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利建设,促进农业生产】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rec=338&run=13

1986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群众,立足当地实际,坚持“以治
水为中心,以打井、修渠、建站为重点,统一规划,综合治理,逐步建立全
乡独立的排灌体系,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在连续几年的干旱情况下,
粮食产量仍持续上升。 截止到1993年, 全乡农业总产值达到2200万元, 比
1986年增长49倍;粮食总产1万吨,比1986年增长1倍以上,农民人均年收
入达680元,比1986年增长4倍。主要措施是:①加强领导,健全班子。乡党
委、政府面对灌溉体系不够配套的实际,党委多次召开扩大会,并反复向村
干部、群众大讲兴修水利的重要意义,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全乡
自上而下建立了治水领导班子,乡设总指挥部,管区建分指挥部,各村成立
领导小组。②发动群众,群策群力。为使水利建设形成规模,乡治水总指挥
部采取依靠群众支持,鼓励群众投入的办法,同时,启发群众,增加投资信
心,增强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鉴此环节,首先在井庄村搞试点。这个村由于
水利条件差,粮食单产仅有85斤,人均粮食不足150公斤,人均收入只有80元,
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1987年,该村在县工作组的帮助下,干部、群众齐心
协力, 筹措资金万余元,新打机井20眼,改变了灌溉条件,使粮食单产增到
250公斤。井庄村筹资打井经验,带动了全乡水利建设的实施。8年来全乡共
投工15万个,动用土方148万立方米。新修支渠23条,总长度为42万米;
新建改建排灌站6处,输水渡槽6座,进水闸16座,新打机井158眼,配套50眼。
由于兴建了这些水利设施,使2万亩粮田由低产变为稳产、高产田。③严格
施工,强化管理。在施工中,乡党委、政府严把了水利质量关,责承有关部
门负责到底,并制订相应的惩奖制度。对按时按质完成任务的单位进行奖励,
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责令期限完成任务,对村三职干部、烈军属、民办
教师等实行照顾工日的办法。由于措施得力,多数工程均能按质按量提前完
成。另外,对各种水利设施,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乡级设施由乡组织老党
员、老干部组成护理班子、分段管理;村级设施由村明确专人养护,乡、村
管理人员实行四护,即:“护路、护渠、护树、护建筑物”。同时还定期检
查评比,一季度一检查,半年一评比,使水利设施管理走上了规范化、制度
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