区面积5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5万
人以上。基本完成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佛山街住宅小区的建设,县城外环
路建设, 发展供汽、 供热项目,全面推进住房制度改革,实现齐鲁杯城市
“三上”达标。“九五”末建成面积达到1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10万人。
县城总体规划基本完善,各分区功能齐全;供水、供电、供汽、供热、城市
道路、园林绿化等公益设施配套齐全。
发展小城镇,完善村镇规划。“八五”末创建10个各具特色的新型乡镇,60
个明星村;集镇主要市场街道疏通,配套建设达到80%;沿街经营、住宅综
合开发率达到30%;村镇公共生产生活设施基本适应需要。“九五”末乡镇
全部实现新型乡镇标准,50%的村庄实现明星村达标,居民住房全部达到小
康住宅水平。
今后十年环境保护的总目标是:努力控制环境污染的发展,制止自然生态环
境的恶化,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渐趋于合理,保护饮用水源和地下水不受
污染,重点抓好东平湖、稻屯洼污染的综合治理,抓好县城综合整治和农业
环境保护。
积极防治工业污染,提高现有企业的“三废”处理能力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八五”末达到100吨以下,“九五”末达到75吨以
下;废水处理率“八五”末达到80%,“九五”末达到90%;废水外排达标
率, “八五” 末达到50%,“九五”末达到75%。万元产值废气排放量,
“八五”末达到4万标立方米以下,“九五”末达到35万标立方米以下;废
气净化处理率,“八五”末达到40%,“九五”末达到60%。工业固定废物
综合利用率,“八五”末达到20%,“九五”末达到30%。
保护好县城的环境, 县城大气环境质量, “八五”末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九五”末接近达到一级标准;烟尘控制区建设,“八五”末达到4平方公
里,“九五”末达到65平方公里;噪声达标区建设,“八五”末达到1平
方公里,“九五”末达到2平方公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八五”末
达到20%,“九五”末达到50%。
(4)交通、通讯和供电业
交通、通讯、供电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
条件,“八五”、“九五”期间,要重点发展。
交通运输。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力,增强综合服务功能和综
合效益,以提高公路等级为目标,修养并举,以养为主,加强对重点公路的
改造,适当增加公路里程,“八五”期间,完成县城东出口25公里,西出
口展宽40米的改造和沥青铺筑任务,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对肥梁线王台大桥
以南5公里进行改造调整线路走向;银山镇赵村至西茂王村5公里环湖公路完
成改造和沥青铺筑任务。加强县乡公路建设,展宽旧后线后屯至王台段15公
里路面,由三级公路建成二级公里。全县有5处乡镇(东平镇、沙河站镇、
老湖镇、银山镇、大安山乡)实现村村通油路。适当发展航运,在国家实现
南水北调后,开发东平至济宁航段。到“八五”末,全县地方交通货运总量
达到150万吨,货运周转量达13875万吨公里。
“九五”期间,完成105国道后屯至大羊段182公里、220国道境内全线29
6公里的展宽改造工程。增修县、乡、村公路580公里,17个乡镇全部实现村
村通油路,到“九五”末,全县地方交通货运量达到450万吨,货运周转量
达到40676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八五”期间,大力提高通讯能力和通讯水平。建筑开通3000门
程控电话,县城市话用户进入国内国际电话直拨大网,参与建设东平——肥
城——泰安光缆,使长途电话由40条增至120条。农话电路由78条增至156条,
农话交换机容量由1800门扩大到3500门, 其中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1800门,
17个乡镇驻地实现电话自动化。全县邮电业务总量达到540万元,年均递增15
9%。建设开通我县移动电话通信网,进入全省移动电话通信网。“九五”
期间,扩容程控电话交换机3000门,总容量达到6000门。长途电话由120条增
至240条,农话电路由156条增至300条,农话交换机容量达到6000门,达到村
村通电话。建成县内自动电话网,全县所有电话均进入国内、国际电话直拨
大网。到“九五”末,邮电业务总量达到1130万元,年均递增159%。
能源开发和节约。按照开发与节约并举的原则,加快能源工业的发展,尽快
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八五”期间,完成王瓜店至后屯110KVⅡ回路
输变电工程、后屯至水河110KV输变电工程和开发区110KV输变电工程三大骨
干项目,筹建220KV输变电站工程和热电厂。农村建沼气池、太阳能利用也
要有新的发展,到“八五”末,农村基本实现初级电气化标准,节能工作进
一步加强,全县万元产值耗标煤,由448吨降到43吨以下。34个县属工业
企业,全部达到高级以上节能企业标准。“九五”期间,接山乡、老湖镇各
兴建一处35KV变电站,完成220KV输变电工程和热电厂建设。“九五”末,
全县供电量达到53亿千瓦时,比“八五”末增长77%,万元产值耗煤降到4
1吨以下。
(5)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科学技术。今后十年,科技发展的重点是技术开发和先进成果的推广应用。
计划科技成果推广151项,科技攻关开发101项。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计划地培植生长点。成立化工研究和橡胶制品研究所,
扩大机械电子研究所,完善自主开发、自主研制的能力,“八五”以后,主
