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拉魂腔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326&run=13

  宁阳拉魂腔
  据《宁阳县志》记载,拉魂腔形成于清代中叶以后,在民国年间流传到宁阳县磁窑镇王府村,后经艺人加工和改编,形成了节奏明快、赶板夺词的宁阳地方戏曲,又名拉胡腔。宁阳拉魂腔表演以“压花场”为基础,分“单压”和“双压”两种,明快爽朗,粗犷有力。最初称为拉胡调和拉后腔,其唱腔优美,融合南、北方风格,婉约与豪放并蓄,尤其是女声唱腔,婉转柔情、优美动人,被群众誉为“有拉魂的魅力”。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受到当地百姓的欢迎。文化大革命时期,拉魂腔剧团停演。改革开放后,磁窑镇(当时是南驿镇)王府村朱宁香、李殿玉夫妇又组织了一个八、九人的拉胡调剧团。该剧团对原有的唱腔作了进一步发展改进,使其备受观众喜爱。后来,该剧团以“宁阳县拉魂腔剧团”的牌子到泰安、肥城、东平、新泰、莱芜、泗水、临沂、邹城、济宁、汶上等县市表演,所到之处倍受欢迎。
  拉魂腔又名柳琴戏,俗称拉魂腔,因其曲调优美,演唱时尾音翻高或有帮和,故叫“拉魂腔”,又有拉呼腔、拉后腔等名称,1953年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柳琴戏是以鲁南民间小调为基础,受当地柳子戏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柳琴戏最初只是单人或双人清唱的曲艺,艺人称为“唱门子”或“跑坡”。他们手持竹板或梆子敲打节奏,用八句子唱“单篇子”,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篇幅可长可短。如《打干棒》、《喝面叶》、《王小二赶脚》、《白玉楼》、《巧姻缘》、《回杯记》、《秦香莲》等众多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挖掘、整理、创作、编排和演出了一批新剧目,如《夸夸咱的新农村》、《如今农民喜事多》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这种戏曲从音乐伴奏、锣鼓点子到唱腔表演都让人们十分着迷。只要小锣一响,琴声一起,听众往往听得入迷,就像被拉走了魂魄一样,所以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拉魂腔”。至今还流传着“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的民谚。
  宁阳拉魂腔继承了传统戏曲的优点,把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体现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当地的民间戏曲、音乐的继承和发扬光大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剧种广泛流传于苏鲁豫皖一带,这一带是南北交汇之地,因地理、文化、风土、人情的交错融合,自然有了南音的柔美低回和北音的粗犷豪放。拉魂腔以丰富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有别于其他剧种,感染力极强。近年来,由于拉魂腔传人新老交替不及时以及剧团得不到重视等各种社会原因,宁阳拉魂腔没有得到充分传承,正在濒临消逝。为保护这一地方曲种,县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正开始重视和加大保护力度。
  2006年12月,宁阳拉魂腔被收录于《泰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