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体制改革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1&rec=24&run=13

1986年以来,县政治体制改革重点抓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了党的领导。一是坚持用邓
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广泛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
念的教育活动,逐步确立了与改革开放相适应、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
适应的思想观念。二是进一步理顺了党政关系,完善了行政首长负责制。三
是加强了党组织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广泛开展了“双百”活动,大
胆启用新人,充实村两委班子。1993年底,结合村委换届起用农村经济能人
和科技能人1200名。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党组织建设逐步向“三资”企业
和股份制、个体私营企业延伸,到1993年底,凡应当建立党组织的都建立起
了党的基层组织。四是积极探索改革开放形势下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新
路子。广泛开展了农村“党员联户”活动,企业党员责任区活动和党员工商
户挂牌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简政放权。①下放权力。进一步理顺县和乡镇、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
一是完善乡镇功能。先后将原为垂直领导的14个乡镇部门下放乡镇管理。二
是扩大企业自主权。逐步向企业下放了企业生产经营、产品销售、资金使用、
人事劳动、内部分配等方面的权力。②精减机构人员。1992年9月乡镇机构改
革基本完成,1993年底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完善。通过改革,乡镇机关人员
由改革前的1199人减少为580人,清退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2193人。1993年底,
县级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改革后,县级党、政、群机构精简为34个,比改革
前减少18个;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由986人压减为620人;领导职数减少
为125职,减少了342%。③转变职能。坚持精简机构人员与转变职能结合,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党政机关部门的职能重新进行了规范,
重点强化了宏观调控和协调服务职能。
3、改革干部人事制度。①引入竞争机制实行考选制和聘任制。1989年7月县
委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党政群机关补充干部实行考选制的试行意见》,机关
补充、选拔干部逐步实行了考选制。企业推行了厂长(经理)招标聘任制,
实行招标聘任上岗。②引入奖惩激励机制。建立了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岗位
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制定了一系列奖惩考核措施,对干部严格考核奖
惩。
4、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在加强各级纪检组织建设的同时,1988年建立了县监
察局。其后,各乡镇、县直部门逐步建立了行政监察室。1993年5月,纪委、
监察局合署办公。推行了“两公开一学习”制度(即公开办事制度、公开办
事结果、增强群众学习)。到1989年底,全县各乡镇、村,县直各部门、各
企事业单位都实行政务公开。建立了民主评议制度,一般半年一次,党员、
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进行群众评议。评议结果记录,作为干部、班子考核
的重要依据。
5、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重点加
强基层人大和乡镇政协工作。1987年配备了乡镇人大联络员,1988年建立了
乡镇人大工作室。1988年,建立了乡镇政协联络室。各级重视发挥人大、政
协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建设迈开了较大步伐。深入开
展了普法教育,完成了“一五”普法规划,“二五”普法规划已在认真实施,
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大为增强,强化了执法工作,推行了依法行政、依法治
理,各项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依法治县、治乡、治村、治企业和依
法行政等取得了显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