要产品,骨干企业的新技术和产品能跟踪国际先进水平。重点在微电子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生物技术、精细化工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十
年内组织50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开发出精细化工产品及各种微电机、电子
控制产品、记忆合金风扇离合器等100项高新技术产品。到“九五”末,全
县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亿元,其中出口创汇率达到30%以上,同时培训高
新技术开发、经营和管理人员200名,并初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有
利于吸引高新技术人才和高新技术成果转让的运行机制,继续巩固和加强同
北京科技中心、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协作与联系。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
略,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现代集约农业上来。围绕发展高
产、优质、高效农业,重点搞好保护栽培、立体种植、节水灌溉、中低产田
改造、良种繁育、配方施肥、配方饲养、农业机械化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粮棉油等主要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0%。继续开展科技示范乡镇活动,并
规划建设农业新技术开发区,积极争取在海南省建立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场。
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体系, 鼓励多层次兴办科技推广服务机构, 积极推行
“科、物、政”三结合的集体承包,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采取多种形式,
全方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教育事业。到“八五”末,全县完全小学压缩到170处,初小压缩到310处,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聋哑、弱智儿童初等教育率达到70%,全县实
现初等义务教育,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县城和每个乡镇新建一所高标准的幼
儿园,全县幼儿入园率达到90%。全县初中压缩到30处,年招生9000人,在
校生达到36万人,小学直升初中的比例达到99%。到2000年,全县实现九
年义务教育。在办好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基础上,调整扩建职业中专,
增设职业高中,建立县职业教育中心。到“八五”末,全县职业学校每年招
生的人数达到1200人,占高中阶段招生数的50%。建立县成人中专学校,各
乡镇、村均办一所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八五”期间,每年有5000人参加各
类实用技术培训,到“九五”末,使全县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占青壮年总数的
50%以上。
文化体育事业。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城镇为中
心,以城镇带农村的方针,完善文化市场机制,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
式发展文艺事业,继续完善县城文化设施建设,“八五”期间完善配套“两
馆一院”(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充分发挥其作用,扩大体育学校的
规模,筹建体育场,规划白佛山人民公园,并起步建设。“九五”期间,修
建1处博物馆,完成体育场、白佛山人民公园的建设。继续加强影剧院、文
化中心和村庄文化大院的建设。
进一步巩固提高完善农村广播网,乡镇放大站全部改建广播站,村通播率达
到100%,入户率达到95%,建成动圈喇叭县。县电视转播台改造成县电视台,
同时播出两套节目,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卫生事业。争取“八五”末提前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九五”
期间进一步巩固、完善、提高、深化卫生事业改革,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搞好医风医德教育,加强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提高乡、村卫生院、室的医疗
水平,鼓励卫生人员下基层防病治病,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完成县中
医院建设,增设医药批发零售网点,计划到“八五”末,全县医院拥有病床
达到1000张,平均每千人13张,卫生技术人员1700人,每千人中占22人;
“九五” 末,全县拥有病床达到1300张,平均每千人16张。卫生技术人员
2200人,每千人中占27人。
(6)旅游业
旅游业开发的指导方针是:以参与国外较高层次的旅游行列为目标,实行统
一规划,分期实施,综合开发,重点突破;坚持高标准、新特色:坚持多样
化、综合性。
“八五”期间,重点开发湖上旅游,建成以湖上酒家为基点的钓鱼中心、湖
心岛游乐场、老湖码头、腊山码头等五个游点,具备吃、住、游湖、钓鱼等
项服务功能,白佛山下的县城公园初具规模;重点修饰文物古迹2处以上,
续建以州城万里委员长住宅为重点的革命历史古迹。到“八五”末,达到年
接待国内外游客20万人次以上,经济收入500万元以上,使我县的旅游业初具
规模,形成与泰山、曲阜、梁山大旅游圈联网的旅游区。“九五”期间,继
