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河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39&run=13

  大汶河,在县境北部,为宁阳县与泰安市岱岳区、肥城市的界河,南距县城15.5公里。古称汶水,亦称汶河。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山川》记载,“汶河,即《禹贡》‘浮于汶’之汶也”。主流起源于沂源县松崮山南麓的沙崖子村,迂回西流。上游源流众多,至汶口坝为两支,北支诸水在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以东为牟汶河,为主流,南支茶棚电站东南为柴汶河,两支在汶口坝汇为一流,故下称大汶河。交汇处,建有东南西北向相连的茶棚坝和汶口坝。
  大汶河自华丰镇高村西北入宁阳边境起,流经磁窑、宁阳经济开发区、蒋集、堽城、伏山、鹤山6个乡镇(开发区)北沿,在鹤山乡琵琶山北麓出境,过境河段长48.9公里,有堤防段39.7公里。据临汶水文站观测,年平均流量39.2立方米每秒,汛期一般流量为2000—4000立方米每秒,1918年大汶口最大洪峰流量1.03万立方米每秒。年平均流砂量196万吨。汶口拦河坝下游,有2公里多石灰岩河底,位于河中及茶棚、堡头两村,京沪铁路桥和104国道大桥均建于此段。桥西至东孙家滩长约14公里,河段顺直宽阔,河宽达1500米左右,以下河段弯曲,形成多处险工,自高桥以西,大汶河南堤以外地势南倾,地面径流向南,南岸的两筒碑、老闸湾、石梁口、陶家口、桑安口均是历史上有名的险工段,南堤则是宁阳以南诸县的防洪屏障。据1994年新修《宁阳县志》记载,历史上该河段曾多次决口,有“开了石梁口,三县(滋阳、济宁、汶上)跟着走”之说。堽城坝村北是号称大汶河第二道“钢箍”的石底河段,长300余米,历史上有名的引汶济运工程堽城坝即建于此,现旧坝早已冲毁。1958年在原坝址上重建了新拦河坝引水灌溉。汶水西流至东皋村东,分为南北两支,至琵琶山北汇合西流。该段汇入的支流,汶口坝以上在宁阳境内有柴汶河,以下有海子河、潮河、苗河、王家河,总流域面积360.3平方公里。自高桥村以西,南岸地势南倾,汶河以南地面径流汇入泗河水系,故大汶河南堤即是汶、泗分界线,也是宁阳、兖州诸县的防洪屏障。
  大汶河历史洪灾 从明朝洪武年间至民国七年大汶河决口在宁阳有记载的11次。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先是汶决宁阳,南过滋阳、西至汶上,水高丈余……田禾皆没。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宁阳决汶,侵民田。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三汶横渍,宁阳县令李君请发水冲金钱三百六十有奇,治河徒役三百人,堵复溃堤。
  清顺治四年(1647年)汶水大涨,堽城决堤,县城西北两门水盈尺。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六月淫雨。汶水大涨,十九日诸堤并决,田禾淹没。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六月。汶水暴涨,桑家、安家等决口三百六十丈。宁阳、滋阳、济宁、汶上均受其害。
  清雍正八年(1730年)夏大水,石梁决口,田庐淹没。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夏大水,石梁决口。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汶水大涨。堽城、石梁、桑安决口。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五月二十六日,六月初二日,大霖雨,汶河涨决堽城、石梁等口各一百余丈。
  民国七年(1918年)从四月底,连续降雨四十五天,平地水深尺许,五月二十一日,汶河最大洪峰流量10300立方米每秒,南岸黄泥道口突然决堤,平地积水六尺多。宁阳城陷于洪水之中,西部60万亩耕地全部被淹。
  1957年7月20日至9月连续降大雨、暴雨32次,西部雨量470毫米,东部地区雨量达600毫米左右,汶河上游雨量较大,曾出现3次洪峰,最大洪峰流量6810立方米每秒,个别地方出现危险状态。
  1964年7月1日至9月14日,全县降雨量达1175.8毫米,东疏一带3日降雨488毫米,是建国后最多的一年。大汶河出现3次洪峰,最大洪峰流量6780立方米每秒,个别地方出现危险状态。
