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弦子戏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3&A=3&rec=325&run=13

  宁阳弦子戏
  历史渊源 宁阳弦子戏,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1855年,县城西郑庄(今东疏镇郑庄村)郑修福从曲阜孔府引进弦子戏剧本,在曲阜招收30余人组成弦子戏班。1905年,宁阳弦子戏发展到第二代传人,以郑方清、郑方和、周文健为主组建了40余人的戏班,郑方和的旦角、郑方清的丑角演唱绝妙,当时远近群众中有这样的说法:“郑方和不到,折我十吊”、“吃肉吃肘子,听戏听柳子”。1965年,宁阳弦子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传人,以郑汝经、郑汝明、郑汝斌、郑汝金、周兆基为主,戏班发展到百余人。这是宁阳弦子戏发展的第一个鼎盛时期,郑汝经的旦角、郑汝明的红脸是当时的“挂牌名角”,他们的艺名分别是“代梅”、“代功”,当地有这样的顺口溜:“不要棉裤,不要袄,也要跟着代梅跑”、“不要桌子,不要柜,也要跟着代梅睡”,形象地描述出郑汝经、郑汝明的扮相和唱腔的迷人程度,同时也有力地证明当时人们对弦子戏的喜爱。山东省柳子剧团成立后,著名演员张春雷前来拜郑汝明为师,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戏曲电影《孙安动本》的主演黄均宪曾专程到宁阳郑庄拜师学艺。1985年至今由于宁阳弦子戏在当地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在第六代传人郑克修、周兆武的带领下组织了20余人的业余戏班,戏班在农闲时演出,并演唱新剧目,使弦子戏跟上社会发展步伐。演出地区遍及济南、泰安、聊城、济宁、德州、菏泽等地,并影响到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份。宁阳弦子戏名声鹊起。
  艺术特点 宁阳弦子戏唱腔独特,突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哎嗨”,唱腔有时洪亮、有时圆润、有时柔美,旋律动人,并按剧情需要巧用“花腔”和“变调”,突出人物性格。发展创立《娃娃》、《锁南枝》、《山坡羊》、《道情》等140多个曲牌,主要演出剧目有《打登州》、《双龙冠》、《挂龙灯》、《红嫂》、《审椅子》等三百多个。弦子戏的演奏分文戏和武戏两种,一般由五人组成,主要以“笛、笙、三弦”等乐器为主,有“笛是骨、笙是肉、弦是筋”之说。
  保护开发 宁阳弦子戏剧目丰富,演出通俗易懂,贴近百姓生活,演出的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寓意深刻,真正起到娱乐大众、教育大众的目的。但宁阳弦子戏传人也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为此,县政府已制订出抢救和保护计划,并将宁阳弦子戏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努力使宁阳弦子戏能够代代传承。
  2006年12月,宁阳弦子戏被收录于《泰安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