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四夷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4&rec=66&run=13

  中国最早的外国语学校四夷馆

  明朝为培养外交翻译人员,设立四夷馆,专门负责四夷往来文书的翻译。四夷馆是一所学习、研究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化的学校和研究所,其中的汉字“馆”的含义为学校,所以四夷馆是明代翰林院的“亚洲研究院”。四夷馆是主管翻译事务、兼培养“习译”人才的“译学”机构。四夷馆置译字生,教习亚洲诸民族语言文字,是为了培养了解诸夷历史地理、夷情的翻译人才。其目的主要是储备翻译人才,以备应急之用。许彬曾受荐提督四夷馆,足见其在语言文字及翻译方面有过人之处。
  一、四夷馆的设立与演变
  明代,中原与周边民族、国家间朝贡、贸易往来,需要大量的翻译人员。为了培养翻译人才,明朝专门设置了四夷馆。四夷馆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为培养翻译人才而官方设立的专门机构。
  四夷馆在永乐五年初设时,分为八馆,后增设两馆,计为十馆。对此《大明会典》记载:“永乐五年(1407)设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选国子监生习译。…正德六年(1511)增设八百馆;万历七年(1579)增设暹罗馆”。这一史料,清楚地记载了设置四夷馆的年代及增设各馆情况。
  关于设置四夷馆的具体位置问题,《明实录》记载:“置馆于长安左门外处之”。《燕都游览志》记载:“四夷馆在玉河桥之西”。《大明一统志》记载:“翰林院在玉河西岸,四夷馆隶焉”。此“长安左门外”和“玉河桥之西”是指同一地点,场所应邻接翰林院。
  四夷馆设置之初属翰林院。《明史》职官志记载“遂改隶太常”。弘治七年(1494)开始增设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员为提督四夷馆。
  二、生徒选取
  四夷馆设置之初,生徒均选自国子监。《明实录》记载:“因四夷朝贡,言语文字不同,命礼部选国子监生蒋礼等三十八人,隶翰林院,习译书。人月给米一石;遇开科仍令就试。仍译所作文字,合格准出身。”
  后来,四夷馆各馆生源有了变化。《明史》记载:“初设四夷馆隶翰林院,选国子监生习译。宣德元年(1426)兼选官民子弟,委官教肄,学士稽考课程”。自1490年开始,生徒多从世业子弟中挑选,世业子弟人数增多。
  四夷馆各馆生徒来源有所变化,主要原因有,首先,除定期的官方选生外,四夷馆教师私收子弟为生徒。其次,官僚、富商贿赂官员,使其子弟被选为四夷馆译字生。这些官僚、富商子弟不好好习译、入馆目的不纯。例如:“天顺三年(1459)四夷馆教师马铭违例私收子弟一百三十六名”。嘉靖十六年(1537)所选120名生徒,当时选收时不管是否世业子弟、不限出身。嘉靖二十一年(1542)查知嘉靖十六年(1537)所选120名生徒中郭元梓、郭元材等二十四名富户、商人子弟,因纳贿夤缘成为四夷馆译字生,而被剥夺参加会考资格,革退为民。这些现象对四夷馆各馆带来许多不利因素,生徒图私利,商人子弟与外夷勾结,甚或泄漏夷情。为了防止这些弊端,自1566年开始,四夷馆生徒专从世业子弟中挑选。
  据《四译馆则》记载,嘉靖四十五年(1566)规定四夷馆生徒“每六年一次收考”。但事实上,生徒不是非常缺乏不准收取。一般都是每隔二、三十年才选一次学生。自永乐五年(1407)四夷馆设立之初,到崇祯三年(1630),吕维琪编完增订馆则为止,二百多年间,共选生徒十次。自1407年到1630年期间的选生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永乐五年(1407)到弘治三年(1490)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共选生四次,分别是在1407年、1426年、1459年、1490年。这一阶段的生徒来源主要是国子监生或官民子弟。永乐五年(1407),学生从国子监生中挑选,有蒋礼等三十八人入馆,习译书。后来,宣德元年(1426)开始,又兼从官民子弟中挑选学生,此次选生人数不清。天顺间,因官员、军民、匠作、厨役子弟投托教师私自习学。由于生徒出身不同,恐生徒图私利、泄漏夷情。规定今后按永乐例从国子监生中挑选年幼俊秀者送馆,分馆习译番夷语言文字与汉语的互译之事。天顺三年(1459)四夷馆译字官生有一百五十四名。
  自弘治四年(1491)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共选生三次,分别是在1508年、1537年、1566年。“正德三年选收译字生一百零七名,嘉靖十六年选收译字生一百二十名。皆不问世家不论本业,止泛考汉文数字,待收馆之后方习番文”。
  自嘉靖四十六年(1567)到崇祯三年(1630)为第三阶段。这一阶段共选生三次,分别是在1578年、1604年、1625年。万历六年(1578),增暹罗一馆时,续收世业子弟成九皋等二十一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译学缺人,十馆无一名译字生习学,只有教授等官十八人,遂于六月二十四日收取世业子弟马尚礼等九十四名。天启五年(1625)报告译学缺人,“每馆现任教师只有二、三人,八百馆今已故绝,传习无人,每遇译写来文、回答敕谕,少则尚可苟完,多则动称堆积”。天启五年(1625)八月二十三日选收韩永祯等九十四名生徒。
  三、译审边贡文书
  《明史》记载:“各国使人往来,有诰敕则验诰敕,有勘籍则验勘籍,毋令阑入。土官朝贡,亦验勘籍。其返,则以镂金敕谕行之,必与铜符相比。凡审言语,译文字,送迎馆伴,考稽四夷馆译字生、通事之能否,而禁饬其交通漏泄。凡朝廷赐赉之典,各省土物之贡,咸掌之”。
  这一段材料说明,诸蕃朝贡,往来使臣,不准随便进入朝廷,须经严格审查方可入境。遇到语言文字的审查和翻译事务时,由四夷馆译字生来完成。
  译字官、译字生经常被派到边关,进行译审,验放入贡夷人。《四译馆则》记载:“大喜峰口差官一员,验放进贡彝人,三年一更,每遇期满,彼中巡抚官据呈申请兵部移咨,由礼部本院转行本馆,拣选行止端慎年深老成音番字官一员,请知内阁转开本院起送接管。万历三十六年二月,以林洲不愿往,选译字生王子龙前去。题准作实授冠带,给予应得柴薪”。又“先年据宣大总督尚书王题差译字官丛文辉差往阳和”。以上史料清楚地记载了译字生被派赴喜峰口、阳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