  大汶河治理 据1991年版《宁阳县水利志》记载,“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决春城(今鹤山乡八大荒至徐家平一带)十余里,邑人谭洪作堤捍之。”后人为纪念谭洪治水的功德,于泰和元年(1201年)在他的家乡堽城镇张家店村立碑铭记。元宪宗七年(1257年),开始在堽城里村北大汶河河段筑古代著名水利工程堽城坝,遏汶水南流,由洸河注入济宁,以利南北漕运。明代迁都北京后,江南的贡赋和大量的物资要通过大运河运至京都。据《造堽城石堰记》碑文记载:明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在元代堽城坝(闸)下游八里处的大汶河河床石基上,开始建石坝,坝底宽二十五尺,面宽十七尺,长一千二百尺(明营造尺为32厘米),自下而上垒石七级,设置闸板,抑控水流,两端各设逆水雁翅一个、顺水雁翅一个。后因停止济运,石坝年久失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六月,汶河水暴涨,冲决石梁、桑家、安家等堤堰,大水殃及宁阳、滋阳(今兖州市)、济宁、汶上等县。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二月,巡抚李树德亲临视察并实地测量,同时提议地方官吏捐献银两加固堽城大坝,他带头捐献2000两白银,在他的带动下,各级官吏纷纷解囊,共得白银5000两。李树德责令宁阳知县季廷铨负责召集民工,限期完成大坝的修筑任务。五月水归故道。雍正七年(1729年),汶河水在堽城坝东大闸附近南流量急增,大坝日益被穿凿,雍正帝特下诏书在大坝西侧再加固一道土堰,堽城坝才得以安全。嘉庆十六年(1811年),汶决石梁、桑安口,宁阳知县陈淦督修土堤两段,计八十一丈。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夺清入海后,汶河成为黄河下游最末一条大支流。大汶河宁阳段的堽城坝,其作用是拦截汶水,流经洸河,注入济宁大运河,抬高运河水位,使南来北往的船只畅通无阻。溢坝西去的滔滔汶水注入东平湖,成为历史上最早的“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古代水利工程。光绪十年(1884年)二月,修堤七百三十八丈六尺,加高培土,筑城西石坝3座,石梁三合土坝3座。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党委、政府为彻底根治水患,变害为利,对大汶河的防汛、防洪工程建设高度重视。1957年冬,全县调集13000名民工,在明代堽城坝旧址处兴建西引汶灌溉工程,并有新泰、莱芜、平阴、泰安等地500名技工支援。1958年4月完成拦河坝、进水闸、冲沙闸3项枢纽工程,5月开闸放水。这项工程不仅确保了堽城坝以西百姓的安全,而且增加贫水乡镇农田的灌溉面积30万亩。在施工过程中,还对堽城坝进行加固重修,在堰址上改建成梯形浆砌料石重力溢流坝,大坝全长405米,高2.7米,顶宽4米。
  1959年9月,又开工建设东引汶灌溉工程,全县组织10000余名民工日夜施工。该工程东起宁阳县东部磁窑镇茶棚坝,西至堽城镇月牙河水库,总干渠里程22.5公里,分干渠2条、14公里,支干渠7条、76.4公里,斗渠104条、131.9公里,可增加灌溉面积1万余亩。1960年竣工启用。
  1964年在堽城里村建立宁阳县大汶河管理段,建起专管和群管相结合的管理组织,并进行了多次清淤、除障、护坡、复堤,河上建有滚水坝三座,排水涵洞3处,放水闸3处,挑流坝7座,铁路桥2座,公路桥4座和乡村路石板桥1座。
  1997—2005年,历时八年,县政府又对大汶河实施了六期防洪治理工程,主要完成的工程项目有:修复堤防39.56公里,新建及维修接长涵闸13座,险工护砌5530米,加固挑流坝3座237米,维修加固围庄堰700米,修筑防汛公路1700米,修建堤防标准段6公里。完成工程量50.45万方,工日20.62万个,总投资1596.71万元,其中省市投资704.51万元,县乡自筹892.2万元。所有工程项目均顺利通过了竣工验收和审计,工程质量全部被评为优良等级,基本达到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
  近几年,由于大汶河采砂对防汛工程造成一定影响,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成立“宁阳县河道管理局”与“宁阳县砂资源管理局”。该单位一套机构,挂两个牌子。同时,县政府以宁政发〔2004〕63号文出台了《宁阳县砂资源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大汶河砂资源管理,确保了行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