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邑故城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91&run=13


  刚邑故城址,位于堽城镇堽城里村,在县城东北16公里处,北距大汶河0.5公里。堽城里村座落于城址上。“刚城”也作“堽城”。“刚”何时改为“堽”,无记载,无考。
  刚邑故城址是春秋时期至汉代古城址。刚邑故城,据清乾隆八年《宁阳县志》载:“春秋鲁国阐邑,战国齐国刚邑,汉置刚县”。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注:“刚故阐。水从汶出称阐,即阐水。春秋哀公八年,齐人取阐,后归于鲁,何时阐又入于齐及更名为刚,不可考。战国时齐之刚邑,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秦使客卿灶伐齐取刚。刚之名始见于此。”汉置刚县,王莽改柔,东汉光武帝复称原名,晋称刚平,南朝宋省并,北魏复置。隋废。
  据现今考察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约1300米,南北约1000米。汶河大堤东北西南方向穿过刚邑故城址北部,城址东、南、西三面城墙断断续续,东南和西南角保存较好。城墙一般高3米,最高约10米,宽约15—20米。遗址为黄褐细砂土夯筑,夯层厚约0.2米,墙中保留有夹棍棍眼。东、西、南各有城门一座,东门外两侧原各有一夯筑土台,南台已平毁,北台残高5米,直径约10米,似为门阙。城内中部有一夯土台基,现存平面近圆形,高约10米,直径约40米,曾发现石柱础,当为建筑基址,传为钓鱼台或梳妆楼。耕土下即为文化层,城内文化堆积厚约1—2米,东北部为宫殿区,耕土黄褐色,文化层灰褐色,局部呈灰色。在此采集有战国泥质灰陶豆盘、齐国刀币,汉代泥质灰陶鼎、甑、筒瓦、板瓦等残片及五铢钱石范。1976年平整土地时,城墙破坏严重,钓鱼台被拆除,翻地时文化层也有破坏。刚邑故城为春秋鲁国阐邑,至北魏沿用了一千多年,属于宁阳时代最早、沿用时间最长、保存较好的一处古城址。2006年12月,被泰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保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