续完善东平湖湖上小区,以县城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名胜小区,以州城为中心
的历史古迹小区,使之上档次、上水平,更具特色,重点开发腊山、昆山、
司里山的名胜风景小区,开发出骨干旅游产品,开辟疗养、休假、比赛、培
训等新的旅游服务项目,交通邮电、通讯、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齐全、完善,建成综合性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区。使之具有较高水平和知名
度,并成为国内国际著名旅游区。加入高层次旅游行业。达到年接待国内外
游客100万人次以上,经济收入5000万元以上,使旅游业成为我县的经济支柱
产业。
4、对外开放
实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县经济振兴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本世纪后十年,我
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以大的胆略和气魄,积极推行全方位对外
开放,努力使我县外向型经济有一个突破性发展。
(1)对外贸易。“八五”期间的重点放在巩固和扩大我县传统创汇产品的
出口上,同时,积极开拓新市场,发展同东南亚及东欧、独联体国家的贸易
关系,实现国际市场多元化。组织多口岸,实行出口代理制,扩大出口创汇。
建立贸、工、农联合体,增强出口创汇的总体竞争力,不断提高出口产品质
量,由以低价取胜转为以优质取胜。加强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建设,形成规模
优势,确保出口货源的不断扩大。在农副产品出口上,着力抓好四大生产基
地建设。以南部平原为主的粮油出口生产基地;以北部山区和西部湖洼为主
的畜禽出口生产基地,重点发展肉食兔、麻鸭、鲁西黄牛和肉食鸡;以西部
湖洼为主的水产品出口基地,主要生产罗氏沼虾、湖虾、毛蟹、湖菱和芡实;
以两城近邻为主的蔬菜出口生产基地,重点生产芦笋、青刀豆、大蒜、绿菜
花、藕和毛芋头等。在工业上,建立起六大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以化工总厂、
橡胶厂为基础,建立化工产品出口基地;以县酒厂、矿泉水公司、造纸厂、
塑料厂、彭集塑料纺织袋厂、老湖渔网具厂为基础,建立轻工产品出口基地;
以县工具厂、五金厂、农机厂、乡镇农机厂、通达电子设备厂为基础,建立
机械电子出口生产基地,以县麻纺厂、棉织厂、帆布厂、第二棉纺厂、服装
厂为基础,建立棉麻纺织品出口生产基地;以县工艺美术公司、美术厂、外
贸工艺公司、水河地毯厂、斑鸠店刺绣厂为基础,建立工艺美术品出口生产
基地;以县冷藏厂、肉联厂、食品酿造厂、松花蛋厂、畜牧冷库为基础,建
立副食品出口生产基地。“八五”期间,十大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要初
具规模,“八五”末,出口商品总值达到255亿元,年均递增54%,其中工
业品收购总值达到18亿元,占出口比重75%以上,创汇达到2000万美元。
“九五”期间,巩固和完善十大出口商品生产基地,根据国际市场需要,优
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技术含量,由主要出口粗加工制成品
向出口精加工制成品转变,提高出口创汇率。外资企业要向集团化和实业化
方向发展,实现产销一体化,加强经贸结合。“九五”期间,全县出口商品
收购总值达到74亿元,年均递增238%,创汇额达到5000万美元以上。充
分发挥我县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劳务输出。重点发展同发达国家的
劳务合作。“八五”期间,劳务输出创汇达到100万美元。“九五”期间达
到2000万美元。同时,走出国门广泛承揽工程建筑业务,大力兴办富有特色
的食品加工和饮食服务业,实现多渠道增收创汇。
(2)利用外资
抓住外贸逐渐向内陆延伸的有利时机,采取多种形式,拓展利用外资渠道。
坚持“四个一起上”:大中小项目一起上,重点在吸引国际大财团、大商社、
跨国公司资金上取得突破;一、二、三产业一起上,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
房地产开发、旅游服务上取得突破;县乡村一起上,重点在县乡企业利用外
资和兴办外向型加工业上取得突破;各种经济成份一起上,重点在利用外资
嫁接改造县乡骨干企业上取得突破。 “八五” 期间,全县利用外资额达到
5000万美元。“九五”期间,在巩固和扩大原有利用外资成果的同时,把重
点放在开发生产精细化工产品、机械电子产品、农副产品深层次加工增值和
麻纺织品及后加工上,利用外资额达到8000万美元以上。
(3)经济技术协作联合
按照以沿海沿边大中城市为重点,北上南下,东进西拓的总体思路,大力发
展横向经济联合。进一步拓宽外联渠道,广泛设立驻外办事处,形成对外联
络的“窗口”。在济南、北京及12个沿海开放城市设立办事处,并逐步发展
与内陆发达城市的协作与联合,加强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城市大企业的
技术合作,围绕化工、机械电子、轻纺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行业的发展,引
进急需的技术和人才,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争取科
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在我县设立技术试验或成果推广基地,开发生产高新技术
产品,嫁接改造我县传统工业。积极开展物资协作,建立石油、化工原料、
钢材、煤炭、木材等物资协作基地。在搞好县外联合的同时,探索县内联合
的新路子,组成一批以名优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和联合体,增强总体竞争
能力。“八五”期间,全县完成联合项目200项,大力引进人才,物资协作
额212亿元。“九五”期间,完成联合项目380项,物资协作额424亿元,
并继续做好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